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科技信息的分类
农业科技信息的研究工作是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必须结合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通过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大力发展现代科技农业,依靠农业科技知识,促使农业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农业成就的60%~80%都依赖农业科技信息,使得美国农产品贸易在世界贸易市场占有重要位置。我国仅在“六五”期间,科研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就有69亿元,其中农业科技进步作用占到35%,“七五”期间占到40%,而这些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学科愈分愈细,愈加专业化;另一方面,各学科又相互交叉融合,出现了综合研究的趋向。多专业、多学科、多部门的有机配合,联合攻关,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现代农业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科技信息研究的综合性,也是我们开展农业科技信息研究的一个客观依据。比如,为了探讨发展我国玉米生产、加快粮食增长速度的途径,20世纪70年代末,中科院农业情报研究所开展了“关于发展我国玉米生产的设想与建议”的专题研究,先后派出6人前往8个省的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同时分析了美国、法国、罗马尼亚、墨西哥发展玉米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份有情况、有分析、有观点、有建议的研究报告,受到了有关单位的重视。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谭震林、李井泉阅后推荐给四川省委书记,转发至各县。在这份研究报告的启示下,农业部科技司的领导又委托中科院农业情报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对水稻、玉米、棉花、油料、糖料、水果、蔬菜等十几种作物进行类似的研究。这是在业务主管部门支持下对全国农作物生产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的首次尝试,为以后的2000年我国农作物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预测创造了有利条件。80年代中期,当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粮食生产徘徊时,综合情报研究室研究分析了主要国家农业与粮食的增长速度,向中央有关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作了汇报,回答了年平均增长速度如何掌握的问题,从而在决策中发挥了作用。
1996年9月,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邓小平同志早已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邓小平同志还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农业科技信息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新农业科技革命中也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农业科技信息研究的历程
建国后,为了适应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给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中国农业科学院于1957年成立,这是我国农业最高的科学研究机构,它肩负着全国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促进农业生产及经济建设的艰巨任务。为此,急需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情况,以便总结过去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在建院的同时,成立了情报资料组和外联组,后改为情报资料室,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农业生产关键问题,农业科学发展的尖、新、快项目,收集、整理国内外农业科技情报资料,为农业部、国务院制定农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1963年,国务院根据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制定了我国科技发展规划。同年国家科委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科技情报信息工作会议。为了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在农业部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于同年9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对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机构的建立和健全、科技情报信息队伍建设及科技情报信息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这次会议的鼓舞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当时农业生产、科研和教学的需要,除继续收集、整理、提供和报道大量情报信息外,还编译了一批专门供政府和主管部门宏观决策参考的调研材料。如《世界主要国家农业发展趋势》、《世界主要国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概况》,以及国外山地开发和草地改良等材料。
“文革”后期,即1971年,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工作开始复苏。为适应农业部国际交流的需要,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并编写了《国外农业参考资料》、《国外畜牧业参考资料》、《国外林业参考资料》、《国外渔业参考资料》和《国外橡胶业参考资料》等6种蓝皮书,对主产国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汇集、分析和对比,提出了我国增产的措施建议。在此基础上,又研究、编写并出版了《国外农业概况》、《国外林业概况》和《国外畜牧业概况》三本系统反映60~70年代初国外农、林、牧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专著。
以上文献资料汇编和科技情报调研材料,为我国当时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起到了很大作用,为制定当时的农、林、牧、渔等各业发展政策、方针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后来制定农业科技信息科研规划、计划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探索了科技情报科研的经验和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0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工作会议,把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提到议事日程,明确提出把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提出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阶段目标作为首要课题,并得到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重视和支持。从此科技情报信息研究课题正式纳入了科研计划的轨道,成为软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拨给专项研究经费,制定了评价与奖励其成果的标准,对水平高、贡献大的成果和专业成果一样给予奖励。因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对农业科技情报信息进行了专门、深入的分析研究,取得了一批有较高价值的研究成果。如《农业现代化概念》、《关于发展我国农作物产量的设想和建议》、《国外农业现代化经验》、《畜牧、兽医国内外水平和我国发展设想》和《我国农作物育种工作三十年成就》等。这些成果为当时我国制定农业机械化规划、发展农作物及其品种改良和发展畜牧业规划、计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与此同时,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档案亦被有关部门重视,强调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齐全、完整地积累、保存其档案材料,并将此作为成果鉴定和奖励条件之一。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于1982年成立了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科技档案,现有科技档案500多卷,为科技人员提供可利用的资料。
20世纪90年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而科技文献信息,也随之日新月异,并引导和推动科学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更高阶段发展。因此,科技文献信息的作用和重要性愈来愈为国家和主管部门重视。尤其是对农业科技文献信息工作,更为重视。近几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配合“八五”规划的实施和“九五”规划的制订,加强了农业宏观研究和调研,在研究的深度、广度、方法、技术、水平方面,都有很大扩展和提高,国家科委和农业部下达了不少重大研究课题,例如:《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道路与模式研究》、《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和综合生产力研究》、《中国种植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研究》、《中国粮食与食物安全保障及早期预算系统研究》、《21世纪中国农村科学技术战略和对策研究》、《2l世纪前期中国粮食发展研究》等等,其研究成果提供了有较高价值的宏观决策服务,受到了国务院的好评。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还加强了文献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如《农业科学叙词表》和农业叙词库的研制,建立农业文献信息数据库技术、方法及其软件开发研究、服务手段现代化技术网络建设研究等。
科学技术的竞争已经成为经济实力竞争的实质内容,因此,为满足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需求,对需求技术要求具有全面的、具体的技术信息,以增强其可操作性。例如,对于具体技术,要求信息提供者提供与技术相关的可应用环境、人财物力要求、各技术环节实施细节、技术效果等各项技术的相关内容,有时可能还需要其在技术市场中的表现方面的信息。例如,我国政府为促进农业上新台阶,于1995年决定投巨资设立“先进农业科技引进项目”,旨在引进国际上成熟的先进农业技术。成功执行该项目,全面掌握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的技术特色及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需求是关键。农业科技图书与信息工作者应该也能够为项目中的技术选择提供丰富的信息支持。要做到这一点,科技信息工作者一方面要具备科技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农业实践的认识,另一方面又要掌握信息加工的基本功,提供有关技术的技术应用环境、物资条件、技术参数、技术知识产权等全面信息,为管理部门决策和科技人员创新提供依据。
二、农业科技信息的分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呈现出新的特征,高新技术和常规农业技术进一步加强。近代农业经历了19世纪末开始的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了20世纪农业和农业科技的繁荣。20世纪后半叶,又拉开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序幕。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随着技术本身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领域拓宽,主要集中在利用现代生物信息技术培育新品种、新品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农用机器人开发、电子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核技术等和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其特征是科学技术含量显著提高。结合世界农业科技发展新趋势,21世纪我国农业科技将在争取高产的同时,优质高效低耗的研究方向会更加突出;农业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活动将进一步扩大。这些都将为农业科技信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农业科技信息进行一下分类,有助于农业科技信息工作者收集农业科技信息。
农业科技信息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信息。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几种分类方法进行:
(一)按照农业科技信息的内容或者生产、管理、经营来分,可以分为气象信息、土壤分析诊断信息、栽培技术信息、品种管理信息、病虫害信息和生产资料信息等
1.气象信息
包括当地气候特征,灾害性天气发生状况、气象预测预报等信息。气象信息需要由气象部门向各级政府、国民经济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气象信息服务,气象信息只有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气象信息中主要的就是对气象灾害的预防。气象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害是严重的,一方面可以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还会对人类带来精神折磨及人员伤亡。
仅据1947—1980年资料统计,全世界主要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如下:热带气旋(飓风、台风):499000人;洪涝:194000人;雷暴和龙卷风:29000人;雪暴:10000人;热浪:7000人。另外,与气象事件有关而出现的潮汐、海啸死亡5000人。1968—1973年的非洲大旱,一直延续至1985年才有明显缓解。这次大旱涉及到非洲36个国家,受灾人口达2500万之多,逃亡者逾100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达200万人以上。l972年文格尼丝飓风袭击美国,造成高达20多亿美元的损失。1979年多米尼加的飓风,曾使60多万人丧失家园。1970年11月,一强热带风暴在孟加拉国登陆,造成强风暴潮,出现高达6m的巨浪,冲垮海堤,淹没两个岛屿,使30万人死亡。
我国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现举几次重大气象灾害。
1954年,江淮流域洪涝受害人口近4000万,农田844万公顷,死亡36183人,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200亿元人民币。
1978—1983年,连年大旱,累计成灾面积达9.32亿亩。
1981年,四川和陕南大水,受灾人口1584万,直接经济损失达26亿元。
1986年,东北洪涝损失50亿元,沿海三次台风损失26.6亿元,几次雹灾损失4. 63亿元,几次旱灾损失1.5亿元。
1988年,浙江台风损失11亿元。
1990年,湖南、江西洪灾,受灾人口2890万,死亡378人,损失36亿元。
1991年.淮河和太湖地区洪涝,加上其他几处大水,仅水灾损失达400亿元。
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大洪水,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
据统计,每年粮食生产因自然灾害损失约390—425亿公斤。其中干旱灾害的粮食损失约200—250亿公斤,经济损失约150—200亿元;洪涝灾害的粮食损失约100亿公斤,经济损失约150—200亿元。
目前,气象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各行业的特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气象信息服务。专业气象信息服务已经拓宽到包括农业、工业、能源、交通、运输、渔业、林业等100多个行业和部门。在气象为社会各行业开展专项服务中,应当重视和强化气象为农业的服务。这是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大力发展农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我国农业基本上还是气候性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农业能否做到大丰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气候条件,取决于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近期效益评估表明,气象为农业服务约占国民经济各行业服务总效益的44.8%。因此,气象为农业服务,为保护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气象部门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为农村开展的气象信息服务中,全国已经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建成了到乡镇一级的以气象警报网为主体的农村气象科技服务网,全国农村已经有了10多万台警报接收机。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业气象灾害给农业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
2.土壤分析诊断信息
包括当地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特性、土壤生态环境、分析诊断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正确的施肥计划。
土地既是自然资源也是资产。作为资源,它有着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生活资料来源的作用;作为资产,它可以产生财富。中国的特殊国情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利用,继而对中国的环境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国人口众多,吃饭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土地进行近乎残酷的开发和利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城市化开始快速起步,需要大量的土地作为保证;中国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国家,必须依靠土地的资源环境功能,建设和保护稳定的生态环境。这三个方面,可以说都对土地提出了持续增长的数量需求和质量安全需求,使土地成为食物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夺”的焦点。
当前国际上对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及教科文组织通过对世界陆地生态圈、世界土壤资源图及世界土壤宪章等项目的研究,规定了土地资源开垦、保护与改善的国际政策。国际地图——生物圈计划也包括了土壤资源在自然与人为条件下动态变化的研究。我国土壤资源相对不足,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尤为迫切和重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国力,其研究方向应在变资源消耗型为节约型,变粗放经营型为集约经营型方面,同时协调广度开发(荒山、荒地、荒滩、废弃地复垦)、精度开发(低产田、低产园、低产林)以及深度开发(延长资源开发序列、开拓资源多层次立体复合增值)之间的关系。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经过10年研究,根据我国情况,现已拟订了中国土壤分类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以可计量的指标来体现发生过程,以边界概念代替中心概念,以检索系统代替经验的判断,在土壤分类定量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方面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既可与国际接轨,又有我国特色,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后,要完善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和系统、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加强有我国特色的人为土、干旱土、富铝土和高寒土的研究,特别是作为主要农业基地土壤的人为土,作为主要后备土壤资源的干旱土、富铝土的形成与分类的研究,充实和发展我国土壤基层分类和土壤分类在农业与环境上的应用和研究,并进而建立土壤系统分类信息系统和土壤系统分类的专家系统。这是建立我国土壤信息系统必须逾越的一步。
为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未来农业应以发展持续农业和精细农业为战略体系。发展持续农业和精细农业的目的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业产量,保持清洁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其内涵主要是在保持和提高代传土地质量,增强抗风险的缓冲能力,使土地在不断利用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因此,保证土壤能稳定、均衡和协调供应养分是发展持续农业和精细农业的关键。
3.栽培管理技术信息
包括当前本地区主要使用的栽培模式和方法,各种新的栽培技术以及发展方向等。
人类从事作物栽培由来已久,据考古实物推测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农事种植的记载。后魏(公元6世纪)的《齐民要术》、元代(公元13世纪)的《农桑辑要》及清代(公元18世纪)的《授时通考》等古农书都是对我国古农业中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抗逆栽培、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等经验的总结,至今仍有指导价值。
我国在作物栽培技术方面,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围绕种植制度改革,研究了作物多熟制配套栽培技术;推广育苗移栽技术;明确各种作物在不同地区、不同肥力水平下、不同品种的合理密植范围及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针对作物生产上主要自然灾害如干旱、病虫草害、低温冷害、洼涝渍害、小麦霜冻、水稻烂秧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了作物大面积稳定增产。70年代以后,我国作物栽培技术有了新的全面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区域化、规范化、模式化栽培技术得到广泛推广;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大面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正在发展,并建立了几种作物的化控技术体系;多种作物叶龄模式的建立及其配套的器官促控技术的应用;在高产条件下,研究并提出了作物高产更高产的“小群体、壮个体”精播栽培途径与技术体系;在中低产地区研究并推广了作物抗逆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免耕与地膜覆盖技术在不同条件下大面积应用,以“吨粮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周年综合利用及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近年来在各地广泛兴起。与此同时,与农艺学相辅相存的机械化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成为两大支柱产业,必将深刻影响作物栽培学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向农业领域的不断渗透,引起了农业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新的化学物质的合成、新型生产资料的发明和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作物栽培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也成为作物栽培学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21世纪作物栽培学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向简述如下。
(1)省工、省力、节本型高效栽培技术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越来越多,劳动力的价值也在提高,迫切需要减少作物生产的劳力投入,降低劳动强度;由于作物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必须降低作物生产成本。因此,发展省工、省力、节本型栽培技术符合生产实践和加入WTO后新形势的需要,如直播栽培技术、抛秧栽培技术、作物再生栽培技术等。
(2)适宜于适度规模经营的机械化栽培技术经营规模过小,限制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是必然趋势,适度规模经营必将相应发展。因此,农艺与农机结合,发展适宜于机械化生产的栽培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的需要。
(3)信息科学与作物栽培学有机结合运用农业信息技术,可以对复杂的作物栽培生产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建立动态的模拟模型和管理决策系统,实现作物生产管理的定量决策,从而促进作物栽培的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作物生产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作物生长预测和监测系统、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作物空间信息系统(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
(4)作物化控技术。作物生长发育尽管有其自身规律,但采用化学调控(简称化控)可在一定程度上人为修饰这些规律,促使作物生长发育向着高产优质方向发展。因此,化控在作物栽培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化控技术虽然在水稻、棉花等作物生产上有了较广泛的应用,但化控技术的“定向控制诱导”、对产量品质和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稳定性、理想性以及减少对作物的负效应方面仍需加强研究,以形成作物化控栽培新体系,增强作物生产过程的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
(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传统的集约高产栽培技术,由于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不但产生了环境污染,而且也造成了农产品污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产品不仅仅能解决温饱问题,而应更有营养、更安全。因此,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综合技术研究,必将成为作物栽培学的一个热点领域。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关键,是研究推广无公害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用量及其残留量,用新型生物农药取代传统化学农药,用抗性品种、天敌等无公害手段以及生态控制来防治病虫草害。同时,要加强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的研究,并逐步完善环境与品质检验监测技术体系。
(6)设施栽培技术,是在人为控制环境条件下,按工厂化方式进行的作物生产,其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反季节、反地域、安全优质生产的特点。我国的设施栽培发展迅速,生产实践对作物设施栽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与作物大团栽培技术相比,设施栽培技术的研究明显薄弱。今后,应对作物设施栽培技术体系,包括品种搭配技术、生态因子控制与协调技术及智能化管理技术等,开展深入研究。
(7)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对农作物生产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日趋强烈。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质量标准的栽培技术体系已在一些发达地区开始应用,反映出我国农作物生产的基本趋势。农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发展,必然要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特点,应根据市场和农产品加工的需求,建立各类作物的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模式和配套技术体系,更好地为作物优质、高效生产服务。
4.品种管理信息
包括当地主要作物栽培的品种及其特征特性、价格、数量和销售地点等。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既丰富又独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居第八位,在北半球居第一位。其主要特点是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种类繁多,驯化物种及其野生近缘种丰富,其中许多具有抗逆、优质的特点,是进行生物遗传改良的宝贵“基因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具有独特性状的作物品种和野生植物——作物的近缘种,都是值得利用的。它们通常具有作物或一般品种所不具备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如果利用远缘杂交和生物技术等方法,将一些独特的宝贵基因导入作物体内,可以使作物的许多特征、特性得到改良。如国际水稻研究所利用尼瓦拉野生稻,育成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我国丁颖教授利用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育成了对不良环境抵抗力特强的中山1号。利用现有作物创造新物种的例子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鲍文奎教授等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并使杂种的染色体加倍,将小麦与黑麦合成了小黑麦,他们创造的八倍体小黑麦3号已经作为新的粮食作物在生产上应用。
只有具有了好的品种才有可能获得高产,才有资本和国外的农场主竞争,目前提出来了绿色革命的口号,其实风靡世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就是种子革命,我们在作物品种培育上丝毫不落后于世界,在某些作物品种的培育方面我们领先于世界,比如享誉世界的“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和“中国紧凑型玉米之父”李登海,他们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良种和玉米良种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5.病虫害信息
包括当前本地主要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等。
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产品将全方位融入国际市场,这对我国的农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绿色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同的结果,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绿色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理想而又可行的模式,它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绿色产业为特征,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开辟绿色市场。我国加入WTO,面对国际市场对高品位、高质量、多品种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和国际贸易壁垒日益森严的矛盾,随着各国之间贸易保护的丧失、农业协定的生效,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要消减,与此同时,国际间对农产品质量的防范警惕性进一步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检验更加苛刻,以农药残留为主的卫生质量成为主要的绿色壁垒。入世已经在冲击着中国的农业生产,同时给中国农业带来巨大的震撼。2002年,我国出口日本的西兰花、冷冻菠菜,由于被发现有机磷杀虫剂含量超标而被拒绝入关,入世以来国外的“绿色壁垒”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直接和间接损失在100亿美元,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这与病虫害的监测、预防、治理工作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农业生产必须要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用工业化、标准化的理念培育农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来控制以农药残留为主的危险点,这就必须加强病虫害信息的预报工作,建立并完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增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快速反应和防治能力,减少病虫为害损失,确保农产品的安全,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目前,在山东省,已经在博兴、苍山等十几个县级市建立了植物保护预警试验站。
6.生产资料信息
主要指各种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及其使用方法、数量、价格、销售地点等信息。
在我国,生产资料信息市场还是一个有待开拓的新区域,最大限度地索取其可能提供的价值,尚不失为一个崭新的目标。自1979年以后,我国生产资料信息业的发展经历了低意识和较高意识两个阶段。1979至1983年为低意识发展阶段。由于生产资料的流通开始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形式,政府在对流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不得不增添信息手段,企业对于信息由坐等递送的惰性依赖转向主动选择的积极依赖。1984年以后,企业间在生产资料购销上直接利用市场的活动量加大,并且随着对发展第三产业的探索,加深认识了信息业的作用。利用信息组织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已成为自下而上的自觉行为,使信息业步入有较高意识的发展阶段。至此,我国年幼的生产资料信息市场取得一定发展。信息市场不仅恢复了经纪服务和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兼作广告等传统的经营手段,同时还新兴办了专门机构采用了新的传递手段,比如一些旅馆兼营信息服务和组织信息交流会,成为“信息旅馆”。
(二)按照表现形式(信息载体)分可以分为文字、广播、影视、多媒体信息的传递
(1)以文字为载体的农业科技信息。主要包括农业科普书籍、农业报刊等。这种载体的科技信息是目前在农村流通较为广泛的一种。
(2)以广播电台为载体的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是指电台开办的专门的农业节目,通过声音来传递农业科技信息知识。
(3)以影视资料为载体的农业科技信息。主要包括各种影像制品,农业电影、电视节目等。像中央电视台7频道,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还有各电视台的农业专栏节目,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团体依靠本地优势,出版了一系列农业科技信息知识。比如山东省莱阳农学院传播学院从1983年开始就立足于农业,依托农业院校的大环境,和农学院的许多教授、专家合作,为中央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和出版社制作了200多部农业科教片,涵盖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优良品种推广、养殖等各种农业科技信息,为老百姓带去了丰厚的回报。
(4)以多媒体为载体的信息传递。多媒体技术是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它集文字、图片、声音为一体传递农业科技知识信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许多省市都建立了农业科技信息网,极大丰富了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