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菌藻性鱼病

菌藻性鱼病

时间:2023-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藻类直接寄生鱼体,并引起鱼病的病例不多,其他一些对鱼类有害的藻类,因其非寄生性将在以后的有关章节中分别叙述。“粉块”脱落处发炎溃烂,并发水霉病,最后病鱼大批死亡。发病鱼池的共同特点是池水呈酸性,pH值5~6.5,水温在22℃~32℃,全年都有发病,尤其以春、秋两季为主要发病季节。甚至5龄以上的草亲鱼也会患病死亡。在微酸性水的高密度流水养鱼池中也易发病。

第四节 菌藻性鱼病

由藻类直接寄生鱼体,并引起鱼病的病例不多,其他一些对鱼类有害的藻类,因其非寄生性将在以后的有关章节中分别叙述。

卵甲藻病(打粉病)

【病原体】嗜酸性卵甲藻(Oodinium acidophilum)。成熟的个体呈肾脏形、宽大于长,大小为102~155微米×83~130微米,中部有明显的凹陷,没有病状突起或伪足状的根丝,体外有一层透明玻璃状纤维壁,体内充满淀粉粒和色素体,中间有1个大而圆的细胞核。分裂形成128个子代,以后每个子代体再分裂1次,形成游泳子。游泳子大小为13~15微米×11~13微米,由不明显的横隔分为上、下两部分,腹面有1条不明显的纵沟,前与横沟相接,与沟相接处长出1条横鞭毛,沿横沟向后做缓慢的左右摆动,推动游泳子在水中迅速游动,与鱼类接触,寄生后失去鞭毛,静止下来,逐步成长为成熟个体。

【症状】发病最初在池中拥挤成团,或在水面形成几个环游不息的小圈。病鱼体表黏液增多,在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白点逐渐蔓延至尾柄、鱼体两侧、头部及鳃内,用肉眼看去,略似小瓜虫的症状,但仔细观察,该病的白点之间有红色充血斑点,尾部特别明显;后期病鱼食欲减退,游动迟缓,不时呆浮水面。鱼体上白点连片重叠,像裹了一层米粉,故有“打粉病”之称。“粉块”脱落处发炎溃烂,并发水霉病,最后病鱼大批死亡。

【流行情况】该病流行于江西、广东、福建等省。发病鱼池的共同特点是池水呈酸性,pH值5~6.5,水温在22℃~32℃,全年都有发病,尤其以春、秋两季为主要发病季节。下塘15天左右的鱼苗和刚转入培育冬片的鱼种最易患病,传播快,死亡率高,不仅草、青、鲢、鳙、鲤等的鱼种发病,而且野杂鱼也会受感染,其中尤以草鱼最敏感,条件合适时,病原体可全年保存在鱼体上。甚至5龄以上的草亲鱼也会患病死亡。在微酸性水的高密度流水养鱼池中也易发病。

【预防措施】鱼池用生石灰消毒,既能杀灭嗜酸性卵甲藻,又能使池水呈碱性,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治疗方法】

1.饲养过程中或池鱼发病时,定期用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使池水调到pH值8.0左右。

2.将病鱼换入微碱性池中,原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3.此病切忌用硫酸铜治疗,否则会造成病鱼大量死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