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干旱多风地区大田作物喷灌的阈值分析
所谓阈值分析,就是通过定量分析,确定某种因素或参数的临界限值,满足此值,认为喷灌工程是可行的或适宜的,否则是不可行的或不适宜的。
4.1.5.1 自然条件阈值分析
根据喷灌试验观测显示,影响大田作物喷灌的自然条件主要是风速和湿度。根据对宁夏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作者认为,以作物生育期连续两个月的最高月平均风速和最低月相对湿度作为阈值划分大田作物适喷区(即喷灌区划)是合适的。其结论是:当月平均风速(V月)大于5.4m/s或月平均相对湿度(H)小于40%时,为不适宜发展喷灌的地区(如宁夏的大武口、贺兰山、六盘山),因为在此气候条件下喷灌时均匀度差,蒸发大,水分飘移损失也大;当V月大于3.4m/s且小于5.4m/s,同时H大于40%且小于48%时,为欠适宜发展喷灌的地区(如宁夏的石嘴山、青铜峡、盐池、韦州、中宁、同心、兴仁、海原、麻黄山);当V月大于2.5m/s且小于3.5m/s,同时H小于48%时,为较欠适宜发展喷灌的地区(如宁夏的陶乐、平罗、贺兰、银川、永宁、吴忠、灵武、中卫);当V月大于2.5m/s且小于3.5m/s,同时H大于48%且小于60%时,为较适宜发展喷灌的地区(如宁夏的固原、彭阳、泾源、隆德);当年平均风速小于2.5m/s,同时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65%,为适宜发展喷灌的地区,宁夏几乎没有这类地区(微喷除外)。
4.1.5.2 喷灌经济条件阈值分析
4.1.5.2.1 国民经济评价及阈值分析
根据SL72-94规范规定,社会贴现率取12%,同时用7%评价。工程于1997年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建成,当年受益,以建设年初作为基准点,经济计算期取25年,采用影子价格,同时考虑间接效益与间接费用。
年净效益(P)、效益费用比(R)、内部回收率(I)的公式③见式(4-1-3)~(4-1-7):
P年=B年-(K年+C年运行) (4-1-3)
R=B年/C年=B年/(K年+C年运行) (4-1-4)
K折×I×(1+I)n/[(1+I)n-1]=(B年-C年运行) (4-1-5)
其中 K年=K折×{i×(1+i)n/[(1+i)n-1]} (4-1-6)
K折=Kt/(1+i) (4-1-7)
式中:B年、C年运行——分别表示年效益和年运行费(万元);
C年——表示折算的年费用,C年=K年+C年运行(万元);
K年——为折算总投资平均分摊在正常运行期的本利摊还值(万元);
K折——为折算到基准年的投资(万元);
Kt——年投资(万元);
i——社会贴现率;
n——经济计算期(年)。
经计算得到基本方案的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见表4-1-2和表4-1-3的方案1和方案2。由此结果看出,采用非电动力(方案1)时,基本方案评价指标及其敏感性分析不满足国民经济评价标准,故该工程在经济上不可行。采用电动力(方案2)时,i贴为7%的基本方案评价指标尚满足国民经济评价标准,但敏感性分析不能令人满意,i贴为12%的基本方案评价指标及其敏感性分析不能通过评价标准,故该工程在经济上不可行。满足国民经济评价标准及其敏感性分析的产量阈值见表4-1-4方案1和方案2。
表4-1-2 基本方案评价指标结果
表4-1-3 基本方案敏感性分析结果
4.1.5.2.2 财务评价及阈值分析
社会贴现率、基准点、经济计算期同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市场价格,仅计直接效益、直接费用,并在运行费中考虑税金。经计算得到基本方案评价指标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见表4-1-2和表4-1-3的方案3~方案6。由此结果看出,采用非电动力(方案3)时,财务评价指标和敏感性分析不满足评价标准,所以站在农民浇地专业队的角度,该工程在经济上不可行。采用电动力时,在优惠电价且i贴为7%或12%时,或在农业电价且i贴为7%时,财务评价指标和敏感性分析基本满足评价标准,故该工程在经济上可行。但在农业电价且i贴为12%时,或在综合电价且i贴为7%和i贴为12%时,该工程在经济上又表现为不可行。满足财务评价标准及其敏感性分析的阈值见表4-1-4的方案3~方案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