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以宁杞1号为例的自然半圆形整形修剪
一、幼龄期枸杞的整形修剪
幼龄期枸杞植株(1~4年)主要是培育树形,根据枸杞株体自然生长的特点,培育具有明显支撑能力的主干、主枝,呈小乔木状的树冠,最方便管理,技术容易掌握且结果面积大的树形为自然半圆形。该树形基本结构为:单主干、双主枝、树冠两层半。培养年限和方法为:第一年定干剪顶,第二、第三年培育冠层,第四年放顶成型。
(一)定干剪顶
苗木栽植成活后的第一年,于苗高60 cm处剪顶(苗木基茎粗0.5~1.0 cm),剪口下10~15 cm范围内,选留3~4个生长于不同方向的健壮枝于15~20 cm处短截促发侧枝。如果定植的苗木没有分生侧枝,待萌发侧枝后以同样方法选留。同时将苗木基茎向上30~40 cm(主干至分枝带)所萌发的侧枝剪除。在当年的生育期内,分生侧枝经短截所抽生的二次枝即为结果枝。经过多次短截后,当年即可形成10~15条结果枝条。
(二)培育冠层
第一年选留的侧枝经一年的生长到第二年发育为主枝(树冠的骨架),同时在主枝上萌发较多的侧枝。第二年整形修剪时,注意在主枝上选留生长于枝基中部的徒长枝或直立中间枝着生于不同方向的2~3条,每枝间距10 cm左右,于枝长20~30 cm处短截。促其分生侧枝扩大树冠,将其余徒长枝剪除。进入生长期后,对徒长枝的分生侧枝要及时于枝长的20 cm处摘心,促发中间枝,中间枝所分生侧枝即为结果枝,依次在主枝分生的侧枝上培育结果枝组,及时剪除植株基茎、主干和主枝上萌发的无用徒长枝。第三年仿照上年的方法,只选留和短截中间枝促发结果枝,着重在侧枝上培育结果枝组,充实树冠。此期株高1.2 m左右,两层冠幅1.3m左右,单株结果枝100~120条,单株产干果500 g左右,较为稳固的基层树冠已初步形成。
(三)放顶成型
在两层树冠的基础上,第四年在整形修剪时选留生长于树冠中部的直立中间枝2条,呈对称状,枝距10~15 cm,于高出冠面30 cm处短截,进入生长期,由短截的剪口下分生结果枝,形成上层树冠。对树冠下层的结果枝组要剪弱枝、留壮枝,剪老枝、留新枝;对冠顶部要剪壮枝,留弱枝,控制好顶端优势;对中、上部冠层所萌发的中间枝实施交错短截,促发新枝,增加新的结果枝组,以此修剪来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有目的地控制徒长和促进结果枝的发育)。成型标准达到:株高1.50m左右,上层树冠1.3m左右,下层树冠1.6m左右,单株结果枝200条左右,年产干果量600~1000 g。株体骨架稳定,树冠充实分层,四年培育成型。
二、成龄期枸杞的修剪与补形
枸杞植株被人为地培育成形后,以充实树冠结果层的结果枝组产果为主,修剪任务是整理树冠,对结果枝组的枝条不断地剪弱留壮、剪老留新;其次是去高补空,控制冠顶的徒长优势,就是定期剪除植株根颈、主干、主枝和冠顶所萌发的徒长枝,同时在树冠的空缺处(自然生长的偏冠或机械损伤后造成的空缺),利用生长势较弱的徒长枝或强壮中间枝短截补形,以充实树冠。休眠期(2~3月份)的整形修剪采用对冠层总枝量进行剪、截、留各1/3的量化修剪方法;在夏季(5~6月份),采用剪除徒长枝、短截中间枝、留好结果枝的修剪方法;秋季修剪(10月份),主要是剪除徒长枝,以减少树体无益消耗,所留冠层枝条不被冬季的严寒与干旱抽干,保证安全越冬。
(一)春季修剪
于植株萌芽后展叶至新梢开始生长的4月中、下旬开始修剪。具体内容:一是剪干枝,就是剪去冠层枝条被冬季风干的枝梢,避免枝条遇风摇摆互相摩擦而碰伤嫩芽、嫩枝。二是抹芽,沿树冠自下而上将植株根颈、主干、膛内、冠顶(需偏冠补正的萌芽、枝条除外)所萌发和抽生的新芽、嫩枝抹掉或剪除。
(二)夏季修剪
于5~6月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共生期进行。此期,株体的所有器官(芽、叶、枝、蕾、花、果等)均在生长发育,在吸收营养的同时相互竞争,但新梢的生长尤其是徒长枝的生长占绝对优势。所以,夏季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剪除徒长枝和合理搭配利用其他枝条。通过对5年生枸杞植株剪除与不剪除徒长枝进行萌发结果枝和产果量的比较试验,结果为:顺序取树10株,于5月15日和6月5日修剪两次,每株剪去徒长枝条,平均每株发结果枝102条,株产鲜果5.4 kg;而未修剪的10株树,平均每株抽生徒长枝14条,发结果枝56条,株产鲜果3.4 kg。剪除徒长枝的单株结果枝增加46条,产果量增加58.82%。由此可见,夏季修剪剪除徒长枝对产果量影响很大。第二项任务是对树冠中、上层由侧枝上萌发的中间枝实行交错短截。中间枝的生长势强于结果枝,而弱于徒长枝,结果量少,5月中、下旬对中间枝于枝长1/2处短截后,剪口下枝上可抽生大量结果枝并能形成结果枝组,从而增加结果面积。经同一处理试验,5月20日短截的中间枝,6月15日调查:短截后所留下的15~20 cm长的中间枝段,平均萌发结果枝5条,平均每株树比对照树多发结果枝27条,产果量增加46%,同时延长了采果期,部分地缓解了7月产果高峰由于果期集中而带来的劳动力紧张等诸多矛盾。
主要内容:剪除徒长枝,短截中间枝,摘心二次枝。
主要方法:沿树冠自下而上,由里向外,剪除植株根颈、主干、膛内、冠顶处萌发的徒长枝,每15 d修剪一次。对树冠上层萌发的中间枝,将直立强壮者隔枝剪除,留下者于20 cm处打顶或短截,对树冠中层萌发的斜生或平展生长的中间枝于枝长25 cm处短截。6月中旬以后,对短截枝条所萌发的二次枝有斜生者于20 cm摘心,促发分枝结秋果。
(三)秋季修剪
于10月上旬进行,主要是剪除秋季(8~9月)植株冠层着生的徒长枝,以减少营养消耗。
(四)休眠期修剪
于翌年2月至3月上旬进行,主要是整理树冠和结果枝的去旧留新。
在实施剪、截、留各三分之一的量化修剪技术时,按照“根颈剪除徒长枝,冠顶剪强留弱枝,中层短截中间枝,下层留顺结果枝,枝组去弱留壮枝,冠下短截着地枝”的顺序修剪。单株结果枝选留120~150条为宜。修剪后的树冠做到:树冠紧凑稳固,冠层通风透光,枝条多而不密,内外结果正常。
(五)补形修剪
成形的枸杞植株在田间管理中由于机械损伤、病虫危害或自然灾害(冰雹等)等原因,造成树冠部分受损后空缺或树冠歪斜,结果面积减少,产量降低,需采用补形修剪来弥补。补形修剪,主要是通过对徒长枝和中间枝的利用,促使萌发侧枝,以补充冠层空缺部分。
(六)树冠放顶
枸杞树形除主干外,基本上是由基层树冠和顶层树冠组成的。成龄植株由于年年剪去顶部徒长枝而容易形成秃顶,在夏季修剪时,要注意选留顶部中央所萌发的中间枝,于20~30 cm处打顶,促发二次枝补充冠顶。
(七)冠层补空
在田间管理时,若由于耕作不小心将树冠的主枝或侧枝折损,形成冠层空缺,在修剪时,注意将空缺处的主干或主枝上萌发的弱徒长枝或强壮斜生的中间枝于空缺的1/2处短截,10 d左右,剪口下即可萌发新侧枝、补充冠层的空缺。
(八)偏冠补正
由于自然灾害(冰雹或强度沙尘暴)造成树冠歪斜又不易扶正的偏冠,需要在偏缺树冠的一侧,选择着生于主干或主枝上的徒长枝,于30~40 cm处打顶,促发二次枝补充偏缺部分的树冠。
(九)整株更新
有个别或少数枸杞植株的主枝被折损,不能在原枝干上补形而形成树冠,但主干基茎和根系仍然完好,且树龄在壮龄期内,生命力仍很旺盛,可在植株基部选留生长强壮的徒长枝,重新培养一株小树,并将选留徒长枝着生处以外的原植株残留部分剪除,进行全株更新。由于该植株的根系完好,所留小苗生长量大,比另外补植小苗成形快,进入产果期也早。经调查,利用原株根系培育小树,当年形成小树冠,秋季可结果,在生产上有实用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