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常用无公害药物

常用无公害药物

时间:2023-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协助机体恢复正常功能的物质。无公害渔药应使这种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如对环境的影响能及时修复,对养殖对象的应激控制在它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内。

第三节 常用无公害药物

一、无公害渔药的内涵

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协助机体恢复正常功能的物质。渔药是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它包括鱼类药和水产植物药两部分。鱼类药与人用药、兽用药有密切的关系。

无公害渔药是指对使用主体对象和水域其他生物的毒副作用小,在水域中降解快、滞留短、蓄积少,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渔药。

二、无公害渔药的特点

无公害渔药,顾名思义是不会对社会造成负面作用的渔药,负面作用是指对养殖对象、养殖环境以及对人类本身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其特点为:

1.使用后应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

2.必须是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的合法兽药生产企业生产,且取得产品批准文号,或具有我国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的合法进口渔药。

3.无公害渔药的毒性低、副作用小和用量低。

4.无公害渔药必须容易分解或降解,其分解或降解产物基本上是无害的或很容易通过其他动物转换,从而在水产养殖对象的组织或水域环境中消失,避免在养殖对象的组织中或环境中积累。

5.无公害渔药必须要提供有关毒性试验报告,其中包括急性毒性试验、胚胎毒性试验、行为反应测定、亚急(慢)性毒性试验、特殊毒性试验,从而确定相关的毒理学指标和参数,确定它的毒性大小。任何毒理学指标不明的药物,任何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药物不可作为无公害渔药使用。

6.药物在杀灭病原体或改变养殖环境或增强养殖对象免疫反应同时,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给养殖对象带来较大的刺激,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影响养殖动物的正常摄食,使生长减缓;使养殖环境发生一些变化,影响了养殖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使环境修复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等。无公害渔药应使这种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如对环境的影响能及时修复,对养殖对象的应激控制在它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内。

7.只有较小的使用剂量,才会减少其副作用,才能较大地降低使用成本,获得较大的实用价值。

8.无公害渔药在鱼体内的半衰期短,体内消除快和标记残留量低。

9.剂型设计合理,用药途径方便,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经济实用。

三、常用无公害药物

防治鱼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为了便于选用,将其分为以下若干类:

1.环境改良剂与消毒药

环境改良剂是指为改善水产养殖生物的生活环境而使用的药剂,通常对改善水质的药物称为水质改良剂,对于改善养殖水体和底质环境的药物称为底质改良剂。消毒药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药物。

(1)漂白粉(含氯石灰)

性状:白色粉末,有氯臭,能溶于水,稳定性差,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

作用与用途:是目前水产养殖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消毒剂和水质改良剂。其溶于水后形成的次氯酸和次氯酸根,次氯酸释放的活性氯和初生态氧对细菌、病毒、真菌孢子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

用法与用量:

①养殖水体消毒为1~1.5克/立方米;网箱养鱼(或网箱囤鱼)按网箱的水体2~3克/立方米全箱遍洒。

②浸洗消毒鱼体:用量为10~20克/立方米,浸洗10~20分钟。

③带水清塘的用量为20克/立方米。

注意事项:

①漂白粉易潮解失效,光照也易分解,故应保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存放在干燥、阴暗处。

②市售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在25%~32%,若低于15%则不能使用。

③斑点叉尾img1对本品敏感,15克/立方米浸洗会导致中毒。

(2)漂粉精

性状:白色粉末或颗粒,有氯臭,易溶于水,遇光分解放出氯气和氧气。有效氯含量60%~65%。

作用与用途:与漂白粉相同,但其有效氯含量比漂白粉高,对致病菌的杀灭作用更好。

用法与用量:

①养殖水体消毒:0.2~0.4克/立方米;预防和治疗常见细菌病:0.4~0.8克/立方米。

②带水清塘:池水药物浓度为10克/立方米。

注意事项:同漂白粉

(3)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

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有浓厚的氯味,有效氯含量60%左右,稳定性好,易溶于水,溶于水中产生次氯酸。

作用与用途:广谱杀菌消毒药,对细菌、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孢等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主要用于池塘水体和工具消毒,并可防治多种细菌病。

用法与用量:

①清塘:带水清塘,使池水药物浓度为6~10克/立方米。

②工具消毒:用0.5%的药液浸泡。

③养殖水体消毒:0.3~0.6克/立方米防治细菌性疾病。

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药物混用。

②水温升高时,毒性增强,高温季节应控制在有效浓度的低限。

③鱼苗对该药敏感,应控制在低限。

(4)三氯异氰脲酸(强氯精、鱼安)

性状:白色粉末,有微氯臭,其水溶液呈酸性,有效氯含量85%以上。

作用与用途:同优氯净。

用法与用量:

①带水清塘:5~10克/立方米,5天后可放养鱼苗、鱼种。

②水体消毒:0.2~0.4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每日1次,连用2次可防治多种细菌性疾病。

③工具消毒:用0.5%的药液浸泡。

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药物混用。

②高温季节,安全浓度范围较小,使用时要精确计算药量。

③鱼苗对该药敏感,应控制在低限。

在水温25℃时对草鱼和胡子鲇等(全长2.5~2.7厘米)的96小时的半致死量为0.6克/立方米;水温升高。毒性增强,对白鲢鱼种96小时的半致死量为0.58克/立方米。

(5)二氧化氯(ClO2

性状:常温下为黄色气体,用水溶解可制成无色、无味、无臭和不挥发的稳定性液体。

作用与用途:为广谱杀菌消毒剂,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能使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达到灭菌的目的。水产养殖上主要用于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原虫和藻类。

用法与用量:水体消毒,0.1~0.3克/立方米全池泼洒。

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其他消毒药混合使用。

②其杀菌效力随温度降低而减弱。

(6)氯溴异氰酸

性状:为氯胺类新型消毒药,具有有效氯含量高,杀菌作用强等优点。

作用与用途:广谱杀菌消毒剂,主要用于养殖水体消毒。

用法与用量:

①工具消毒:0.5%~1.0%的药液浸洗30分钟;

②水体消毒:0.2克/立方米,可连用2次。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或有机物药物混用。

(7)食盐

具有强烈的渗透和脱水作用,不但杀灭细菌和寄生虫的效果较好,而且安全,廉价。

用法与用量:一般采用浸洗法

①用3%~5%的浓度浸洗病鱼10~20分钟,可防治水霉病。

②1%的浓度浸洗鱼卵10~20分钟,可预防鱼卵水霉病。

③3%~4%的浓度浸洗鱼种5~15分钟,可防治竖鳞病、赤皮病、烂鳃病、鞭毛虫病和线虫病等。

(8)生石灰

常用于清塘、消毒及治疗各种生物因素引起的鱼病。用法与用量:

清塘:①干塘清塘每亩用生石粉50~75千克。

   ②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1 2 5~1 5 0千克。

泼洒:鱼病流行季节,每亩水深1米用15~20千克全池泼洒。预防时,每半月泼洒1次,治疗则隔天1次,连续2次,对传染性鱼病有较好的效果。

2.抗菌素药

(1)青霉素

性状: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吸湿性,无臭或微有特异性臭;溶于水、生理盐水及葡萄糖溶液,其水溶液极不稳定,室温中效价很快降低。

作用与用途:青霉素G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常用于产后亲鱼预防继发感染。鲤鱼、草鱼、鲢鳙鱼、中华鳖等的细菌性败血病、疖疮和皮肤创伤等感染。亦可用于防止鱼类长途运输时水质的恶化。

用法与用量:产后亲鱼肌肉注射:5万~20万国际单位/千克鱼体重,一般与链霉素合用。用于鱼类长途运输防止水质恶化时的使用剂量为5万~10万国际单位/升,与链霉素合用。

注意事项:注射溶液应新鲜配制,贮放于冷处,当日用完。

(2)链霉素

性状:白色至微黄色粉末或颗粒,无臭,味苦,有吸湿性,在空气中易潮解。

作用与用途:链霉素可用于治疗鱼类疖疮病、打印病、竖鳞病、弧菌病、产后感染;海水鱼类的类结节症;鳖的赤斑病、红脖子病和疖疮病;罗非鱼的运动性气单胞菌病;牛蛙细菌性疾病;对虾丝状细菌病和肠道细菌病等。与青霉素连用,防止鱼类长途运输时水质恶化。

用法与用量:

①口服:50~70毫克/千克鱼体重,连用10天。

②药浴:鳖腐皮病可用10克/立方米药浴48小时。

③全池泼洒:对虾为4克/立方米。

④亲鱼产后预防继发感染的用量为5~20毫克/千克体重。

⑤防止水质恶化,使用剂量一般为5~20克/立方米。

(3)庆大霉素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有吸湿性。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氯仿中不溶。

作用与用途:可用于治疗常见鱼类的烂鳃病、穿孔病、赤皮病、肠炎、疖疮病。牛蛙红腿病、烂皮病等细菌性疾病。鳖的细菌性疾病、白板病等。

用法与用量:

①口服:每日50~60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投喂,连用3~5天。

②注射:鳖用10~20毫克/千克体重,轻者注射1次,重者注射2~3次。

③药浴:30~60克/立方米,每次3~6小时,每日1次,连用2~3天,用于治疗牛蛙细菌性疾病。

注意事项:

①庆大霉素的抗菌作用受pH值的影响较大,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庆大霉素在pH值8.5时的抗菌效力比pH值5.0时约强100倍。

②本品与两性霉素B、肝素钠、邻氯青霉素等配伍合用时,易产生沉淀,影响药效。

(4)四环素

性状:本品为黄色结晶性粉未,无臭;微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及乙醚。

作用与用途:可用于防治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疾病。

用法与用量:鱼类,每天75~100毫克/千克鱼体重,拌饵料投喂,每天2次,连用10~14天;虾蟹等甲壳动物,120~150毫克/千克体重拌饵料投喂,每天2次,连用4~6天;鳖,100~15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2次,连喂7~14天。

注意事项:

①Al3+、Mg2+离子可和四环素形成螯合物而影响吸收。

②卤素类、碳酸氢钠可影响本品吸收。

③与青霉素一起应用,可抑制青霉素的杀菌作用。

(5)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动物专用的广谱抗生素,首先在水产上使用。抗菌谱似氯霉素,而抗菌活性优于氯霉素。可防治淡水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竖鳞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打印病img2鱼、真鲷、罗非鱼的类结节病和链球菌病,银大麻哈鱼和虹鳟的弧菌病、疖疮病、香鱼弧菌病,鳗鱼的爱德华氏菌病等疾病。

用法与用量:

①鱼类口服用量为7~15毫克/千克·日;虾蟹,15~20毫克/千克·日,分2次投喂,连用4~6天。

②浸浴:使水体中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浓度为4~8克/立方米,每次2~4小时,每日1次,连用2~3次。

注意事项:本品不良反应较少,但有胚胎毒性。

(6)磺胺嘧啶

性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见光色渐变深,在水中几乎不溶,略溶于乙醇。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治疗全身感染的中效磺胺,属广谱抑菌剂,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常用于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

用法与用量:第一日用80~200毫克/千克鱼体重,第二至第六日用50毫克/千克鱼体重,分2次拌饲投喂,连用2~6天。

(7)磺胺甲基异img3唑(新诺明)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中几乎不溶,在稀盐酸、氢氧化钠试液或氨试液中易溶。

作用与用途:抗菌作用较磺胺嘧啶强,如与抗菌增效剂TMP合用,抗菌作用可增强数倍至数十倍,疗效近似氯霉素、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用于防治鱼类的细菌性疾病。

用法与用量:鱼,150~200毫克/千克鱼体重,拌饲投喂,连用5~7天;虾蟹,150~200毫克/千克,连用5~7天;龟鳖,200~300毫克/千克体重,连用5~7天。

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与酸性药物同服,如维生素C等,可在使用该药物后补充维生素C。大剂量应用时宜与碳酸氢钠同服。

(8)氟哌酸(诺氟沙星)

性状: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或乙醇中极微溶解。

作用与用途:属第三代含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用于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的多种细菌性疾病,如弧菌病、爱德华氏病、出血性败血症、肠炎病、烂鳃病、斑点叉尾img4肠道败血症、蛙红腿病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用药20~50毫克/千克鱼体重或每千克饲料加0.5~1克,分2次投喂,连续投喂3~5天。浸浴浓度为2~4克/立方米,浸浴0.5~1小时每日1次,连用2~3次。

(9)恩诺沙星

性状:微黄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未,无臭、味微苦;易溶于碱性溶液中,在水、甲醇中微溶。

作用与用途:为畜禽和水产专用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用于防治各种鱼类细菌性疾病,如黄鳝出血病、鲟鱼肠炎病、鳗赤鳍病、肠炎病、赤皮病、烂尾病、打印病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用药20~40毫克/千克鱼体重或每千克饲料加0.5~1克,分2次投喂连用3~5天。浸浴浓度为4克/立方米,浸浴0.5~1小时,每日1次,连用2~3次。龟鳖肌肉注射用量为5毫克/千克体重,每日1次,连用2~3次。

(10)氧氟沙星

性状:黄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易溶于冰醋酸中,微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为第三代单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它与抗生素无交叉耐药,对耐氟卡青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吡哌酸、萘啶酸和氟哌酸的菌株仍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厌氧杆菌的活性比氟哌酸强2~16倍。水产养殖中可用于防治各种细菌性疾病。

用法与用量:口服用药10~50毫克/千克鱼体重或每千克饲料加0.5~1克,拌饵投喂,连续投喂3~5天。鳖用药为50毫克/千克体重或2~4克/千克饲料,连续投喂5~7天。

(11)灰黄霉素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微细粉末,无臭,味微苦。在二甲替甲酰胺中易溶,在无水乙醇中微溶,在水中极微溶解。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抗浅表真菌药,对各种皮肤癣菌、水霉、鳃霉都有治疗作用,水产养殖中主要用于防治水霉病和鳃霉病。

用法与用量:

①内服,鱼类每日15~30毫克/千克体重,中华绒毛蟹、中华鳖每日20~40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投喂,连用3~6天。

②浸洗:用灰黄霉素与1%食盐和碳酸氢钠(小苏打)合剂(1∶1)配成8克/立方米浓度的溶液浸浴鱼和鱼卵10分钟左右。

(12)克霉唑

性状: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本品在甲醇或氯仿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作用与用途:本品低浓度有抑菌作用,高浓度有杀菌作用。对水霉、绵霉、鳃霉、鱼醉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用于治疗敏感真菌所致的深部和浅部真菌病如肤霉病、鳃霉病等。

用法与用量:

①内服:鱼类每日15~30毫克/千克体重,中华绒毛蟹、中华鳖每日20~40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投喂,连用3~6天。

②浸洗:用克霉唑与1%食盐和碳酸氢钠(小苏打)合剂(1∶1)配成8克/立方米浓度的溶液浸浴鱼和鱼卵10分钟左右。

3.抗病毒药

(1)碘

性状:灰黑色或蓝黑色、有金属光泽的片状结晶或块状物,质重而脆;在水中几乎不溶;在碘化钠或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溶解。

作用与用途:本品作为消毒剂,用于杀灭附着在水生动物体表或受精卵上的芽孢和病毒,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的各种病毒性疾病。此外,还常用于驱杀寄生在鱼类体内的艾美尔球虫和用于治疗鲤嗜子宫线虫病。

用法与用量:用0.1%的碘酊浸泡鱼类受精卵1~2小时,再用紫外线杀菌后的水饲养幼鱼,能有效地防治虹鳟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的发生。每100千克鱼用碘24克拌料投喂,连用4天可防治艾美尔球虫病;治疗鲤嗜子宫线虫,可用2%的碘酊涂搽病鱼患处,即可杀死虫体。

(2)吗啉胍

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本品对多种RNA病毒和D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在鱼类的病害防治中可用于防治草鱼出血病、鲤春病毒病、斑点叉尾img5病毒病、真鲷虹彩病毒病等。

用法与用量:每千克鱼类每天使用本品10~30毫克,拌饲料投喂。

注意事项:采用本品防治鱼类的疾病时,可以同时采用抗生素防治病原菌的继发性感染。

(3)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等。

作用与用途:为一种新型广谱抗病毒药,水产养殖中可用于防治草鱼出血病、鲤鱼痘疮病、斑点叉尾img6病毒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症、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症、真鲷虹彩病毒病、河蟹抖抖病等病毒性疾病。

用法与用量:每千克鱼类每天使用本品10~20毫克,拌饲料投喂。

注意事项:本品有致癌与致突变的作用,怀卵亲鱼禁用。

4.抗寄生虫药

(1)硫酸铜

性状:蓝色透明结晶,易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铜离子能与蛋白质结合而生成蛋白盐,使蛋白质沉淀变性,同时铜离子还可使虫体内氧化还原酶系统酶失活,阻碍虫体的代谢,而杀灭寄生虫。水产养殖中主要用于防治原虫。

用法与用量:

①浸洗:8克/立方米浸洗20~30分钟;

②泼洒:一般采用0.5克/立方米的硫酸铜和0.2克/立方米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注意事项:

①其毒性与水温呈正比,因此应在天气晴好的清晨,而鱼未出现浮头时使用。

②无鳞鱼对其敏感,应控制在0.4克/立方米以下。

③治疗小瓜虫不选用该药。

(2)硫酸亚铁

又称绿矾,易溶于水,本品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与硫酸铜、敌百虫合用,以提高药物渗透能力,从而增强药效。

(3)亚甲蓝

性状:深绿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可用于防治鱼类的多种寄生虫病如小瓜虫、斜管重、三代虫、指环虫等。

用法与用量:

①2~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防治小瓜虫病。

②0.5~1.0克/立方米全池泼洒防治淡水鱼类原虫病和三代虫病。

③10克/立方米浸洗10~20分钟防治淡水鱼类原虫病和三代虫病。

(4)高锰酸钾

性状:黑紫色结晶颗粒,与有机物或易氧化物接触易发生爆炸,易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有强烈的氧化作用,杀菌能力强,能杀灭多种微生物和一些寄生虫。

用法与用量:

①浸洗鱼体用10~20克/立方米15~30分钟,可防治淡水鱼类因车轮虫、斜管虫、鱼波豆虫寄生所致的原虫病;杀死锚头鳋和一些孢子虫。

②20克/立方米浸洗15~30分钟治疗三代虫和指环虫病。

注意事项:虹鳟对其敏感,应慎用。

(5)敌百虫

性状:白色结晶固体,溶于水,其水溶液在碱性或高温条件下易水解,生成敌敌畏,毒性增加。

作用与用途:为广谱、高效、低毒有机磷杀虫药,其杀虫机理主要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虫体内乙酰胆碱蓄积,从而引起虫体组织功能的改变及神经失常而死亡。水产养殖中主要用于防治三代虫、指环虫、锚头鳋等。

用法与用量

①全池泼洒,0.5克/立方米可防治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

②投喂,0.2~0.5克/千克鱼体重连续投喂4~6天可驱除体内寄生虫。

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

②鳜鱼、加州鲈鱼、淡水白鲳对其极为敏感,使用时应注意。

(6)左旋咪唑

性状:其盐酸盐呈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为广谱驱虫药,可用于驱除鱼类肠道内的线虫、孢子虫、单极虫等。

用法与用量:每天4~10毫克/千克鱼体重拌料投喂,连用5~7天。

注意事项:

①本品不宜与碱性药物混用;

②在龟的养殖中应慎用。

(7)吡喹酮

性状:白色结晶粉末,味苦,在水中不溶,在乙醇中溶解。

作用与用途:广谱驱虫药,可驱除体内线虫、绦虫、棘头虫等。

用法与用量:每千克鱼投喂48毫克,分2次投喂,每次间隔3~4天。

(8)伊维菌素

性状:为白色结晶,不溶于水,溶于甲醇。

作用与用途: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杀虫剂,对体内外寄生虫都有杀灭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可用于驱除体内线虫、吸虫、绦虫和体外的甲壳类寄生虫。

用法与用量:每天0.1~0.2毫克/千克鱼体重,连用3~5天。

注意事项:龟对其敏感,不宜使用。

5.常用中草药

(1)大黄

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广,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用以防治细菌性烂鳃病和白嘴病,对草鱼出血病亦有一定疗效。

用法和用量:

①泼洒2.5~3.75克/立方米。

②内服5~10克/千克鱼体重,每天1次,连用3天。

(2)五倍子

五倍子含有大量鞣酸,能凝固蛋白质,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2~4克/立方米全池泼洒,用于防治粘细菌、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病。

(3)大蒜和大蒜素

大蒜有效成分为大蒜素,是一种植物杀菌素。大蒜素具有广谱抑菌止痢、驱虫及健胃作用,常用于防治鱼类烂鳃病和肠炎病等。

用法和用量:①每100千克鱼用大蒜0.5~1千克拌料投喂,6天1个疗程,加入等量食盐可提高疗效。用于预防烂鳃病和肠炎病。

②10毫克/100千克鱼拌料投喂,连用3天。

③10~30克/升的大蒜素浸洗鱼体1小时,可杀死锚头鳋。

(4)苦楝

又名楝树。含川楝素,有杀虫作用,药用其根、茎、叶能杀死原生动物和驱除肠道寄生虫。枝叶煎汁全池泼洒。

用法和用量:每亩水深1米,可用60千克枝叶,分几处在池中堆沤,或用枝叶30~40千克煎汁后全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病、隐鞭虫病等。

(5)槟榔

药用槟榔的种子。槟榔含有生物碱,以槟榔碱为主,为驱虫的有效成分,具有强大的驱绦虫作用,常用以防治头槽绦虫病。

用法和用量:内服一次量为2~4克/千克鱼体重,每天1次,连用3~5天。

四、关于禁用渔药的说明

在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病害防治中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停药期的掌握、所用饲料及添加剂的质量等都直接关系到最终水产品的质量问题,农业部从2001年4月开始在全国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将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并实现无公害化生产。渔药的使用应严格执行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1051-2001)。

(一)氯霉素

氯霉素对人类的毒性较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过敏反应,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血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此外该药还可以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抑制抗体的形成。

(二)呋喃唑酮

呋喃唑酮残留会对人类造成潜在危害,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和急性肝坏死等疾病。

(三)锥虫胂胺

砷有剧毒,其制剂不仅可在生物体内形成富集,而且还可以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锥虫胂胺具有较强的毒性。

(四)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和吡啶基醋酸汞

汞对人体有较大毒性,极易产生富集性中毒,出现肾损害。

(五)五氯酚钠

易溶于水,经日光照射易分解。它造成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器官的损害,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毒性极大。该药对人类也有一定的毒性,对人的皮肤、鼻、眼等黏膜刺激性强,使用不当,可引起中毒。

(六)孔雀石绿

有较大的副作用:它能溶解足够的锌,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更严重的是孔雀石绿是一种致癌、致畸药物,可对人类造成潜在的危害。

(七)杀虫脒、双甲脒

农业部、卫生部在发布的农药安全使用规范中把杀虫脒列为高毒药物,1989年已宣布杀虫脒作为淘汰药物;双甲脒不仅毒性高,其中间代谢产物对人体也有致癌作用。该类药物还可以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体造成潜在的致癌危险。

(八)林丹、毒杀芬

林丹、毒杀芬均为有机氯杀虫剂。其最大的特点是自然降解慢,有生物富集作用,有致癌性,对人体功能性器官有损害等。

(九)甲基睾丸酮、乙烯雌酚

甲基睾丸酮、乙烯雌酚属于激素类药物。在鱼类体内的代谢较慢,极小的残留都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甲基睾丸酮对妇女可能会引起类似早孕的反应及乳房胀痛、不规则出血等;大剂量应用影响肝脏功能;孕妇有女胎男性化和畸胎发生,容易引起新生儿溶血及黄疸。

乙烯雌酚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反应,损害肝脏和肾脏;可引起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导致孕妇胎儿畸形。

(十)酒石酸锑钾

酒石酸锑钾是一种毒性很大的药物,尤其是对心脏毒性大,能导致室性心动过速,早搏,甚至发生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症;该药还可使肝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出现黄痘,并发展成中毒性肝炎。

(十一)喹乙醇

喹乙醇主要作为一种化学促生长剂在鱼类饲料中添加,它的抗菌作用是次要的。由于此药的长期添加,已发现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肝、肾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引起水产养殖动物肝脏肿大、腹水,造成鱼类死亡。如果长期使用该类药,则会造成耐药性。导致肠球菌广为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