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五节牛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

第五节牛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

时间:2024-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消毒后,通知主管部门目前溢出或泄漏区域的清除污染工作已经完成。感染牛结核的组织、脏器或尸体直接装入生物安全袋,经121℃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取出后弃置于指定地方。采用加热熏蒸法或化学发生法按照25ml/m3剂量甲醛熏蒸12小时以上,可有效杀灭空气中和光滑表面上污染的结核分枝杆菌。

第五节 牛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 消毒技术要求

一、已使用过的器械的处理

在实验室标准条件下,把耐高温的小型器械浸泡于10000mg/L二氧化氯和70%~75%乙醇中,均可在1分钟内杀灭实验标准株结核分枝杆菌;或将耐高温小型器械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的消毒液中30分钟,后装入耐高温生物安全专用塑料袋并扎紧封口后先经121℃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再经134℃高压灭菌18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即可;对于不耐高温或不适合高压蒸汽灭菌的器械,可用3%~5%石炭酸溶液浸泡24小时或70%~75%酒精浸泡或擦拭数次。

二、事故发生后紧急处理措施

1.结核杆菌的泄露

操作过程中若发生泄漏,应及时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向布或纸巾上喷洒75%乙醇,并立即覆盖周围区域。在喷洒75%乙醇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向中心进行处理,随后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将污物取走后,再次对污染区域用75%乙醇进行消毒,并采用干热消毒法处理。在消毒后,通知主管部门目前溢出或泄漏区域的清除污染工作已经完成。

2.结核杆菌沾染体表

细菌溅到防护服上(应穿戴专用生物安全防护服),应立刻用酒精棉球或0.5%碘伏对体表进行擦拭消毒,再用肥皂水清洗数次。

3.结核杆菌沾染防护服

若细菌溅到防护服上,应立刻将衣服换下,并使衣服外面向内,经121℃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再经134℃高压灭菌18分钟,随后按常规洗涤后备用。

4.手套划破

若操作过程中不慎划破一次性手套(通常佩戴三层手套),应及时弃去已破损手套并置于废料桶中,并立即更换新手套。

三、污染表面的处理

用棉布或吸水纸蘸取70%~75%酒精擦拭操作台面和桌面,并保持表面湿润数分钟,擦净之后紫外线照射30分钟即可;地面撒上有效消毒药,可用有效氯浓度达到3000mg/L以上的二氧化氯或70%~75%乙醇并保持湿润数分钟,清理干净后紫外线照射30分钟即可。

四、实验中污染的液体废物的处理

把液体废物收集于加有3%~5%石炭酸的耐高温生物安全专用塑料袋中,并扎紧袋口后经121℃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再经134℃、18分钟高压灭菌后统一处理。

五、实验中污染的废弃固体物的处理

废弃的所有一次性器械、材料及暴露于高污染区的器械,先用3%~5%石炭酸或有效氯浓度达到3000mg/L以上的二氧化氯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于121℃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再经134℃、18分钟高压灭菌后统一处理。

六、废液缸的处理

已用过的或污染的移液管、移液枪头等应置于装有3%~5%石炭酸或有效氯浓度达到3000mg/L以上的二氧化氯溶液的废物缸中,浸泡30分钟以上后经121℃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再经134℃、18分钟高压灭菌后统一处理。

七、病理组织废弃物及感染尸体的处理

感染牛结核的组织、脏器或尸体直接装入生物安全袋(此过程应避免血水或组织液泄漏),经121℃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取出后弃置于指定地方。

八、实验室环境的消毒

采用加热熏蒸法或化学发生法按照25ml/m3剂量甲醛熏蒸12小时以上,可有效杀灭空气中和光滑表面上污染的结核分枝杆菌。消毒后可用25%的氨水按照15ml/m3的剂量,加热蒸发30分钟,可驱除实验室内残余甲醛的刺激性气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