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技术组织及质量检查

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技术组织及质量检查

时间:2024-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机组作业过程中正常作业阶段以及其他辅助性工作的组织。为了保证机组作业质量符合农业要求,应在每次作业开始不久、工作过程中以及作业结束后,会同农业技术人员对作业质量进行有计划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纠正缺陷,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环节。中耕深度的检查与之相同。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技术组织及质量检查

一、机组生产工作的技术组织

以机组为基本生产单位完成农业生产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农业生产条件与要求,对下列每一个环节做细致的技术组织工作:第一,具体明确该项作业提出的农业技术要求,并定出指标。第二,工作前机组的准备与检查。第三,机组行走方法的选择与工作地区的准备。第四,拟定机组的工作计划和调度路线。第五,机组作业前的组织准备工作。第六,机组作业过程中正常作业阶段以及其他辅助性工作的组织。第七,机组工作时和完成后的质量检查与验收。第八,机组工作中所采用的安全技术。

一般讲各项主要作业如耕地、耙地、中耕、收获、脱粒等机械化作业的基本操作规程,根据多年来实践,已大体定型,并列入机务工作规章。同时机组机械化水平和农业增产技术又在不断提高,故应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农机运用原理和当年的农业生产计划和条件,改进技术组织工作,使之适应新的发展,符合“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的原则。

为了使技术组织工作和机组的工艺操作能按最理想的方案执行,并便于检查、对照和验收。可将上述各个环节的要点,按作业项目列成作业工艺指示图表(任务单),下达给机组及有关部门,该图表的主要内容包括:

1.基本数据 包括进行该项作业的地点、小区形状和尺寸、工作量亩数(吨位数等),地表状况、坡度、比阻(kg/m2),作物生态特征、估计产量、要求完成期限等。

2.农业技术标准 企业对进行该项作业规定的农业质量要求如耕深、播量、播深、留茬高度、损失率、破碎率等具体要求。

3.准备工作 包括机器和田地准备,应配辅助人员和运输工具等数量,机组的附属装置及油料供应方式,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的相应期限。

4.机组行走方法和速度 包括规定的行走方法、标出地头宽度、回转种类、运动的基本速级、生产率及耗油定额等。

5.质量检查和验收 按农业技术标准的检查次数与方法,简单计算公式及偏差允许范围;不合格时的处理方法、检查与验收程序等。

二、农业机械化作业质量检查

为了保证机组作业质量符合农业要求,应在每次作业开始不久、工作过程中以及作业结束后,会同农业技术人员对作业质量进行有计划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纠正缺陷,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环节。兹将各类作业的检查方法综合如下:

(一)耕作深度的检查

检查耕地深度时,用测深尺在已耕地的垄沟上,沿小区长度取12~20个点,各测量其实际耕深,求平均值。若不沿垄沟测定已耕地的实际耕深,考虑到土壤实际上已经膨松,需自测量的数值中减去20%的深度。

检查耙地的深度需将已耙地的土层扒开,自碎土的底层到地表用直尺测量平均耙地深度。中耕深度的检查与之相同。实测的耕作深度,一般要求与规定的偏差不得超过1cm。

(二)耕层平整度的检查

耕层平整度的检查如图6-2、图6-3所示,包括地表的平整度和底层的平整度两项,其平整度相差不得超过2cm。

img183

图6-2 检查中耕层底部的平整性

img184

图6-3 地面平整度的检查

铧式犁耕地的地表平整性,可自横着耕地方向的一端,用目测检查垄沟、翻垡和接墒(垄)情况。若已耕地的地表较平坦,只有微小的波状起伏,各铧之间和各行程间几乎分辨不出明显的交界,说明地表平整合格。

(三)播种质量的检查

播种量可按在每米长度内落下的种子粒数来检查,每米长度内按播种量定额应该有的粒数为:

img185

式中:A——作物行距(cm);

   H——播种量定额(千克/亩);

   δ——种子的千粒重(g)。

播种深度和交接行距的检查可同时进行。检查时沿工作小区对角线在两行程的交接处各扒开2~3个开沟器的复土10~12cm播行长度,先用直角尺自地表量到底层的深度,取其平均数;而后再用直尺垂直于播行方向量出所扒开两行种子之间的距离。播种深度的偏差不应大于1cm,交接行距的偏差不应大于2.5cm。其他如播行的直线性、重播和漏播等一般用目测来鉴定。

(四)收获质量的检查

联合收割机收获谷物时,其质量检查包括留茬高度、谷粒损失、破碎情况、纯净程度四个主要方面。

1.检查留茬高度 可用直尺沿收割行程长边选点测量,取其平均数与规定相比较。

2.损失率的检查 以损失谷粒占收获量的百分数(%)表示,分以下几种性质:

漏割的穗子;已割下的穗子但在收割台前面被碰落或由于拔禾轮碰落后而未进入联合收割机的脱谷部分;谷穗虽进入联合收割机,但因未能脱净而随茎秆排出;已脱下的谷粒,因清洁不净或风量过大而随颖壳排出。

测定时先在未割地上距已割地边5m处选点,测量每平方米的产量粒数。并用平方米的木框检查自然落粒数;再在收割机的工作中,将席子放在茎秆出口处,用平方米木框测定上述的后两项损失,因为该损失为整个工作幅上集中到这里的,故应加以折算,而后在收割台后方测定前两项损失,但应从得数中减去自然落粒数。

直流式自走联合收割机,因上述后三项损失皆集中在后方,难以区分。故需停车分别在不同部位测定。

将测定结果按下式可计算出总损失率或各种不同性质的损失率:

每平方米总产量的粒数=计算的每平方米产量粒数+总损失粒数+自然落粒数

img186

3.破碎粒的检查 指被轧坏、压扁的谷粒占总收获量的百分数。测定时在最终子粒推运器出口处,用可盛放1000粒的容器接取样品,一般不少于50g,检查其破碎粒数,取其平均数后用下式计算:

img187

4.纯洁率的检查 指收获谷粒中纯净的子粒(短茎秆、杂草除外),占总收获量的百分数。测定方法与检查破碎率相同,二者亦可同时进行。

简单的割晒机或脱粒机的质量检查方法与上述基本相似,只是各取其中的不同项目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