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红富士苹果树花果的管理
花果管理是红富士苹果树现代化栽培中的重要的技术措施,也是红富士苹果树连年丰产、稳产、优质的保证。
一、保花、保果
坐果率是决定红富士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花量少的年份,保证有限的花得到充分的利用,可有效地提高产量。决定坐果率的因素主要有树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树体因素,包括自身的遗传特性和树体的贮藏养分、花芽的质量、授粉受精的质量、花器官的发育情况等。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花期雨量、晚霜、温度、空气湿度和土壤肥力等。因此,要提高坐果率,必须增强树体贮藏营养水平,保证授粉质量等。
1.增强树体贮藏营养水平。
花芽的发育及开花、坐果主要依赖于树体的贮藏营养。贮藏营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红富士苹果树花芽形成的质量及有效授粉期的长短等。要增强红富士树体的贮藏营养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
培养中庸健壮的生长势,秋季促使树体及时停长,改善树体的光照条件,尽量延长秋叶片寿命和光合时间,晚秋还要施肥、喷肥等。
合理修剪,花前复剪,疏除边花蕾,留中心花蕾,合理留果。
对贮藏养分不足的树在早春施速效肥,如在花期喷施尿素、硼酸、磷酸二氢钾等。
2.保证授粉质量。
在红富士苹果园配置有足够授粉树的情况下,自然授粉质量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和昆虫活动状况。花期如遇到刮风、下雨等影响昆虫活动的异常气候条件,会导致授粉不良、坐果率低,从而造成大幅度的减产。完全靠自然授粉难以保证连年丰产和稳产,所以在自然授粉的同时,最好采用人工授粉辅助自然授粉,或两者兼用。因为相比之下,人工授粉更能保证授粉的质量,提高坐果率。
(1)人工授粉的方法。
采花 采集适宜品种且正在蕾期的花,或刚开放但花药未开裂的花。适宜授粉品种应具备以下条件:花粉量大且具有活力,与红富士品种具有良好的亲和性。
取粉 采花后,应立即取下花药。在花量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手工搓花的方法获得花药,即双花对搓或把花放在筛子上用手搓。取下花药后,应放在避光处阴干,温度控制在22℃~25℃,最高不超过28℃,一般经过24~48小时花药即可开裂。干燥后的花粉放入玻璃瓶,并在低温、避光、干燥条件保存备用。
授粉 授粉的方法有人工点授、机械喷粉、液体授粉等,在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是人工点授。授粉应从初花期开始,并随着花期的进程反复授粉。整个花期人工点授至少应进行两遍。用当天开放的花朵授粉效果最好,以后随花朵开放时间的延长,授粉效果逐渐降低。红富士苹果树的有效授粉期一般为3天。点授时,每个花序只授两朵,授粉常用工具有细毛笔、橡皮头。为了节约花粉,可把花粉与滑石粉按1∶5的比例进行混合后使用。
图8-1 果园放蜂
图8-2 果园放蜂授粉
为了提高授粉效率,可采用机械喷粉。具体方法是把花粉加入200~300倍的填充剂后,用喷粉机进行授粉。
(2)果园放蜂。果园放蜂(图8-1),是一种很好的授粉方法。在果园中放蜜蜂授粉(图8-2)是常用的方法。通常每5亩果园放1箱蜂,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放蜂时应注意,在开花前3~5天就要把蜂箱搬到果园中,以使蜜蜂适应新的环境,在盛花期到来时能顺利出箱活动。果园放蜂期间,切忌喷施农药,影响授粉效果。如遇恶劣天气应及时进行人工补充授粉。
二、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是通过人工疏除过量花果保持树势稳定,实现稳产、高产、优质的一项技术措施。红富士苹果树开花、坐果过量,会消耗大量贮藏营养,加剧幼果之间的竞争,导致大量落花、落果。幼果过多,促使树体的赤霉素水平提高,抑制第二年花芽的形成,造成大小年结果的现象。果实过多,会造成营养生长不良、光合产物不足,影响果实正常发育,降低果实品质,削弱树势,降低抵抗逆境的能力。
1.确定合理的果实负载量。
确定合理的果实负载量(结果量),是正确应用疏果技术的前提。在生产中确定负载量,主要依据以下几项原则:保证当年有适当结果量的同时,还能形成足够的花芽量,从而避免出现大小年的现象;保证树体具有正常的生长势,亩产量在3000千克左右较为合适。
疏花、疏果的关键,是确定最佳负载量。目前,确定留果标准的参考指标主要有历年留果经验、叶果比和枝果比等。
(1)经验法。这是目前大多数果园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根据树势强弱和树冠大小,结合常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来确定果实保留数量。树势强和树冠大的多留果,反之少留果。在果园中,也可根据新梢的生长势特别是果台副梢的生长势来确定留果量。经验法简便易行,但操作中没有固定的标准,灵活性强,没有足够的生产经验的人无法采用,如判断失误易造成不良后果。
(2)枝果比。用枝梢数与果实数的比值,确定留果量。枝果比主要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修剪后留枝量与留果量的比值,即通常所说的枝果比;另一种表示方法是结果当年新梢量与留果量的比值,又叫梢果比。适宜的枝果比,有助于花芽形成,增进果实品质、稳定树势、克服大小年现象。
(3)叶果比。叶果比就是树体总叶片量与总结果量的比值。叶果比小,果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果小、品质差;叶果比过大,易引起树势返旺;叶果比适宜,果实大、品质好且可连续结果。
枝果比与叶果比在一定范围内是基本对应的,因而应用枝果比确定留果量时可参考叶果比指标。据调查树势稳定的盛果期苹果树,平均单枝叶片数为13~15片;当梢果比为3∶1时,叶果比为39∶1~45∶1;当梢果比为5∶1时,叶果比为65∶1~75∶1。
一个300克的红富士果实需要70片叶片的养护,采用梢果比5∶1的方法留果比较合适,且简单易行。具体为,疏果时背上枝组4个新梢留1个果,水平枝组5个新梢留1个果,背下枝组6个新梢留1个果。
2.疏花、疏果的时期。
理论上讲,疏花、疏果进行得越早,节约贮藏养分就越多,对树体及果实生长也越有利。但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花量、气候、品种及疏除方法等具体情况来确定疏除时期,适时进行疏花、疏果,从而保证留有足够的幼果。通常,生产上疏花、疏果可进行3~4次。结合冬剪及春季花前复剪,疏除一部分花序;开花时疏花,坐果后进行1~2次疏果,最终实现合适的负载量。在应用疏花、疏果技术时,应掌握两个原则:花量大的年份早进行,疏花、疏果切忌一次到位,一定要分几次进行。
3.疏花、疏果的方法。
(1)人工疏花、疏果。这是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方法,优点是能够准确掌握疏除程度,选择性强,留果均匀,可调整果实分布。缺点是费时费工,增加生产成本,不能在短时期完成。
为了节约贮藏营养,人工疏花、疏果以早疏为宜,“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花蕾,疏花蕾不如疏花芽”,所以一般人工疏花、疏果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疏花芽。即在冬剪时,对花芽形成过量的树,进行重剪,着重疏除弱花枝、过密花枝。
第二步疏花。在花蕾分离至花期,疏除花序中的边花,保留中心花。
图8-3 疏果
第三步疏果。在落花后至生理落果结束之前,疏除过多的幼果(图8-3)。人工调整树冠内的留果量和分布,是疏花、疏果的最后程序。一般实际留果量比定产留果量多留10%~20%,以防后期落果和病虫害造成减产。定果时一定要疏除病虫果、畸形果、梢头果、扁形果、朝天果及枝杈卡夹果。依据枝势、新梢生长量,合理调整果实数量。枝势强、新梢生长量大的,应多留果;枝势弱、新梢生长量小的,应少留果。如果前期疏花、疏果时留量过大,到7月上中旬时可明显看出超负荷,要坚决进行后期疏果。后期疏果不仅不会减产,而且能够提高品质、增加产值。所以,日本疏果从幼果开始,一直疏到采收。
幼果质量的好坏,一是要看幼果母枝着生方位。着生在背上的幼果能够长大,但有时会变成朝天果,长大后易和骨干枝发生接触,形成擦伤。着生在背下的长幼果长不大,两侧的可长成优质果。二是要看着生幼果母枝的粗细、长短。母枝粗短的幼果能长大,细长的幼果长不大。三是要看果台的长短、叶丛叶片数的多少、叶片的大小。果台粗短,叶片大且数量多的,幼果长得大;果台细长,叶片小且数量少的幼果长不大。四是看幼果在花序中着生的位置。一般中心果优于边果,但也有例外。当中心果不佳时,可在其他几个幼果选取一个果形相对圆正、果柄粗长、果柄与果实连接处凹进去的留下。五是看幼果自身条件。果形大、圆正鲜亮,果柄粗长、果柄与果实连接处凹进去,没有病虫危害伤的是优质果,反之是劣质果。六是要看有无果台副梢。有果台副梢的,优于没有果台副梢的;果台副梢生长势中庸的,优于生长势特别强旺或衰弱的。
(2)化学疏花、疏果。就是在花期或幼果期喷洒化学疏除剂,使一部分花或幼果不能结实而脱落的方法。优点是省时省工、成本低、疏除及时等;缺点是如果把握不好会出现疏除不足,或疏除过量的现象。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化学疏花常用药剂1~1.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在开花后1~3天内喷布;化学疏果是用西维因1000×10-6在盛花后10~20天喷洒,最好在小面积试验后再大面积应用。
三、果实套袋技术
1.作用。
给果实套袋,是提高红富士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措施。套袋能改善果实的外观,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套袋技术除能改善果实色泽和光洁度外,还可减少果面污染和农药的残留,预防病虫和鸟类的危害,避免枝叶擦伤。
2.纸袋的选择。
纸袋的纸质须是全木浆纸,具有耐水性强、耐日晒、不易变形、经风吹雨淋不易破裂等优点。选用经过药剂处理的,可防止病虫危害果实;对较难着色的长富2、秋富1宜选用套双层纸袋,外层袋的外表面为灰、绿等颜色,里层表面为黑色,内层袋为蜡质红色袋,不封底筒。
3.套袋时间和方法。
套袋宜早进行,即定果后15日内完成套袋工作(图8-4)。套袋前应向果面喷一次杀虫、杀菌剂,套袋时袋口置于果柄顶端,然后缩紧袋口,用细铁丝捏住袋口即可。
4.除袋。
除袋时间一般在果实采收前1个月左右。为防止日烧发生,除袋时先把外袋除去(图8-5)。待果面呈现黄色或有淡红晕后(2~3天后)再除去内袋(图8-6),除内袋不应在晴天中午(10~14时)进行。除袋后的数天日照状况对果实着色十分重要,所以,应尽量选择连续晴天时进行。
图8-4 套袋
图8-5 先除外袋
图8-6 再除内袋
四、摘叶和转果
摘叶和转果的目的是提高果实的受光面积,增加直射光的利用率,使果实全面着色。
1.摘叶。
采用摘叶处理,可增加苹果着色面积15%左右。宁夏红富士苹果树的摘叶期一般在在9月中下旬。摘叶(图8-7)一般分几次进行,套袋果在除外袋的同时进行第一次摘叶,非套袋果在采收前30~40天开始,此次摘叶主要是摘掉贴在果实上或紧靠果实的叶片。数天后再进行第二次摘叶,主要是摘除遮挡果实光照的叶片。但摘叶时间不可过早,否则会降低果实含糖量并影响果实增大。同时,还应注意不可一次摘叶过量,特别是套袋果第一次摘叶时,如果摘叶过多,会造成果实日烧。
图8-7 摘叶
2.转果。
在正常的光照条件下,果实的阳面着色较好,阴面着色较差。通过转果,可改变果实自然着生的阴阳位置,增加阴面受光时间,达到全面着色的目的。转果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应进行数次,以实现果实全面均匀着色。方法是轻轻转动果实,使原来的阴面转向阳面,转动时动作要轻,以免果实脱落(图8-8)。为防止果实回转,可将果实依靠在枝杈处。对于无处可依又极易回转的果实,可用橡皮筋拉在小枝之间,然后把果实靠在橡皮筋上,也可用透明胶带固定。转果后着色面积平均增加20%左右。
图8-8 转果应轻柔,以防果实脱落
五、树下铺反光膜
铺反光膜的作用是改善树冠内膛和下部的光照条件,以解决树冠下部果实和果实萼洼部位的着色不良问题,从而达到果实全面着色的目的(图8-9)。
铺反光膜明显地增强了冠内下部的光照强度。铺膜的时间在果实进入着色前期,套袋果铺设反光膜在9月下旬去袋后进行;裸果的反光膜铺设时间,以8月下旬、9月上旬为佳。
图8-9 辅设反光膜
铺设反光膜之前,应进行第一次摘叶并疏除徒长枝,以增加光透。铺设方法是顺行间方向整平树盘,在树盘的中外部铺设两幅,膜外缘与树冠外缘对齐,再用装有土沙、石块或砖块的塑料袋多点压实,防止被风卷起和刮破,每亩铺设反光膜面积为350~400平方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