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特用玉米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丰产栽培技术

特用玉米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丰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3-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特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早熟高产栽培技术,投资较大,技术要求严格。育苗移栽是一项争取农时,确保全苗,节约种子,避免出苗期间的旱、涝、低温灾害,提高产量,尤其是特用玉米提早上市获取高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目前生产上采用的育苗移栽方式,有带土的肥球育苗移栽、方格育苗移栽和不带土的水培育芽苗移栽,撒播育苗分苗移栽、玉米穗轴育苗移栽等。

第三节 特用玉米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丰产栽培技术

一、覆盖栽培技术

特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不仅能增温保温,提墒保水,保持土壤疏松,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养分转化,使土壤中水、热、气、肥相互协调,对特用玉米生长发育产生有益的综合效应,而且对特用玉米提前播种、提早上市、延后栽培、增加经济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合理选地

特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早熟高产栽培技术,投资较大,技术要求严格。合理选择土地,是地膜栽培特用玉米发挥最大增产增收的前提。应尽可能选择地势平坦或缓坡地,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等的地块种植地膜特用玉米。

(二)适期播种,保证全苗

1.精细整地,保证盖膜播种质量,提高增温、保湿效应。播前翻挖、整细,拣出石块和未腐烂的秸秆及杂草,在播种带正中拉绳开好施肥沟,一般沟深0.165米左右,做到肥与种、苗彻底隔离。

2.播种方式,一般有先播种后盖膜、先盖膜后打孔播种和育苗打孔移栽等几种办法。先播种后盖膜比较简单,一般采用挖窝点播,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并将孔口用湿土封实。播种时墒情好的地块多采用这种方法。先盖膜后播种,多在土壤墒情不好或播前遇雨时采用。一般采用打孔播种,播后用湿土将膜孔盖严压实。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低温冷害重、春雨早、土壤墒情好的地方,以先播种后盖膜的方式为宜。

3.播种期要根据不同区域海拔高度、气温回升早迟和品种熟期等因素确定,当露地表土地温回升到7~8℃,或日均气温≥10℃时即可播种,因地而宜,一般可比当地常年露地特用玉米最佳播期提前5~15天。

4.化学除草。为了彻底防除杂草,无论哪种播栽方式,盖膜前都要喷洒一次除草剂。每亩用拉索75克,西马津(80%)150克或五氯酚钠200克,加除草醚100克,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洒于厢面,对防止草害有较好作用。

5.确保地膜特用玉米一次全苗。要突出抓好种子处理、育苗移栽、造墒播种、严密覆膜等措施。播种前对特用玉米种子要进行精选、晒种和做发芽试验。选用发芽率在90%以上的种子,并进行浸种或药剂拌种,每窝播种3~5粒,每亩播种量2~3千克,用足种,保全苗。

(三)增施肥料

地膜特用玉米产量高,消耗的养分也较多。因此,要相应地增加施肥量。肥料的施用应以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依据氮、磷、钾相互配合的原则来安排。总体说来,有机肥和磷肥应作底肥;氮肥应底追结合,70%作底肥,30%作追肥为好。

(四)加强田间管理,确保丰收

1.引苗出膜,护膜净膜。先播种,后盖膜地块,幼苗出土时,如遇气温高、膜内湿度较低,要及时引苗出膜;如遇低温寒潮、膜内湿度较大,可适当延迟引苗,但最迟不超过3~4叶期,并切忌在晴天中午引苗出膜。先盖膜,后打孔播种地块,若幼苗与播种孔错位,应及时扶苗出膜;有盖孔土结壳的现象时,要及时破壳引苗,防止盘芽闷苗。引苗出膜后,均用细土封严膜孔。

2.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要巧施苗肥,重施攻穗肥。由于地膜特用玉米追肥比较困难,也可只在大喇叭口期追施一次氮肥,追肥量占总氮量的30%,每亩施10~15千克尿素。施用方法为,在窝间打孔深施后用土盖上,或在膜两侧打窝穴施后也用土盖上,以免弄破盖膜,造成降低增温保湿效应。对补栽苗和三类苗应早施多施速效肥提苗,促进群体平衡生长。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墒情浇施肥水。浇水时在大垄开沟浇水,浇水后及时中耕浇水沟,以防板结。

3.防治病虫害。特用玉米苗期,在未覆膜的上面用50%甲胺磷乳油500倍药液配制毒饵,防治土地老虎;也可用甲胺磷50克,兑水0.5千克,拌玉米籽粒5千克,防治鼠雀危害。

4.抗灾防倒。要针对各地的干旱、低温、洪涝、冰雹及禽兽等灾害威胁,立足抗灾夺丰收。在大喇叭口时,结合施攻穗肥进行培土,防风抗倒;隔行株去雄、人工辅助授粉,不仅能防止倒伏,而且可增产。

特用玉米收获后应及时捡净地内残膜,以免造成残膜对土壤的污染。

二、育苗移栽技术

育苗移栽是一项争取农时,确保全苗,节约种子,避免出苗期间的旱、涝、低温灾害,提高产量,尤其是特用玉米提早上市获取高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育苗移栽可使生育进程提前,灌浆成熟提早,利于早熟丰产;提高对光热资源的利用率;能缩短生育期,利于秋季延迟栽培,增强抗灾稳产的能力;保证一次全苗,提高植株整齐度,确保群体生产力;能降低株高、穗高、增密、防倒;幼苗生长健壮,共栖能力增强,利于间套种植。

(一)育苗移栽技术

1.选择适宜的育苗方式。目前生产上采用的育苗移栽方式,有带土的肥球(土蛋、营养体)育苗移栽、方格育苗移栽和不带土的水培育芽苗移栽,撒播育苗分苗移栽、玉米穗轴育苗移栽等。带土育苗移栽,具有容易培育适龄壮苗,移栽期弹性大,移栽伤根少,成活率高,返苗期短,底肥施用方便,栽后由弱转旺较快等优点,虽然费工较多,但能较好适应当前特用玉米生产水平的要求。

2.选择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离本田较近、有一定水源和便于管理的地方做苗床。移栽面积不大的,也可在院坝做床育苗。苗床形式有地上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高山区,春季气温变化大,可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地上式和半地下式做苗床,苗床周围应筑起床埂,理好排水沟,利于保温排湿。

3.安排好播期。一般春播盖膜育苗的播种期,以日平均温度稳定在8℃以上,苗龄20天左右,栽后与农作物的共栖期不超过30天为宜。也可按照当地最适的大田直播期,提前10~20天安排播种。晚春播或其他时期播种,则应按移栽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作相应调整。

4.营养土配制。总的要求是能满足特用玉米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对土壤水分和各种养分的需要。营养土配合比例要恰当。一般栽亩本田的肥球,需要用有机质含量高的表层土400~500千克、优质堆渣肥200~300千克、过磷酸钙5~10千克、草木灰10~20千克,有条件的地方可加油枯10~15千克(不能用氮素化肥),充分拌和筛去粗渣石块,加适量清粪水混匀后,堆沤10天左右备用。

5.肥球制作。制作的营养土干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度,用手轻捏成鹅蛋大,或用制钵器压制成直径4.65厘米,高8厘米,顶端中央有小孔的营养索(肥球)。制作过程中切忌将营养土多次搅拌弄成死泥索。制钵器压制时,要一次压成,切忌多次压制。

方格育苗时可选择土壤疏松的壤土作床,苗床长宽度按上述苗床选择办法进行,选好苗床好,先平整床面,按上述营养土配制的比例,将优质堆渣肥、过磷酸钙、草木灰等撒进床面,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将床土整细整平,泼足腐熟清粪水,将床土轻轻打紧至表土上浆时为止,抹平床面。要上紧下松,待泥浆紧皮时,用刀切成6厘米见方、10厘米深的格子,每格中间留一个播种孔。四周用土筑梗,播种盖膜育苗。

6.播种覆膜。为使种子萌芽出苗快,提高盖膜效应和苗床成苗率。保证苗床一次全苗。培育整齐健壮壮苗。播种育苗前,晒种1~2天,选用大小一致,整齐饲满的种子浸种催芽,用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50~55℃的温水(注意是水初温,不是恒温)浸种4~6小时,让种子吸足水分,滤干,在室温保持20℃以上的条件下催芽至“粉咀”时播种。

肥球育苗,先将筑好的苗床内整平,垫上3.3厘米左右厚的细土,再把做好的肥球,整齐排放于苗床上,每个肥球播催芽种子1粒,用细土填满球间空隙,球覆土2~3厘米,播种后应立即盖膜,用竹片搭成拱形的竹架,中间距床面高出20~26厘米,竹片之间距离33~50厘米,然后盖上地膜或农膜,四周用细土压实封严。

7.苗床管理。要求做到出苗前增温保湿促齐苗,出苗后增温保湿促根壮,间断拣苗培育健壮苗。

(1)温度控制。幼苗期最低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18~20℃。出苗前重点是提高床温度促进出苗,出苗后重点是防止徒长,培育健壮苗。

(2)水分管理。一般播种时浇透水,以后基本不再浇水。特别是拣苗期,要严格控制水分,达到蹲苗的目的。移栽前一天上午或傍晚浇透水,使幼苗吸足水分,土壤粘结,便于起苗。

8.适时适龄移栽。要注意移栽的时间和技术。

(1)移栽时间。适时移栽应把叶龄、温度和水分三因素统一起来,应掌握气温稳定在10℃以上,以移栽3~4叶的幼苗为宜,最迟不超过5叶期。

(2)移栽技术。大田移栽前应整好地,按确定规格打窝施足底肥。先“座水座肥”(先施足底水底肥),然后移栽时按叶龄和长势不同,进行分级,按级分行分块移栽,促进个体均衡发育,切忌大小苗强弱株混栽,提高田间整齐度。栽时要苗正,肥球外根系伸展,细土变花不压土,深度以齐茎上绿的分界处为宜,要选择晴天移栽,切忌雨天栽苗,以免土壤板结,发生僵根,影响幼苗生长。

9.移栽后的管理。特用玉米栽后不久,就开始进入拔节和穗分化阶段,田间管理必须及时跟上,要早查苗、早浇水、早施肥,促其快返苗、早发苗,才能在有限的生长期内,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移栽后遇干旱,地面蒸发量大,应在6~7天内,连续浇几次水,以促进成活;移栽玉米种植密度大,植株生育期需肥量多,应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返青成活后,及时用清粪水追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