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业机器的技术保养
一、机器技术保养的一般概念
拖拉机和农业机械通过规定的试运转后,虽已具备了有利的使用条件,但投入生产后它们的技术状态仍将逐渐发生变化,不过其变化速度变缓慢而已。为了延长正常使用期限,尽一切可能消除使农业机器技术状态恶化的因素,并适时地恢复各有关部件和总成的工作能力,还需采取进一步的维护措施。
1.预防尘垢及杂质落到机器配合件的工作表面,经常保持空气、燃油、机油等滤清装置的工作性能;经常扫除机器外部尘垢,减少或消除造成堵塞和自然磨损的不利因素。
2.加用清洁的、合格的燃油、润滑油及水,并高质量地按要求进行润滑。
3.保持散热系统工作正常,不使机器的温度过高,也不让发动机在低温下工作。
4.对各系统及时进行检查,调整各主要机构,拧紧各松弛部位,必要时更换合格的零件。
5.对容易锈蚀的工作表面涂油抹漆,加以保护。
将上述这些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定期对农业机器各部件进行系统地清洗、检查、调整、紧固、润滑和更换部分易损件的维护措施,统称机器的技术保养。
在清洗、检查、紧固、润滑、调整、更换零件六项内容中,有些操作需进场进行,有些项目则可以在机器工作了一定时间以后再进行,因此,技术保养分为每班技术保养和定期技术保养。每班技术保养在每班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进行;定期保养是在机器每工作了规定的累计工作时间后进行。
拖拉机的定期保养,最早分为六级(六个号数),各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后来因发现停车次数过多,影响机组生产率,现今多采用连同班保养在内的“五级四号保养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保养的级数将会进一步地减少。不管几级保养制,它们的主要内容都在前述六项之内,只不过各号保养间的内容有所调整而已。各号技术保养的时间间隔称为技术保养周期。为了便于计算和执行,同机型的某号保养往往是以前各号保养周期的整倍数。几种主要机型的保养周期见表3-2。
表3-2 常用拖拉机技术保养周期 (单位:kg)
各号技术保养的内容操作方法,都列在“技术保养规程”中,每种排号拖拉机都有自己的技术操作规程载于说明书上。
一般讲,拖拉机技术保养的项目,内容及顺序大致相同,而且某号保养总是包括前各号及班保养的全部项目,即在项目上高号保养是低号保养的扩大。当然,由于机器构造上的某些特点,在个别项目和内容上是有差别的。拖拉机“五级四号保养”的主要项目见表3-3。
表3-3 东方红-75拖拉机各级保养项目
续表
根据对进行技术保养所需工时的统计资料,在繁忙的生产季节中,技术保养的操作时间,累计起来约占全部工作时间的20%,这将对保证农时和降低成本带来不利的影响。目前有些国家提出“三级二号保养制”(即班、一号、二号)。但是,我国限于制造水平和运用水平,暂时保养次数多些,有对拖拉机起良好保养作用的可取之处。
二、技术保养周期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机器的负荷和工作条件变化很大,只有合理地计算保养周期方法,才能正确反映机器需要保养的情况。不合理的计算方法,将使技术保养次数过多或过少,从而造成浪费或使机器发生事故性磨损。目前,在生产单位采用的计量拖拉机技术保养周期的方法有三种:
(一)按工作小时数计量保养周期
计量方法规定,拖拉机在经过一定的累计工作时间(小时数)后,就要进行某级保养。这种方法实行最早,也是其他计量方法的基础,其优点是简单方便。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因为拖拉机的负荷变化较大(例如,以耕地和行间中耕两种作业相比较),发动机的磨损程度也有差别。若单纯以工作小时来表示保养周期,并不能如实反映拖拉机零件技术状态变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工作当中,由于多数在广阔田野及大自然条件下进行,除负荷工作外,尚有空行、空转、暂时停车甚至发生故障而停止工作等非工作时间,因此,不易正确统计所指的工作时间,也会使计算出的保养次数与拖拉机的实际需要有较大的出入。
(二)按工作量计量保养周期
这种计算方法规定,拖拉机在完成一定工作量(标准亩)后,就要进行某号保养。这种方法又存在着工作量单位的标准化的问题。因为耕1亩地与耙1亩地相比,能量消耗并不相等,所以当拖拉机完成不同作业时,各种作业的工作量不能简单地相加累计;而需要统一于一个标准工作量,然后才能相加得出总工作量。现今采用标准工作量折换系数的方法,将不同作业的工作量统算成标准工作量。
各种作业的标准工作量折算系数见第五章机务统计。
如果将技术保养周期的工作小时数乘以小时工作量定额,再考虑到一定的折换系数,便可换算为按工作量计量的保养周期。例如,东方红-75拖拉机耕熟地,耕深为20~22cm,小时工作量定额为11亩,查出工作量折换系数为1,则:一号保养应在60×11×1=660折熟亩的累计工作量时进行。
这种计量单位虽然考虑了作业的性质和负荷程度,但由于折换系数本身有不合理和不全面之处,还不能较精确地反映具体耕作条件,也就不能如实反映拖拉机的磨损程度及保养的需要。从表3-4所列查定数据可见,某台拖拉机在相同的工作时期(100h)内,在大致相同的负荷下(每小时耗油9.0~9.3kg)进行不同种类作业,折换为标准工作量的结果。
表3-4 不同作业项目标准工作量折算表
根据表中所列数据表明,耕地时技术保养次数反而要比耙地、播种灭茬等作业时少得多。这是不合理的工作量折换系数本身有误差所致。
(三)按主燃油消耗量计量保养周期
从表3-4可看出,折换为标准工作量的数值虽然悬殊较大,但就100h内主燃油消耗量相比较则都在900kg左右,相当稳定。这说明同一拖拉机在有大致相同的负荷时,发动机必须提供相等的功率,其同一时间内的燃油消耗量也接近相等。因此,用燃油消耗量来作为保养周期的计量方法能够反映拖拉机的负荷程度,即拖拉机在消耗一定量主燃油后,必须进行某号技术保养。例如,东方红-75拖拉机根据各种作业的平均小时耗油量为12.4kg/h,则一号保养应在12.4kg/h×60h=744kg时进行,取整数为700kg。
从按工作小时改为按主燃油消耗量来确定保养周期的方法并不复杂,主要根据长期统计资料,查明各型号拖拉机的实际平均耗油量,乘以各号保养的小时数即得。关键在于取得经过长期统计后而得的平均小时耗油量。目前采用按主燃油消耗量计量拖拉机保养周期的方法,还并不十分完善。它还不能反映底盘部分及发动机个别部件的需求情况;燃油系如有故障而使耗油量增加,往往会使其他部件的保养相应提前,这也是不合理的。
在实际应用时,无论是采用那一种保养周期的计量方法,都宜同时参考其他两种方法,综合确定保养次数。
三、技术保养规程的确定
目前所执行的机器技术保养规程,是由制造厂根据试验研究、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参考类型相近的机器原有保养规程综合而制定的。因为技术保养规程的确定和执行都直接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或直接、间接的影响运用指标,所以国内外都比较重视,进行了不少研究工作,以期望寻求一个合理的规程。
为了加强对技术保养规程的认识,更好地使用农业机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经验,以便对现行的技术保养规程加以修改、充实和提高,现对制定拖拉机技术保养规程所考虑的一些因素,重点介绍如下:
(一)根据机器零件磨损规律,确定极限允许值
根据对配合零件磨损规律的研究,当配合间隙到达允许的极限值S最大时,就不允许再继续使用,而必须进行调整或更换,否则将产生事故性磨损。当知道允许的极限间隙值,便可确定出该配合零件的保养周期。
即:
式中:X——配合件的保养周期;
S最大——允许的极限间隙;
S最小——配合件装配间隙。
(二)对机器上各部件和总成的磨损速度、技术状态的恶化程度进行分析和排队
根据对拖拉机长期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结果,一台拖拉机中各部分技术状态的恶化次序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排队如下:
1.易于为尘垢积累和堵塞的部分 如空气滤清器、燃油和机油滤清器、各种通气孔、滤网、暴露于外部的润滑孔和油嘴等。
2.易于因震动而松动的部件 如各部紧固连系件、螺钉调节件等。
3.由于磨损而使技术状态恶化的部分 根据此类零部件达到恶化极限的先后次序可排列为:第一,配气系统:气门、摇臂、挺杆等。第二,压缩系统:活塞环、缸套、活塞、轴颈、轴承等。第三,供油系统:喷油器、出油阀、柱塞套筒副等。第四,润滑系统:机油泵。第五,冷却系统:水泵轴、轴承等。第六,后桥、传动及行走装置:摩擦片、刹车带、传动齿轮、链轨板及销等。
4.由于疲劳和腐蚀而使技术状态恶化的部分 如传动皮带、橡皮管、弹簧、轴承、齿轮、轴等,以及散热水箱和水套的腐蚀。
(三)对个别总成丧失工作能力的界限进行分析
当个别总成丧失工作能力之后,机器随之而出现故障。这些故障是由于零件磨损和变形、杂质沉积、调整错乱等原因,使原有的技术状态变坏,达一定程度时,便会出现某种不正常现象或者部分机件失去工作能力。有些部件还会因堵塞、失去弹性、漏气等其他原因而逐渐丧失原有的工作性能。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某部件通过一定时期使用后,丧失工作能力的界限,来确定对它们进行恢复性维护的周期。例如,拖拉机主要在周围含尘量为0.1~2.0g/m3的田野进行工作,在吸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吸入含有尘土的空气,为此,现代拖拉机上皆设有两级或三级复合式空气滤清器。一个新的或经过保养的空气滤清器应能将进气中98%以上的尘土阻留在滤清器中,使空气中尘量不大于0.001g/m3。
随着尘土的聚积,空气滤清器的过滤能力逐渐降低。当除尘能力降到一定程度和空气阻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能再继续使用,而必须进行恢复其工作能力的维护工作。这个界限就是该种过滤装置的保养周期。
(四)根据发动机功率变化与生产率的关系来确定
发动机的功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逐渐下降,这是技术状态恶化的综合结果,可用△N=tgα表示。如图3-5所示,当拖拉机工作x小时后,功率由N发最大下降到N发需停车进行技术保养,而停车保养又要消耗Z小时,使生产率有所损失。为求得最适宜的x值而使逐次通过保养恢复其功率的包络面积∑F为最大,可通过计算得出拖拉机最适宜的工作期限,从而得出保养周期。
图3-5 拖拉机技术保养周期的确定
(五)根据某些经济指标来确定零部件的保养周期
在技术保养中需要更换一些易损件、消耗性零件等,以恢复该总成的工作性能,如各种滤芯及润滑油的更换等。但究竟何时更换才算有利而又经济,这也是确定保养周期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图3-6可以看出,单位标准工作量的技术保养成本C保,随保养次数的增加或各次保养间隔的缩短而成正比例地增加,而单位工作量的修理成本C修的变化规律却是一条曲线,它随保养次数的增加而下降。也就是说如果不进行保养(保养次数为零),例如一直不更换机油,那么机器零件会加速磨损,需要修理的次数将达最大值,因而,修理成本也最高;随着保养次数的增加或保养周期的缩短(例如不断更换滤芯),零件的磨损及故障减少,单位工作量的修理成本也随之降低。但是保养次数继续增加,保养作业过于频繁,这时实得效果较小。因此,到某一时期后,C修曲线近似成为直线,且与横坐标平行。
图3-6 成本与保养次数的关系
上述所列举的确定零件或部件保养周期被考虑的因素,当然是彼此相互联系的。同时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可以得出比较理想的结果。
确定了各零部件的保养周期,然后进行分类和排队,将保养周期相接近的归纳在一起,就成为现行技术保养制度。在归纳排队时,一般不应延长零件或部件的保养期限,而要稍微缩短这一期限,且尽可能使各号技术保养之间成整倍数关系。
这里应该指出,用上述理论和分析方法所确定的周期仅使用于定期保养。每班保养中的清扫尘土、加油、加水等操作与零件磨损无直接关系,所以必须在每班保养中进行。
技术保养规程既然是根据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而制定的,因此,它就成为使用中必须执行的技术条例,不能强调其他条件而任意更改或放在可做不可做的地位。然而也应该看到制造厂在制定保养规程时,只考虑到一般工作情况,并没有也不可能兼顾各地区的不同使用条件。在实际中由于使用条件如负荷、速度、气候、土壤、燃料、润滑油以及拖拉机驾驶员的水平等差异较大,对技术保养周期和保养项目在客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允许根据各地区、各单位的某些特殊情况对工厂所制定的技术保养规程,进行必要地增添和调整。制定出适应于本地区、本农机合作社的规程。例如,水田作业较多的地区,适当缩短行走部分的保养周期;多土尘的沙土地区,加强对进气系统的保养;盐碱地区,注意对冷却系统的保养;等等。但是修改的保养规程,须经有关领导部门批准,以规章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
技术保养周期及内容的修订,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必须持慎重态度,根据实际工作条件和需要,有组织地进行。修订时,一般可综合采用以下方法:
1.组织专门的、长时间的观测 根据测定资料来修订原有的规程。由于这种观测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的,因此,得到的结果比较符合当地的情况。当然,观测者必须具有专业知识并受过训练;观测的对象应有足够的数量,而不能只凭一台两台就得出结论。
2.进行故障调查 对于经常发生故障的零件或部件,应当加强保养。
四、拖拉机技术保养的操作要点
在对拖拉机进行保养的实践中,各地都总结了不少经验:如三不、四要、五认真、八项措施、六项制度等等。对加强维护工作,提高保养质量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不:不乱动别人的机车,不随便把自己的机车交给别人;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不乱扔机器零件、工具,不让零件生锈。
四要:使用前要检查;使用后要保养;机器油、水、气要清洁;事事要安全。
五认真:认真保养,认真检查,认真保管,认真交接,认真执行机务规程。
八项措施:“滑”,坚持使用质量好,合乎规格,清洁的润滑油;“燃”,坚持使用清洁,牌号正确的柴油;“水”,必须坚持给发动机添加烧开后经过沉淀过的水,坚持使用带滤网的漏斗加水;“温”,发动机温度不超过45℃不起步,在作业中机温应保持在75℃~85℃;“气”,经常保持空气滤清器的严密和清洁;“使”,合理地使用,正确地调整;“查”,对农业机器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调整和紧固;“清”,保持机身和加油工具清洁。
六项制度:“定”,按规定进行保养;“专”,保养分工专责;“双”,严格双班保养;“中”,作业中检查保养;“验”,保养经过质量验收;“分”,紧张农忙季节,某些保养项目适当分散。
在贯彻上述保养制度和推广先进经验中值得注意的一些保养操作要点列举如下:
(一)机器的清洗
要经常保持机器零件的清洁,就得经常清洗,但这一工作常被有些机务人员所忽视。有时认为这不过是讲究表面美观而已,与机器的技术状态无关。实际上,由于零件或部件的表面不干净,注油润滑时,灰尘可能随润滑油一道进入摩擦表面;外部连接件,由于经常与杂物、尘垢接触,不认真清除这些尘垢,难以进行调整和检查其可靠性,一些隐患不能被发现;干硬的泥块等会使链式拖拉机行走部分的阻油圈很快失去工作能力;发动机散热器空隙为草茎杂物堵塞时,将使散热作用变坏;脏污的轴承可使播种机等停止转动;同时脏污常常引起零件发生腐蚀等。因此,对机器的清洗打扫,是很重要的保养项目,也是随后进行其他保养操作的基础条件。
当每班作业后,按分工情况,各管一个侧面进行清洁工作,只有在机器外表被打扫干净后,才进行其他保养工作。对一些重要的零件或部件,如化油器、磁电机等,都要套上布套;在机油加油口处垫上一层纱布(或加毡垫),以保持严密,防止打扫时尘土侵入。
(二)联结件的检查
机器上各种连接件的松弛常会引起零件跳落或损坏,故应经常检查和紧固。联结件松动的原因,可能由于机件的温度变化,或者被压碎,磨损,弹性拉伸和压缩等原因所引起的。当连接松弛时,作用在零件上的压紧力将发生变化,同时,由于轴向和径向力的作用,零件又会产生附加载荷,配合件发生冲击。如螺钉受拉伸时,常先产生弯曲或剪切,然后增大零件的间隙。某些零件因此引起的位移可使轴与轴之间的同轴性,平行性或垂直性破坏,以致引起严重后果。
技术保养时,应根据联结件的部位和要求,采取不同方法检查其松动程度。一般对不会因联结螺栓等松弛直接发生损坏的地方,可用普通扳手加20~25kg的力来检查;有些关键性的联结螺栓松动后,可能造成严重事故,可采用扭力扳手或限扭扳手来检查。
所有重要的联结,需长期可靠地在交变载荷下工作,保养时,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上推荐的拧紧力矩进行检查,若无此项资料,则可通过计算得出概值。
(三)黄油的加注
拖拉机有些配合件的摩擦表面间,在无法保存或者不能循环液体润滑的部位,常用黄油润滑。随着使用时间增长,原先注入的黄油将会被脏污和逐渐减少。因此在保养规程中规定了各个润滑点的注油期限,要求按时地补充新鲜黄油,并挤出已被脏污的旧油。
加注黄油虽属简单操作,如若不能保证加注质量,反而会事与愿违,引起不良后果。例如,一般拖拉机上对黄油润滑点规定,用黄油枪加注3~5下,这应认为是能保证黄油足够数量的加注次数。实际操作中,往往因黄油枪内残存有空气,虽加注次数已足够而实际注入量显然不足。因此,能否全效率地完成每次压注操作,决定于黄油枪的技术状态及其充满程度,这应引起重视。
(四)滤清装置的保养
拖拉机上的空气滤清器,燃油和润滑油滤清器等所称的三滤是阻留杂质减少机件发生磨料磨损的关口。目前拖拉机上的三滤,其滤芯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当所阻留的杂质多到一定程度时,可取下加以清理后继续使用的可恢复型;另一类是使用寿命较短的不可恢复型,或在几次清理后,已需要更换新品。但无论何种滤清装置,定期进行对它们的清洗或更换已是保养的重点项目。
空气滤清器的保养,主要是清理中央进气管道,清洗滤网和盛油盘,并更换机油和清除集尘杯的积土。其中清理中央进气道常被操作者所忽视,致使残存的污垢仍有被吸入汽缸的可能。有时因抢农时或赶任务而在小雨中继续作业,则空气滤清器盛油盘底部会积有被吸入的雨滴,数量增多后,油面升高,会引起机车事故,应予以注意。
现在拖拉机上多采用折叠式纸质柴油、机油滤芯。这种利用微孔滤纸作材料的滤芯,杂质皆阻留在表面的微孔内,逐渐使过滤性能降低,滤芯的内外压力差增加,甚至会因材料的挺度不够而将折叠片压拢和压裂,故要求勤加检查。当滤芯表面堵塞不严重时(内外压力差不大),可浸在柴油中用自内向外的反充压法局部恢复其过滤能力,否则应予更换。
东方红-75拖拉机等所用的波纹筒狭缝式粗滤器滤芯,同样杂质嵌在缝隙内,需用高压油来喷射冲掉;反作用离心式细滤器,其工作质量将随沉积物的增加而变坏,因拆洗容易,应勤加检查。
(五)机油的添加与更换
拖拉机发动机所用机油,在使用中除不应有的漏失外,按规定允许微量消耗一部分,但最多不得超过5克/马力·小时。因此,在机油的更换周期内需于每次启动前进行检查,必要时按油尺的刻度补足,有些驾驶员错误地认为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愈多愈好,往往超量添加,结果既浪费了油料,又会引起烧机油后造成积炭等不良后果。
油底壳量油尺上有两根刻线,下线表示保证发动机内部润滑条件的机油容量;下刻线与上刻线之间的机油容量是提供在正常运转下经常性消耗的。通常油面应指在接近上刻线为好。在需要添加时,最好采用多次少加的方法。
柴油机机油虽然为了适应柴油机热负荷较高的特点,产品中加入了各种添加剂,尽可能提高其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但经过一定使用时间后,仍需更换新油。一般在保养规程中,都规定在该型拖拉机发动机的换油周期,及时换油是应该的。有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提前或延迟更换。这要决定于机油的变质程度。不能只为降低作业成本,勉强对付,这就产生了如何正确掌握机油是否更换的标准问题。
在有化验设备的条件下,可按下列任何一指标的超值来确定应否更换机油:
1.黏度 柴油机中机油的黏度比新油增加或减少20%以上。
2.油泥 柴油机中机油油泥沉淀物达1%。
3.酸值 有添加剂的柴油机机油呈中性,无添加剂的酸值增加到中和1g机油需0.5mg氢氧化钠时。
4.灰分 比新油增加0.5%时。
5.残炭 比新油增加1%时。
没有化验设备时,可用下列方法判断。
(1)擦研检查:取发动机中机油少许,放在手指上擦研,有机械杂质或黏性太差,较易察觉。
(2)倾注检查:取机油从盛器中慢慢倒出,观察机油的光泽混浊度。若油流能保持细长和均匀,即表示油中无胶黏性物质及杂质,水分也较少。
(3)油滴检查:在洁白滤纸上分别滴上新油和使用过的待检查油,观察对比其变化情况(可用放大镜观察)。如果在已用过机油油滴中心黑点内,发现有较多的硬沥青质及炭粒,表明滤清器不好,但还不能说明油已变质;如果黑点较大,呈黑褐色且均匀无颗粒,则表明油已严重变质;如果中间黑点较小而色浅,四周的黄色印迹较大,表明油还可以继续使用。
(4)气泡对比法:用直径0.5cm,长20cm的玻璃管分别装入19cm3的新、旧机油封好,两管同时颠倒,测记气泡上升的时间。若两者相差超过20%时,就应更换新油。
(5)过滤法:取发动机中机油100mL,加无铅汽油200mL稀释,然后用滤纸过滤并加以干燥。当油泥沉淀物重达2g时,应该换油。在上述这些简单检查方法中,因每种方法都有针对性,如有的检查黏度,有的是检查杂质,故实际采用时可同时检查几项,得出综合性结论。
(六)清洗发动机润滑油道
更换发动机机油的同时,要求清洗油道。目前对这一保养操作做法不一,如:
1.某些拖拉机说明书及使用(管理)单位规定,不清洗润滑系,当放掉旧机油后,仅对油底壳进行清洗,随即加添新油。
2.某些拖拉机说明书及使用(管理)单位规定,用柴油清洗润滑系。在放掉旧油后,油底壳加入一定量柴油,启动发动机(或其他动力拖动),清洗润滑系,放出清洗油后,再加入新机油。
3.某些发动机说明书规定,禁止用柴油清洗润滑系,而采用轻质清洗机油或直接用润滑油清洗。
4.国外某些发动机规定,用2/3的机油和1/3柴油的混合油料进行清洗。目前尚无充足的试验资料来证实究竟用那种方法最好。
但是一般认为采用混合油料清洗润滑系的方法较好。理由是:不清洗润滑系统,虽然省事,但残存于系统油道内的脏机油及污垢必然要很快降低新机油的质量;采用柴油为清洗油,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烧轴承事故,同时残存的柴油必然要冲淡新机油。不少文章和管理单位提出,采用柴油清洗时,会造成轴承和主要零件磨损。尤其是在清洗后加入新机油,第一次启动时,由于机油来不及送到发动机各个部位,会产生短期干摩擦现象。采用机油清洗,由于黏度太大,不能达到清洗的目的。此外机油价格也较贵。从以上分析可见,采用混合油为清洗油是比较合理的。
发动机更换机油及清洗润滑系,同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程:
(1)当拖拉机停放在平地上熄火后,立即趁热从油底壳放出废机油。
(2)向油底壳中加入清洗混合油(2/3机油及1/3柴油),其数量一般占油底壳容量的1/3到1/2,启动发动机,怠速运转3~5min,此时应严密注视机油压力表,其读数不得小于0.6kg/cm2。如果压力太低,应立即停车。清洗后从油底壳、机油过滤器及机油散热器中放出清洗混合油,盛于干净容器内,沉淀后仍可使用。
(3)卸下机油滤清器的滤芯,并用柴油清洗其壳体及滤芯。在装回滤器时,必须在滤清器内注入新机油。清洗机油加油口的滤网和通气孔,用机油润滑通气孔的填料。最后,添加新机油至规定刻度。
(4)启动前应该转动曲轴,直到机油压力表显示出压力后再启动发动机,以避免发动机开始工作时,发生干摩擦,引起机件烧坏。
(七)消除冷却系水垢
要求发动机冷却系使用软水的目的,在于减少或延缓水垢的形成,保证散热效率。据试验资料表明,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缸套外表无水垢时,缸套内、外表面温度各为111℃、95℃;若缸套外表已生成1mm厚的水垢,则内外表面温度分别增高为137℃及120℃。可见,及时清除冷却系水垢,这项经常被忽视的操作项目,加以强调,是一个重要问题。
清洗冷却系的操作并不复杂,也可在作业中不停车进行。即将清洁水、烧碱和煤油按规定的比例(东方红-75发动机为在60L清洁水中加入4.5~4.8kg烧碱和1.5kg煤油)配成清洗液,注入冷却系(铝制机体或缸盖不能用),出车作业;在班次工作结束时,放掉清洗液,再加入清水,使发动机运转5~10min后放出,重新加入清洁软水。
(八)堵漏
拖拉机上常常出现一些泄漏问题。油类漏失一方面造成浪费,提高了运用成本;另一方面还会使机器上沾上脏污。有时甚至因为漏失严重而造成事故。例如,水和机油漏失过多,会出现烧瓦和粘缸;缸内气体漏失,发动机功率会严重下降,耗油率增高。所以在保养中,要想尽办法堵住产生泄漏的地方。
(九)保持蓄电池良好的技术状态
蓄电池是农业机器上常用的电源设备,其技术状态的好坏,是能否保证发动机顺利启动的关键。使用中因每次启动时耗电量极大,而在发动机运转时,发电机只能低电流向蓄电池充电,尚不足以恢复蓄电池应有的容量,时间一久便会使极板硫化,产生无法恢复其容量的恶性循环。因此,在保养时,除及时检查和添加蒸馏水(或电解液)外,还应检查其比重,采取补充充电措施。
保养中还需检查蓄电池安装的可靠性,防止因固定架松动使蓄电池发生震动,以致外壳撞裂,极板上活性物质脱落等事故。
蓄电池容量和端电压是随蓄电池的温度降低而减少和下降的。这是由于电解液的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加。木质隔板在温度降低时,空隙也缩小,电解液通过困难,电阻也相应增大。因此,在北方的冬季,启动时由于低温和强电流放电,使蓄电池端电压下降很多,连续启动将发生困难。为了防止这一影响,在过冬前保养时,应加大蓄电池电液的比重,提高充电电压0.5~1.2V,保证经常处于充足电状态。如果气温过低必须对蓄电池采取保温措施,同时创造冬季启动条件,使启动时间缩短。蓄电池放电率冬季不允许超过25%。
五、农业机械的技术保养
拖拉机和农具都是生产工具,它们在工作中组成一个机组,同时完成生产任务。田间作业的质量主要依靠农具来保证。在某种意义上讲,农具比拖拉机重要些。假如只有技术状态良好的拖拉机,而没有技术状态良好的农具,生产无法进行,作业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因此,对农具的保养,应引起同等的重视。
农业机械的保养有它自己的特点:
1.农业机械的工作部件是直接作用于土壤的,因此,磨损较快。如果不及时在保养中打磨刃口或更换部件,则会使耕作阻力增加,生产率下降。表3-5所测定的资料表明,若比阻提高20%,则机组生产率下降17%。
表3-5 犁的比阻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2.农业机械是在尘土或泥水中工作,再加上润滑点的轴承一般在结构上无密封装置,还有些必须外露的部件。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工作,润滑点常被脏污,因此,保养周期要短些。
3.农业机械由于条件所限,一般在不用时长期在露天停放,这就需要注意防锈,防腐等问题。
4.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直接影响机器的工作质量。如犁梁弯曲,牵引线调整不当时沟底不平度高低差达6~8cm。所以在保养时,必须检查和调整各部位。
5.农业机械有些部位的保养点黄油嘴常因工作环境恶劣而损坏或丢失,会造成不能继续注油等后果,所以要及时检查,更换新品。
根据上述工作条件和农业机械本身的构造比较简单的特点,一般除大型复杂的机具外,其保养制度规定的项目也比拖拉机简单,各种农业机械每班保养的重要内容大致相同,即清除污垢、尘土;检查工作部分的状态及其安装情况;检查与紧固所有应该紧固的螺栓螺母;进行必要地调整和按润滑表进行各部润滑。
有些农业机械如犁和耙,工作条件恶劣,尘土较多,在每班内隔2~3h或3~5h还要润滑某些轴承,检查机器工作部件的状态,并进行调整。
农业机械的定期技术保养,规定在完成一定工作量后进行。定期保养除了包括每班保养的全部操作项目外,还有补充项目。如检查部件和机构的状态,清洗轴承,排除故障,必要时更换磨损了的零件。
耙、镇压器、中耕机、播种机等比较简单的农机具定期保养一般都在季节工作结束后进行。犁由于工作繁重,连续使用时间较长,规定在完成一定工作量后进行。联合收割机因构造复杂,机件较多,因此,定期保养还分为一号和二号两种。一次是对联合收割机发动机的补充保养;另一次是对联合收割机其他机构、部件等进行彻底保养。如检查所有链轮和轴承的状态,必要时更换;将链条拆下加以清洗,磨损的链节予以更换;对收割机进行局部分解检修等。
六、技术保养的准备工作
要想充分发挥农业机器的工作效能以提高“三率”,抓好技术保养的组织工作是一个重要环节。技术人员要经常监督、检查和指导技术保养工作,定期组织联合大检查,及时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抓好典型,总结技术保养中取得的丰富经验,加以推广。以求得机具技术状态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一)班次保养的组织工作
班次保养是技术推广工作中需经常进行的、次数最多的一个基础环节。根据技术保养规程的规定,拖拉机每班技术保养,一般是在完成每班工作后在地头进行。全部保养工作由驾驶员和农具手在机车组长的监督下进行。
班次保养的操作虽然简单,但由于进行的次数频繁,组织不好也会浪费时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机车组都采用“双班对头保养制”,就是交接班驾驶员和农具手在事先明确的分工下,共同进行,其一般要求如下:
1.接班驾驶员应在每班工作时间前到达工作地点,当上一班机组在工作到最后一个行程时,由接班驾驶员上车驾驶,并在开车途中检查变速箱,转向机构,制动器和主离合器等工作情况,检查仪表读数是否正常,同时监视农具的工作状况;然后在地头停车,听诊发动机运转情况,最后将油门关到最小,使发动机转速降低后熄火。
2.交班驾驶员先向接班驾驶员说明机组技术状态,指出在该班次内发生的故障或其他不正常现象;然后按班保养要求,分工进行保养。交班驾驶员着重在对发动机部分进行检查、保养和调整;接班驾驶员则以检查有无三漏(油、水、空气)和对底盘部分的检查、润滑和调整,交接班农具手帮助驾驶员清扫拖拉机后,检查机车燃油和冷却水是否足量,必要时添加;然后共同保养农具。
3.在完成技术保养操作后,接班驾驶员启动发动机,重新听诊并重点检查拖拉机和农具的个别部件的紧固情况,然后正式进行工作。
这种组织与分工的优点是,不但可以防止遗漏,还能迅速完成保养操作,保证技术保养质量。
(二)低号保养的组织工作
低号技术保养指一、二号保养。拖拉机低号保养可以在田间、车库、机耕队保养间进行。由于这两种技术保养的操作项目复杂些,一般要在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驾驶员指导下进行,监视员或机车组长应特别仔细地检查技术保养中最重要的项目。
(三)高号技术保养的组织
高号技术保养是指三、四号保养。拖拉机高号技术保养的操作项目较多,也较复杂。有的部位还要进行局部分解,更换一些已磨损的零件以及进行一系列的重要调整工作。为保证保养质量,这些保养操作应由技术水平较高的修理工或技术熟练的机车组长来执行。
(四)定期保养所采用的几种制度
1.下达技术保养任务单(亦称保养卡片) 为了检查技术保养执行情况和提高技术保养质量,有些农机户在进行保养时制定了各类机车、各号技术保养任务单,列出了该型拖拉机各号技术保养应当进行的操作项目,其格式如表3-6。
表3-6 东方红-75拖拉机二号技术保养任务单
驾驶员在执行技术保养任务时,必须按规定项目进行,逐项填写执行情况并签字。填写技术保养任务单虽增加手续,但却能保证各项保养项目能全部完成,有利于提高技术保养质量。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保养时应该注意两点:第一,技术保养任务单中的项目,必须根据农机合作社的技术力量与修理设备能力的实际情况加以编制,难以完成的项目应注明解决办法;第二,技术保养任务单最好用卡片形式,保养后直接交给农机合作社主管人员,以便检查。
2.采用拖拉机油票技术保养制 有些农机户采用了按规定保养周期与加油量相结合的强制执行技术保养方法。在工作期间,每台拖拉机必须按油量的大小规定各号技术保养。
3.油料本与保养卡相结合的制度这种制度综合了上述两种制度的优点,以所发给机车组的油料本为凭证,内容包括使用说明、该车型的技术保养周期表、班保养项目、每次加油记录等。
各种型号拖拉机技术保养卡片(本装),拖拉机柴油消耗达700kg时,除完成班次保养外,还需进行下列各项(见表3-7)。
表3-7 一号技术保养卡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