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丽江苹果老树形的改造利用

丽江苹果老树形的改造利用

时间:2024-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按树冠体积大小排列:最大的为疏层形,依次为小冠疏层形—改良纺锤形、自由纺锤形—细长纺锤形—主干形。如原为小冠疏层形的树冠,株行间已严重交叉,确定改为细长纺锤形。当树头超过该树形规定高度时,要对生长势已缓和的领导头进行落头开心。这些大枝既影响树形的培养,还使光照恶化,严重影响枝组的形成。初果期苹果树的枝组培养,尽可能采用单轴连续延伸法,红富士品系的结果枝可连放5~6年,结果能力仍然很强。

第四节 丽江苹果老树形的改造利用

为了生产优质、无公害苹果,必须通过合理的修剪,使树冠通透性良好,消除郁闭区,枝组密度、类型比例、分布姿势适宜,果枝类型和方向得当、果实均匀分布,总量合理。为此,要特别注意做好整形、修剪工作。

一、改造树形

在一定的栽植距离内,苹果树冠不能无限扩展,只能通过整形修剪控制在适当大小范围内。生产上如果乔栽管理模式用于密植栽培方面,株行距不大,树长大以后,果园群体结构郁闭,行株间难以通行和进行操作管理,也不可能生产出优质高档、无公害苹果。为此,必须改变原有树形,或由高变低,或由大变小,或由圆变扁,或由密变稀。总之,要求苹果园地面枝叶覆盖率在78%以下,使树冠下部果实每天有3h的直射光照射,夏季行间通道大于1m,这就为优质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改用中、小冠树形

按树冠体积大小排列:最大的为疏层形,依次为小冠疏层形—改良纺锤形、自由纺锤形—细长纺锤形—主干形。如果原树形树冠太大,适应不了定植株行距的要求,就进行逐级或跳级改形,如小冠疏层形长不开的情况下,就改为自由纺锤形;自由纺锤形树冠长不开时,可改为细长纺锤形;株间近或严重交叉时,可改为扁平树冠(扁纺锤形或扇形),等等。总之,树形是可变的,但单位面积的总枝量、结果枝量应稳定在合理范围内(图7-29)。

img76

图7-29 改造树形发展趋势

(二) 结合高接换种改形

结合高接换种改形,此法一举两得,既换种、又改形。

高接前,作好规划,确定高接后的小冠树形。在疏、缩原砧树大枝时,保留下有用的砧桩,以备高接。如原为小冠疏层形的树冠,株行间已严重交叉,确定改为细长纺锤形。做法是:将原树基部三大主枝和中、上部大枝一次性疏除,选择中央领导干上的层间辅养枝或大、中枝组(枝轴基部直径2~3cm)的基部,锯留5~10cm长的砧桩,进行枝接(劈接、皮下接、切接等法)(图7-30 )。接穗最好接在上位(背上),这样,以后拉枝时不易劈裂。全树可接15~20个枝头。待嫁接枝抽出新梢长到50~100cm时,将其拉平或下垂。下部新梢1m左右的拉成70°~80°角,中部新梢70~80cm的拉平,上部新梢5 0~6 0 c m的拉到100°~120°角。以后几年的管理,加强夏剪,注意增枝、促花结果,维持树冠稳定,树形标准。

img77

图7-30 结合高头换接改良树型

二、调控树冠

(一)以果压冠

结果对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为了有效控冠,栽植密度越大,促花结果年限越早,如每亩栽33株者,应于栽后第四年促花,第五年结果;每亩栽33~55株者,应于栽后第三年促花,第四年结果;每亩栽66~83株者,应在栽后第二年促花,第三年结果,每亩栽100株以上者,栽后第一年促花,第二年结果。不同树形结果年限和结果部位也不一样,即树冠越小,结果年限越早,结果部位由外向内,由长果枝向短果枝结果转化。

(二) 控制上强

要控制上强与树高。随栽植密度的增加,树冠横向生长缓慢,增高生长强烈,上部强旺枝多、角度直立,常形成“多头领导”或“上大下小”,内膛郁闭缺光,外围表面结果现象。产量低、品质差,为此,要疏除树冠中、上部个别强大分枝,拉平有用的直立枝、大枝组,确保中央领导干的优势。当树头超过该树形规定高度时,要对生长势已缓和的领导头进行落头开心。落头处不宜留轮生枝和强旺枝作新头,只宜留中庸的单轴细长枝作新头,有利于改善树冠内膛光照和避免树势返旺。

(三)去除多余大枝(包括辅养枝)

去除多余大枝(包括辅养枝),改善树冠光照。为了早实丰产,幼树期留下了许多枝,由于年年舍不得去掉,后来造成大枝拥塞树冠。有的苹果树,仅基部就有7~8个大枝,中、上部每层也有3~4个大枝,远远多于该树形规定数的大枝数。这些大枝既影响树形的培养,还使光照恶化,严重影响枝组的形成。因此,为了优质生产,应妥善处理好这些多余大枝。

1. 五去五留

去除大枝原则是本着“去长留短、去大留小、去粗留细、去低留高、去密留稀”的原则,分期、分批疏除大枝。

2. 限时除大枝

去除的年限是去除多余大枝应在3年内完成。最好是从大年开始改造,第一年去除量应是大枝该去除量的60%,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10%。大枝去除后,就应该解决培养枝组的问题。

3. 去大枝方法

一是逐年去大枝法。依全树枝量、花芽量和树势等情况决定。若逐年去除基部大枝、上部强枝或部分侧枝而不明显影响树势和产量时,采用一年去除2~3个大枝,2~3年完成,即按前述60%、20%和10%的比例,疏除多余大枝。

二是一次性去大枝法。严重郁密园应用此法改造最好。为了使改造后不明显减产,应在改造的前几年,在基部主枝以上的中央领导上,要多保留侧生分枝,特别是长度在1m以内的各类枝组,在花芽多的年份,只要小枝量大,一次去除基部几个大枝或中、上部强分枝,将树变成更小的树形,是一种最佳途径。

三是降低树高。在树冠上部大量结果、树头渐弱的情况下,各种树形均可一次性落头到规定的高度。

四是对改造树枝留枝的处理。为防止返旺,将偏弱枝拉成70°~80°,中庸枝90°,旺枝90°~120°,再辅以割、刻等技术,促发大量中、短枝或增加花量,使树势在适量结果的条件下稳定下来。

4. 角度调节

为促进加长生长,其分枝角度应调整到70°~80°;在主枝稳定阶段,生长中庸者,可调整到90°;生长强旺者,调整到100°~120°;为防止出现“上强下弱、上大下小”现象,在中央领导干上由下而上,主枝和侧生枝的开张角度应由小而大,下部枝分枝角度为80°左右,中部枝90°左右,上部枝100°~120°。拉枝时,坚持“够长就拉,一拉到位、固定不变”。否则,过长枝再拉,会形成上大下小树冠;拉枝角度不到位,抽枝不理想,会影响标准树形的形成(图7-31)。

img78

图7-31 主枝、侧枝分枝的角度调节示意图

三、枝组培养与更新

(一) 枝组培养

初果期苹果树的枝组培养,尽可能采用单轴连续延伸法,红富士品系的结果枝可连放5~6年,结果能力仍然很强。形成单轴细长、松散下垂枝组,有利于缓和树势和枝势,所以,连续延伸易成花,促进早实丰产。在枝组扩大阶段,仅对带头枝进行中截,于饱满芽处剪;在枝组稳定阶段,对带头枝则停止短截,让其缓势、成花、结果;在枝组更新阶段,应在其中、后部,选好健壮芽或良好分枝处,进行回缩并对新带头枝重截,以利激发出较强枝条,恢复枝条的生长势和枝组姿势。

(二) 枝组姿势

枝组姿势多以斜生、下垂者较好。在各主枝上,一般去除直立枝和背下长出的下生枝组,尽量留两侧枝组。

(三)枝组间距

为了使枝组各部照光均匀,在修剪时,要特别注意留有枝间和枝组间距离。骨干枝间、辅养枝间均为100cm左右,大枝组间60cm左右,中枝组间40cm左右,小枝组间20cm左右。各类枝组相间排列高低错落,插空着生、充分利用空间,丰满而不密挤。因品种不同,每株每1m骨干枝上平均有8~15个枝组:红富士8~10个,新红星12个左右,金冠、青香蕉15个左右,国光12~15个。

四、新梢一年生枝的处理

就全树范围内来说,对1年生枝的修剪应该掌握旺者拉平或下垂、下倾,弱者长放或不动,密者去强留弱。除骨干延长头外,极少短截。此法既省工,修剪效果又好。在一个拉平的多年生枝上,背上会抽生成排新梢,应分别采用疏枝、摘心、扭梢、拉枝、按(折)倒、不动等法处理,不要只用某一种剪法。

五、果枝选留

为使果实萼洼朝下、长成端正果实,一般多用中、长果枝或有一定枝轴长度的短果枝结果。对成串结果的长放枝,只应注意单枝上留果数适当,而不宜轻易回缩该枝。在枝龄过大、结果能力下降后,要及时进行更新修剪。每年更新一批,使全树枝组和果枝经常处于有结果能力的状态。

img79

冬季修剪

img80

夏季修剪

img81

冬季修剪培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