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气降水对土壤淋洗脱盐的影响

大气降水对土壤淋洗脱盐的影响

时间:2024-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降雨入渗使土壤发生淋洗脱盐作用,需要有相当的降水量才能使盐分充分溶解并向土壤下层或向排水系统中运移。因此,降水对土壤盐分的淋洗,不仅与雨季降水量多少有关,而且还受次降水量大小的影响。夏季集中降雨是盐渍化土壤淋洗脱盐的季节。

第三节 大气降水对土壤淋洗脱盐的影响

一、雨季降水量与土壤脱盐的关系

雨季降雨量大小对土壤脱盐起到决定性作用。

据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在河北省南皮试区10 年(1980-1989 年)定位观测,雨季降水量大于300mm(332.4~509.4mm)的平水年份或偏丰年份,根层土壤均表现为脱盐, 脱盐率16.5%~64.1% 。雨季降雨量200mm 左右(150.6~256.4mm)的偏旱年份或干旱年份,土壤发生积盐,积盐率3.1%~42.0%。天津市年平均降水量570~700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5%(天津市综合农业区划,1985 年),但近10 年来降水量偏少。据天津市气象局塘沽台站资料,原天津市塘沽区1998—2007 年10 年的年平均降雨量为501.6mm

(294.2~735.8mm),夏季(6 月—8 月)平均降雨量为328.5mm(222.6~467.3mm),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5.4%(53.5%~79.4%)。对于水资源紧缺的我国北方滨海地区,应加倍重视并充分利用好雨季集中降雨在盐渍土改良中的重要作用。天津市塘沽地区1998—2007 年逐月降雨量见表3-3。

二、次降水量与土壤脱盐的关系

img26

降雨入渗使土壤发生淋洗脱盐作用,需要有相当的降水量才能使盐分充分溶解并向土壤下层或向排水系统中运移。因此,降水对土壤盐分的淋洗,不仅与雨季降水量多少有关,而且还受次降水量大小的影响。有的年份尽管雨季降水量不大为偏旱年份,但次降水量大,而且降雨间隔比较均匀,经过雨季,土壤淋洗脱盐的效果仍十分明显。

次降水量的大小,反映了降雨强度,影响到脱盐的程度及深度。一般次降水量大于25mm,才能起到淋洗脱盐作用。次降水量越大,脱盐率越高,脱盐深度越深。据方生、陈秀玲研究,次降水量为25mm、76.3mm、149mm 时,0~20cm土壤脱盐率分别为34%、59%和75%。其土壤脱盐深度,在降水量25mm和76.3mm时均达到40cm ;149mm 的降水, 土壤脱盐深度可达到1 .0 m , 见表3-4。

表3-4 次降水量对土壤脱盐的影响

img27

备注:

① (1)次降水量 (2)降水日期 (3)1980.8.8 (4)1980.8.21 (5)1980.8.4(6)1980.8.10 (7)1987.7.30 (8)1987.8.9

② 引自方生、陈秀玲《华北平原大气降水对土壤淋洗脱盐的影响》,土壤学报,2005.42(5)

三、集蓄伏雨、淋洗脱盐

我国北方滨海地区干旱少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短缺,大面积盐渍土的改良只能依靠伏雨洗盐。

降雨是改良冲洗盐渍土的最基本水源,不仅水质好且水量相对充沛。在盐碱地区历来就有“宁舍青苗,不舍伏雨”的农谚。

夏季集中降雨是盐渍化土壤淋洗脱盐的季节。要充分发挥集中降雨对土壤的淋洗脱盐作用,关键在于搞好田间排水设施和解决排水出路,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蓄纳伏雨和拦截地面径流并使其全部入渗,做到集蓄伏雨淋洗脱盐,达到盐渍土改良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