首页 百科知识 高含沙水非全流过滤的田间灌溉系统典型布置

高含沙水非全流过滤的田间灌溉系统典型布置

时间:2024-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其典型布置一般有两种。此种典型布置的微灌系统,一般以干管为单元,利用干管首部的非全流过滤装置从支渠中取水,控制面积一般为60hm2左右。无自压条件时,过滤后的清水采用自吸离心泵加压。

3.3.3 高含沙水非全流过滤的田间灌溉系统典型布置

这种田间灌溉系统布置的主要特点是将微灌与渠灌结合起来,即在某一级渠道(支渠或斗渠)的上游段利用非全流过滤装置将渠中部分泥沙水过滤成清水进行微灌;而在该渠道的下游段,利用渠中未过滤的泥沙水进行渠灌。其典型布置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典型布置是在支渠上游段采用“干管+支管+移动式分支管与毛管”的微灌系统,在支渠下游段或末尾段利用斗渠进行渠灌,如图3-3-3(a)所示。此种典型布置的微灌系统,一般以干管为单元,利用干管首部的非全流过滤装置从支渠中取水,控制面积一般为60hm2左右(相当于原斗渠的控制面积)。此时干管长1100m,支管长450m,支管间距为80~200m,支管上每50m留一个给水栓,接移动式分支管与毛管,分支管长50m,毛管采用抗堵的Φ25mm渗灌带、微灌带或分流式孔口滴头、微喷头等。

img190

图3-3-3 非全流过滤的田间灌溉系统典型布置

①非全流过滤装置 ②斗门

第二种典型布置是在斗渠上游段采用“支管+移动式分支管与毛管”的微灌系统,在斗渠下游段或末尾段利用农渠进行渠灌,如图3-3-3(b)所示。图中支管由斗渠取水,各支管口采用非全流过滤装置处理高含沙水,其他与第一种典型布置相同。无自压条件时,过滤后的清水采用自吸离心泵加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