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国玉米营养品质现状和改良潜势
我国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玉米良种,均经过国家或省、市、区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后才能推广。近年来,已将籽粒的营养成分的优劣作为审定的主要内容之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玉米品质的提高。
现将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玉米品种,经过国家指定的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分析测定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摘录于下:
表7-2 籽粒干基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
据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林夕副主任统计,2001年全国生产试验的玉米品种主要营养品质情况如下:
表7-3 平均占干基的百分比(%)
从上列两表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生产用的玉米杂交种营养品质,比20世纪70年代在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方面,有了明显提高。
我国已有近500年的玉米栽培历史。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基因重组和突变机率高,变异效应较为明显,在生产实践中,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种质资源。在“八五”攻关中,经过对5 850份玉米种质资源材料的特性评价研究,已鉴评出籽粒蛋白质含量超过15%的50份;脂肪含量超过7%的90份;淀粉含量超过72%的20份;赖氨酸含量超过0.4%的40份。这些营养品质优异的玉米宝贵种质材料。为我国生产用玉米杂交种品质的提高,和各项适应专用加工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奠定了有益的种质基础条件。因此,对玉米种质资源在深入评价研究的同时,选优、聚优利用,加快优异品质种质的扩繁,对优良基因源进一步扩增,高起点创建具有优良品质、高配合力、高抗性的核心种质,从中选获符合育种目标需要的优良自交系,组配新的杂交种,对于提高我国玉米产量和品质都具有重大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