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营养系矮化砧木的选择和培育
营养系矮化砧是苹果生产发展中很有潜力的应用技术,有推广应用价值,具有高产、早产、密植、提高品质、操作方便等优点。
一、营养系矮化砧木的选择
(1)M7 属半矮化砧。适应较广,较抗旱、抗寒和耐瘠薄,但不耐涝。抗花叶病。压条繁殖生根容易。嫁接树3~4年开始结果,丰产。
(2)MM106 属半矮化砧。根系发达,固定性强,较抗旱、抗寒和耐瘠薄。抗棉蚜,较抗病毒病,对颈腐病和白粉病敏感。压条繁殖生根容易,繁殖系数高。植株产量介于M9和M7嫁接树之间。
(3)M9 属矮化砧。嫁接树树体矮小,结果早,早期丰产。根系分布较浅,固地性差,易倒伏。不抗寒、不抗旱,耐盐碱,较耐湿。压条繁殖生根较困难,繁殖系数低。但嫁接植株分别有“大脚”或“腰粗”现象。
(4)M26 属矮化砧。适应性广。较抗寒、抗旱力较差。抗花叶病和白粉病,不抗棉蚜和颈腐病。压条繁殖生根较易,繁殖系数较高。作自根砧嫁接树有“大脚”现象,作中间砧有“腰粗”现象。嫁接树矮化程度介于M9和M7嫁接树之间,比M9嫁接树丰产,固地性强,比M7嫁接树结果早。
(5)GM-256 GM-256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以海棠果与M系杂交育成。1993年发表。与山荆子等基砧和金红、寒富、华红等品种嫁接;亲和性好,嫁接成活率高;中间砧茎段比基砧和品种茎段膨大;属于半矮化砧木。短枝多,早果,丰产,抗寒性强,作中间砧时,对嫁接品种的果实色泽、糖分含量均有所提高。但压条繁殖比较困难。目前该砧木在辽宁应用较多,尤其是与寒富苹果嫁接表现很好。
二、矮化砧果苗的培育
为了保持和利用苹果矮砧的固有特性,需要用营养繁殖方法,繁殖、培育具有大量根系的砧木苗,其上嫁接品种而成的苗木,为矮化自根砧苹果苗。
(一)建立矮砧母本繁殖圃
建立矮砧母本繁殖圃的条件要求繁殖圃地势较高而平坦,土壤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以沙壤土为最好。
(二) 整地、施肥
栽前要深翻,施足底肥,每亩育苗地要施有机农家肥4000~5000kg,翻耕后耙平,作南北向畦,畦面宽1.5m左右。
(三) 栽 植
在畦内,按行距2~2.5m、株距l~1.5m穴植或丛植。丛植每穴3株或4株。栽植时间春秋皆可。栽植深度,自根苗比原圃地深3~4cm,其根蘖也是矮砧苗。栽后踏实,整平畦面,浇足水,以利砧木苗成活和生长。
三、营养系矮化砧苗的繁殖
营养系矮化砧苗有3种繁殖方法,即分株、扦插和压条繁殖。分株繁殖出苗量少;扦插繁殖生根有一定困难,所以生产上应用都不多。主要采用压条繁殖。
(一) 扦插生根法
培育矮化砧(图4-1),扦插繁殖也是快捷有效的途径。插条于冬季剪取,贮藏于0~5℃的贮藏条件下,可以利用保鲜库贮藏,剪口处可产生愈合组织,翌春扦插生根良好。也可利用春季剪下的矮砧枝条、压条没生根的枝条或断根的枝条,剪成20~25cm的枝段,按25cm行距,12~15cm株距,插入育苗墒面内,插条顶端与地面略高些,但不宜插得太浅。扦插后,立即浇水,盖一层薄草保湿,待萌芽后把薄草除去,并常保持地面湿润;如果地面铺地膜扦插,插后地膜上撒一层土,以防杂草破膜丛生。秋季可长成矮砧生根苗,一般都能达到嫁接要求。
图4-1 矮化砧扦插育苗
为了加速繁殖苹果苗木,一般于当年7月下旬~8月下旬对矮砧枝条每20~25cm分段嫁接苹果品种接芽,秋末初冬分段剪下贮藏,次春扦插法同上,但要加强田间管理,增施肥水,及时抹除砧芽等,可在秋季长成良好的矮化自根砧苹果苗。
(二) 水平压条春季将矮砧母株上的1年生枝的梢头不充实部分剪去,水平弯倒,固定于预先挖好的浅沟中,最好用木钩钩定,低于地面2~3cm;待各节芽子萌发后,按需要抹去部分位置不当的幼芽;当新梢长到30cm时,进行灌水,灌水稍干后,开始第一次培土。培土前,先摘除新梢基部叶片。用潮湿细土培于新梢基部,培土高度10cm左右,20~30天后,即可发根。一个月以后,再进行第二次培土,两次培土总厚度约30cm。(图4-2)
图4-2 水平压条繁殖矮化砧
(三) 垂直压条(又叫分株法)
这是一种最简易的压条方法。春季萌芽前,将矮砧母株枝条距地面15cm以上剪去,促其发旺梢。当新梢长到15~20cm时,摘除新梢基部叶片,立即灌水并进行首次培土,培土高度5cm左右,1个月后,待新梢长到30cm左右时,再次培土,埋土高度10~15cm;当苗高50cm左右时,可行第三次培土,培土高度25cm左右。新梢生长短而弱时,培土可浅些。秋季落叶后,扒开土堆,将基部生根的小苗,从母株上分段剪下,但母株处,要留2~4根枝条,作下年繁殖用(图4-3)。由于垂直压条的土堆高出地面,难于中耕除草,又易受雨水冲刷,有时出现干旱,故生根差,出苗量少。所以,要经常浇水,保持根部土壤湿润,促进生根。
图4-3 分株压条繁殖矮化砧
(四) 早期嫁接法
为缩短育苗周期,也可在母株繁殖圃内培土的同时,在砧梢基部进行芽接或绿枝接苹果品种接芽,时间要在6月中旬前后。嫁接成活后,及时剪砧,当年晚秋或翌年早春可分株,成为矮化自根砧果苗。
上述几种方法获得的矮化自根砧苗分株后,按50~60cm的行距,15~20cm株距,栽于嫁接圃内,秋季,在距地面5~10cm处芽接,翌年春剪砧,秋季可得成苗。
四、矮化中间砧苹果苗的培育
营养系矮化中间砧苗的繁殖以实生砧作基砧,其上嫁接矮化砧并留有一定长度的枝段作中间砧,在中间砧上嫁接苹果品种的成苗,称为矮化中间砧苹果苗;尚未嫁接苹果品种的砧苗,称为矮化中间砧苗。
矮化中间砧苗可发挥实生砧抗逆性强和矮化中间砧段矮化作用的双重效应。
矮化中间砧苗的繁殖方法有常规繁殖法、分段嫁接法、双重枝接法3种。据试验,苹果矮化中间砧砧段长度以20~35cm为宜,但同一苗圃的变幅不超过5cm,以利栽后树相一致。无病毒矮化中间砧苹果苗生长旺盛,其中间砧段长宜为30~35cm。中间砧段长度短于20cm,矮化效应太差;长于35cm,则育苗时间过长。
在丽江培育优质健壮的苹果苗,通常用一年生的西府海棠或山定子壮苗作为嫁接苹果的砧木,这类砧木叫实生苗乔砧,用乔砧嫁接的苹果,幼树期间以营养生长为主,长势健壮,需要4~5天进入初果期,6~8天才能进入盛果期,因为它是乔砧实生苗嫁接培育的苹果苗,乔砧苹果树树体高大,自然生长期树高均达5m以上,较高的可达9~10m,生产上基本采用普通型稀植栽培技术。随着苹果栽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苹果栽培技术向早产、高产、优质、管理简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苹果栽培逐步由稀植向密植方向发展,矮化砧和矮化中间砧已被广泛利用。20世纪70年代,在原丽江县开文苹果园(现丽江市古城区北郊世纪公园旁)有2株M26为中间矮化砧的苹果,表现良好,但当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根据丽江市的苹果生产状况,把苹果生产中提质增效列为苹果产业建设的关键议题,在全面实施老果园改造的同时,探索新世纪丽江市滇西北省级优质晚熟苹果基地的发展趋势。2008年,丽江市园艺站培育了一批中间矮化砧的苹果苗,并安排在宁蒗县建立了矮化砧营养繁殖圃。矮化中间砧苹果苗木繁育和苹果生产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应用科学将会成为今后丽江市苹果生产的主推栽培技术,符合当今苹果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中间矮化砧苹果苗是以乔砧作基(根)砧,其上嫁接一段20~25cm的矮砧枝条,在矮砧枝条的一定高度上,再嫁接所选择的优质苹果品种,这段矮砧部分称为矮化中间砧,这样的苗木,叫矮化中间砧苹果苗木。这种苗木综合了乔砧与矮砧的优点,既能提高根系的抗逆性和固地性,又有一定的矮化效果,这样的砧穗组合在我国应用较为普遍。
培育矮化中间砧苹果苗,需要嫁接两次,因而比培育实生砧果苗出圃时间晚一年。这样,不仅占地时间长、育苗太慢,故生产上多采用提早芽接的快速育苗法,以求与实生砧苹果苗同年出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