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羔羊副伤寒(血痢,黑痢)

羔羊副伤寒(血痢,黑痢)

时间:2023-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沙门氏菌病又名羔羊副伤寒,俗称血痢或黑痢,是羔羊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羊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分为三型,即羊流产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羔羊副伤寒的病原以后两种菌为主。感染山羊的沙门氏菌约有1600个品系或血清型。当羔羊抵抗力降低时,沙门氏菌便迅速引起胃肠发炎。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不好、下痢,粪便中混有血液,但不表现为血痢或黑痢,其中常常有透明的黏液团及组织碎片。

三、羔羊副伤寒(血痢,黑痢)

羔羊副伤寒属于羊沙门氏菌病。羊沙门氏菌病包括绵羊沙门氏菌性流产和羔羊副伤寒两种病。

沙门氏菌病又名羔羊副伤寒,俗称血痢或黑痢,是羔羊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生急性败血症和下痢。最常危害7~15日龄的羔羊,也可见于2~3日龄的羔羊。发病率约30%,死亡率约25%。

【病原】

病原体为羊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分为三型,即羊流产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羔羊副伤寒的病原以后两种菌为主。沙门氏菌短小,两端钝圆,有鞭毛,能运动,为革兰氏阴性。对于不利的环境因素如日光、干燥、腐败及冷冻等都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水、土壤和粪便中能存活数月,但不耐热。一般消毒剂均可将其迅速杀死。感染山羊的沙门氏菌约有1600个品系或血清型。

本菌有O、 H、 Vi三种抗原,可用于菌型鉴定。

【传染途径】

许多健康羊的粪便中均带有沙门氏菌。单纯的沙门氏菌并不一定引起发病,引发患病的主要因素是应激状态。

羔羊出生后2~3天发病的,主要是在子宫内发生了感染,或者是因为吞下羊水而受到感染。 7~15日龄发病的,是由于在出生后经消化道受到感染。主要传染来源是病羊,污染严重的圈棚、水、奶和用具等,都是造成传染的条件。当羔羊抵抗力降低时,沙门氏菌便迅速引起胃肠发炎。

病愈的羊可带菌数月,能够成为与其接触的健康羔羊的传染源。

【症状】

病的潜伏期未完全确定。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不好、下痢,粪便中混有血液,但不表现为血痢或黑痢,其中常常有透明的黏液团及组织碎片。病羔食欲消失,体力衰弱,迅速消瘦,于第2~3天死亡。久病的出现肺炎及关节炎症状。有些病羊痊愈很慢,以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而变为侏儒羊,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剖检】

尸体解剖的主要病变是:真胃和小肠黏膜有炎症变化,黏膜潮红,有出血点。肠内容物稀薄如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心外膜及肾皮质有小点出血。

【诊断】

根据发病日龄、症状及剖检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从肠道和肠系膜淋巴结的细菌培养能够作出确诊。血清反应特异性很高,可使用平板快速凝集反应进行诊断。

本病最容易与球虫病相混淆。但球虫病患羊的粪便中血液更多,而且可以从显微镜下查到球虫。

【预防】

由于沙门氏菌的品系很多,难以采用疫苗控制,预防方法主要应从卫生措施着手。

1.发现症状后,立刻严格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同时给予容易消化的奶,可以加入开水,少量多次喂给。

2.对于未发病的羔羊,为了增强抵抗力,可以用初乳及酸乳进行饮食预防。给予较长时间、较大量的酸乳,可以使羔羊获得足够的免疫体和维生素A,并能促进生长发育、预防肠道细菌的危害。也可以在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皮下注射母血5~10毫升进行预防。

【治疗】

1.大量补液。在提高疗效中非常重要。

2.应用磺胺类或抗生素治疗。磺胺类可用磺胺脒,抗生素可用土霉素或金霉素,口服或肌肉注射。将抗生素加入输液中效果更好,至少应用5天。用量及用法可参照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

3.应用噬菌体治疗。口服或静脉注射。往往在第一次应用后,即可见病情好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