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节水型盐碱滩地物理—化学—生态综合改良及植被构建技术”的技术集成

“节水型盐碱滩地物理—化学—生态综合改良及植被构建技术”的技术集成

时间:2024-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节水型碱滩地物理—化学—生态综合改良及植被构建技术”是一项排除和降低土壤盐分,与引进选育耐盐植物提高植物耐盐能力有机结合的农田排水、农林措施和生物技术集成的治水、改土、绿化实用工程技术。由碴石盲沟、淋层、集水井组成。集水井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连,或自成体系把咸水排出区外。

第二节 “节水型盐碱滩地物理—化学—生态综合改良及植被构建技术”的技术集成

“节水型碱滩地物理—化学—生态综合改良及植被构建技术”是一项排除和降低土壤盐分(改良盐渍环境以适应园林植物),与引进选育耐盐植物提高植物耐盐能力(以园林植物适应盐渍环境)有机结合的农田排水、农林措施和生物技术集成的治水、改土、绿化实用工程技术

一、地下排水排咸工程

由碴石盲沟、淋层、集水井组成。碴石盲沟分为主干沟与支沟,两者垂直相交呈鱼骨状。主干沟每隔一定距离设一集水井。集水井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连,或自成体系把咸水排出区外。

盲沟埋设在地面以下100~130cm处,盲沟内填满碴石。淋层位于盲沟之上。主盲沟以及支盲沟的间距依土壤盐碱和地下水埋深、矿化度而定。

地下排水排咸工程起到夏季排水,春秋两季排咸,降低和控制地下水位以及排除土壤盐分的作用。

二、田间蓄雨入渗工程

平整土地,做畦打埂,最大限度拦蓄降雨,做到不产生地表径流或少产流。从地面至淋层,垂直打孔,孔内注砂使其成为砂柱,并在田间形成砂柱孔群,保证伏雨能入渗能蓄积,以提高伏雨洗盐的效果。

田间蓄雨入渗工程与地下排水工程,保证了降雨或灌溉后被淋溶的土壤盐分经砂柱过淋层进盲沟至集水井,最后排出区外直至入海。

三、截渗工程

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截渗措施(截渗沟、截渗布等),以防止周边地下咸水和土壤水盐通过地下径流侵入绿地而引起“次生”盐渍化。

截渗工程布设在绿地与水域,或绿地与未改造土地之间。各项截渗工程的深度均应大于或等于地下淋层的深度,使其与淋层、盲沟等排水系统相连。

四、快速改土培肥的农艺措施

回填入槽(或树穴)的土壤中掺拌秸秆等有机物料;种植穴内重施有机肥料和草炭,配施土壤改良剂,以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肥力,调节土壤酸碱度,并在0~30cm处形成熟化土层。

地面铺砂和田间形成的砂柱孔群,提高土壤透水通气性能,改善土壤水分物理性状。

五、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在大型绿地修建人工湖、地下水柜或浅井,把雨水、地表水、灌溉回归水、浅潜咸水合理收集并科学利用。实施先咸水后淡水灌溉洗盐,以及旱季时利用半咸水(3~5g·L-1)灌溉,既能腾出地下“库容”,又利于雨季蓄纳更多雨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六、盐生(耐盐)植物驯化和引、选、育系统

对引进、筛选和培育的盐生(耐盐)园林植物进行驯化和扩繁,为大面积绿化提供优质苗木。同时采取适应盐渍环境的种植、养护、管理技术,提高苗木成活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