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瓜喷花后激素中毒

南瓜喷花后激素中毒

时间:2023-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病毒还能影响瓜的形态,形成畸形瓜;病瓜甜味淡,无果香味,严重影响瓜果的商品价值。近年来,籽用南瓜病毒病的危害也呈发展趋势,不仅影响产量,更重要的是影响籽用南瓜的播种面积。(二)病原特征在近20年研究表明,引起南瓜病毒病的病原有36种,其中植物病毒34种,类病毒1种,支原体1种。甜瓜花叶病毒多引起花叶症状,而黄瓜花叶病毒常造成蕨叶和矮化。

三、南瓜病毒病

南瓜病毒病(Cueurbit Mosaic Diseases)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分布广泛,危害很大,重者可减产30%~40%。病毒还能影响瓜的形态,形成畸形瓜;病瓜甜味淡,无果香味,严重影响瓜果的商品价值。近年来,籽用南瓜病毒病的危害也呈发展趋势,不仅影响产量,更重要的是影响籽用南瓜的播种面积。

(一)危害特点病毒病由C MV和WMV等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中国南瓜的许多品种对病毒病抗性较强,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都极易感病,有花叶、皱缩和混合型3种症状类型。

1.花叶型新叶上呈现褪绿斑,叶片出现花叶、畸形,严重时出现鸡爪形或线形叶,植株矮化,病瓜小而有瘤状突起。

2.皱缩型上部叶片呈现黄绿斑点,然后黄化,皱缩下卷,甚至全株枯死,病瓜很小,瓜面上生有许多瘤状突起或起皱褶。

3.混合型花叶型和皱缩型混合发生,危害严重常造成成片死亡。表现为叶面出现黄斑或深浅相间的斑驳花叶,或形成深绿色相间带,严重的病叶呈现凹凸不平,脉皱曲变形,新叶症状较老叶明显,病情严重的茎基和顶叶扭缩,果实发病出现褪绿斑,开花结果后病情趋于加重。

(二)病原特征在近20年研究表明,引起南瓜病毒病的病原有36种,其中植物病毒34种,类病毒1种,支原体1种。

1.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简称CMV)CMV能侵染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藜科以及杂草等40多科的117种植物。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以温带地区严重。主要通过蚜虫以非持久性传毒,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叶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在黄瓜上也出现系统花叶。

2.甜瓜花叶病霉(Muskmelon mosaic virus简称MMV)寄主范围较窄,只侵染葫芦科植物,不侵染茄科植物。主要以蚜虫作介体进行汁液传播。

3.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简称WMV)西瓜病毒种类很多,目前已知侵染西瓜的病毒有15种。80年代以前,西瓜病毒病的发生以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木瓜环斑病毒系西瓜株系(PRSV-W,以前称WMV-1)、CMV、南瓜花叶病毒(SqMV)、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主。80年代以后又发现南瓜曲叶病毒(SLCV)、莴苣侵染性黄化病毒(LIYV)和胡瓜黄花叶病毒(ZYMV),而且危害相当严重。我国大陆西瓜花叶病毒以WMV-2和CMV为主,台湾省以ZYMV和WMV-1(PRSV-W)为主。WMV-2寄主范围窄,只侵染葫芦科、豆科植物。WMV-2又可分为WMV-2(1)和WMV-2(2),前者能侵染千日红,在西葫芦上仅表现沿脉绿带和绿疱斑,而后者不侵染千日红,在西葫芦上仅表现轻花叶。此外,前者对西葫芦叶片叶绿素的破坏程度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的程度等均大于后者。

4.南瓜花叶病毒(Squashmosaic virus,简称SqMV)属豇豆花叶病毒组的一种病毒。病毒粒体球形,直径30n m。钝化温度70℃~80℃。可侵染葫芦科、豆科、芹菜属植物。侵染西葫芦引起沿叶脉深绿色条带、疱斑花叶、环死花叶、叶片畸形,偶尔发生耳突。

5.甜瓜坏死斑病毒(MNSV)属烟草坏死病毒组的一种病毒,病毒粒体球形,直径30n m,钝化温度55℃~60℃,体外保毒期2~7d。寄主范围局限于葫芦科,在西葫芦上产生系统的不规则坏死退绿斑点和条斑,严重时植株矮化。

(三)发生规律

1.初侵染源和传播媒介田间杂草,如繁缕、马齿苋、印度焊菜,野生瓜类植物如苦瓜、白泻根,瓜田周围的花卉及其他灌木上的病毒均可作为初侵染来源。此外种子带毒如TMV、CGMMV、SqMV、TRSV、ToRSV和病残体所携带的病毒如CGMMV等均为初侵染来源。

瓜类病毒在田间由蚜虫、叶蝉、白粉虱、线虫和真菌传播。有1/3的瓜类病毒是多种蚜虫非持久性传播的,还有一些病毒是由甲虫及潜叶蝇传播。农事操作汁液摩擦也可传毒。北方地区杂草是病毒越冬寄主,成为初侵染源,蚜虫的迁飞成了其主要的传播媒介。

2.流行规律CMV和MMV从侵染寄主到寄主显型,中间有一定的潜隐期,在25℃左右的情况下7~9d就可显症,温度低于18℃时,潜隐期可延长到10d以上;高温干旱,管理粗放可加重病情。发病适温20℃,气温高于25℃多表现隐症。一般高温、干旱年份有利于瓜蚜繁殖和有翅蚜迁飞、传毒以及病毒的增殖,发病重;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等发病重;蚜虫防治不及时发病重;土壤营养缺乏,植株生长弱,抗病力下降,病害也会加重;北方进入6月份以后,气温升高,在低温期感染病毒的植株,由于温度低,带毒并不显症,但温度提升至30℃,则症状显现。邻作有共毒寄主植物的亦易发病。

甜瓜花叶病毒多引起花叶症状,而黄瓜花叶病毒常造成蕨叶和矮化。但不管哪种病毒,如在结果前显症,则难以坐果;而坐果后,植株对病毒病抗性增强,果实越大,抗性越强。

(四)防治方法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采用无病毒瓜种,铲除田边杂草,及时消灭带毒蚜虫并加强栽培管理是防治瓜类病毒病的主要途径。

1.利用抗病或耐病品种如早青一代,阿泰西葫芦,矮生早熟品种一窝猴和花叶西葫芦等对西葫芦病毒病比较耐病。近年来,表达WMV-和ZYMV外壳蛋白的转基因西葫芦获得了对这两种病毒的抗性。选无病瓜留种。

2.种子处理有一些病毒主要靠种子带毒,如ToRSV、CGMMV、SqMV、ToBRV、TRSV等,可用药剂处理和干热消毒。具体方法如下:播种前用60℃~62℃温水浸种10min或55℃温水浸种40min后,移入冷水中,再浸12~24h后催芽播种;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min。

3.培育壮苗,适期早播适时早播或采用地膜、塑料膜覆盖进行早熟栽培,南瓜早开花、早坐瓜可减轻病毒病危害。

4.避免重茬,加强管理选地避免重茬,避免温室旁栽培南瓜。甜瓜、西瓜、西葫芦不宜混种,以免相互传毒,选地应远离菜地。利用高秆作物与瓜类蔬菜间作可起到生物障作用。在定植前后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蚜量。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结果期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对病毒病可起到钝化作用。

5.药剂防治灭蚜在蚜虫迁飞前,即应喷药防蚜。发现早期迁飞的蚜虫,及时用低残毒、易分解杀虫剂除治。可选用20%杀灭菊酯、2.5%功夫、2.5%敌敌畏、20%速灭杀丁、50%抗蚜威、50%马拉硫磷防治蚜虫;在发病初期,喷20%病毒A、1.5%植病灵、抗毒剂一号等病毒抑制剂钝化病毒,从而抑制病毒的侵染或抑制病毒的增殖。NS-83增抗剂100倍液或病毒必克800倍液或病毒K800 l000倍液喷洒,有一定的效果。隔10d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