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竹木结构大棚

竹木结构大棚

时间:2023-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竹木结构的大棚立柱较多,使大棚内遮阴面积大,作业也不方便,因此可采用“悬梁吊柱”形式,即将纵向立柱减少,而用固定在拉杆上的小悬柱代替。拉杆是纵向连接立柱的木杆或竹竿,使立柱与拱杆构成的每一组大棚拱架“手拉手”连在一起,这样所有的大棚骨架成为一个整体,能提高其稳定性和抗负载能力。

(一)竹木结构大棚

这种大棚的跨度为8~12米,高度多为2~2.5米,长40~60米,每栋生产面积0.5~1亩。由立柱、拱杆、拉杆、棚膜、压杆(压线)和地锚等构成。

1.立柱

立柱起支撑拱杆和棚膜的作用,并且有承载雨雪的负荷和受风压与负风压(向上的引力)的作用,纵横成直线排列。大棚内立柱的排列是,纵向每隔1米左右设一根立柱,设置在拱杆的正下方,因此,立柱之间的距离与拱杆间距一致。横向每隔2米左右设一根立柱。立柱不需太粗,用直径为8厘米的圆木杆或(8~10)厘米×(8~10)厘米的木方即可,但一定要直。为了防止下陷,立柱要用砖、石或水泥墩等做“柱脚石”,来增加其支持面,而且为了防止负风压将其拔起,要使其下端固定。可以在立柱的下端钉上一个长约20~30厘米的横木再埋入土中,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埋入地下的部分最好用熔化的沥青处理一下,增强其耐腐性。立柱埋置的深度要在50厘米左右,立柱顶端多锯成“V”字形槽,便于牢固地与拱杆连接。还要在距顶端4厘米、20厘米处各钻一孔眼,距顶端4厘米的孔,是以后用来把铁丝从其中穿过去来绑扎固定拱杆的,距顶端20厘米的孔,是以后用来绑缚拉杆的。

竹木结构的大棚立柱较多,使大棚内遮阴面积大,作业也不方便,因此可采用“悬梁吊柱”形式(图1-8),即将纵向立柱减少,而用固定在拉杆上的小悬柱代替。小悬柱的高度约20厘米,在拉杆上的间距与拱杆的间距相等,一般可使立柱减少2/3,大大减少了立柱的遮光,增加了大棚内的光照,同时也便于作业。

img8

1. 与拱杆连接的位置;2. 吊柱;3. 立柱;4. 拉杆

图1-8 “悬梁吊柱”示意图

2.拱杆

拱杆是支撑棚膜的骨架,横向固定在立柱上,构成了大棚横断面的形状(图1-9),也使立柱横向成为一体。拱杆可用直径3~4厘米的竹竿或宽约5厘米、厚约1厘米的毛竹片,北方

许多地方用直径6厘米左右的木杆。

img9

1. 落地拱形; 2. 支柱拱形; 3. 屋脊形

图1-9 大棚的横断面形状

拱杆的安装方法,是把立柱埋好后,把拱杆放入立柱上端的“V”字槽内,具体绑法如图1-10所示,通过事先在立柱上钻好的孔,用铁丝固定牢固,立柱和拱杆都是木杆的情况下,也可以用锔钉在拱杆与立柱连接处固定。固定好后,用布条或湿稻草绳将连接的部位缠好,以防止有棱角的部位刺破或磨坏棚膜。大棚的跨度较大,拱杆的长度一般不够,两木杆间的接头用铁丝绑好后,也要用布条或湿稻草绳缠好。拱杆的两端要埋入事先挖好的30~50厘米深的坑里,拱杆、立柱组合好后,横向都应在一个平面上,并与地面垂直。每一组拱架高低大小应相同,这就要求立柱高度一致,拱杆所形成圆拱的形状、大小要相同。

img10

1. 铁丝; 2. 拱杆; 3. 钻孔; 4. 支柱; 5. 缠布或湿稻草

图1-10 大棚骨架连接处处理示意图

(3)拉杆

拉杆是纵向连接立柱的木杆或竹竿,使立柱与拱杆构成的每一组大棚拱架“手拉手”连在一起,这样所有的大棚骨架成为一个整体,能提高其稳定性和抗负载能力。“悬梁吊柱”式大棚的拉杆还能起到支持小悬柱的作用,间接地支撑着拱杆和棚膜,因此,这种拉杆更加结实。拉杆的材料规格与拱杆的材料规格相同,固定方法是,在距立柱上端20厘米的地方,通过事先钻好的孔,用铁丝把拉杆与立柱固定牢固即可。也可以不钻孔,利用8#铁线,采用建筑上绑脚手架的方法,使之与立柱垂直交叉固定,但一定要绑牢,否则将上下滑动。

(4)压杆

压杆是在大棚膜的上面位于两拱杆之间的木杆或竹竿。压杆压在棚膜上,起到压住棚膜并使之绷紧的作用。压杆的两端用8#铁线或绳子在大棚的两侧与地锚相连。压杆可以采用与拱杆相同的木杆或竹竿等材料,也可以用8#铁线、聚丙烯塑料绳、尼龙绳,两端直接固定在地锚上来代替。目前有专用的塑料压膜线,截面为宽约1厘米,厚2~3毫米的扁平形的塑料带状长条,内镶有细钢丝或尼龙丝,既柔韧又结实,压在大棚上面,与棚膜贴得牢,还不易损坏棚膜,这是最理想的大棚压线,特别是用在钢架大棚上更加理想。

(5)棚膜

塑料棚薄膜要求选择无毒、无滴性能好、透光率高、拉力强、使用寿命长、保温及增产性能好的薄膜。一般采用厚0.1~0.12毫米的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无滴塑料薄膜,也可以采用质量更好的醋酸聚乙烯(EVA)塑料薄膜,厚度一般是0.08~0.1毫米,这几种都有专门用于覆盖大棚的塑料大棚膜,但它们的性能有一定差别,这方面在下述塑料薄膜的选择中将做详细的介绍。薄膜幅宽不足时,可用电熨斗加热粘接。

(6)地锚

在大棚外面的两侧,对着两个拱杆之间压杆的位置,先挖50~70厘米深的坑,然后用8#铁线绑在砖或大致相同的石头上,埋入坑中,铁线在地面上露出长10~20厘米,呈环形,用于固定压膜线。埋地锚时,风大的地区要深些,风小的地区可适当浅些;沙性土壤应当稍深些,较黏重的土壤可适当浅些,防止风大时将地锚拔起。在寒冷地区,如果是早春扣大棚,应在前一年大地封冻前完成地锚的检查和埋设工作,否则第二年扣棚时无法埋地锚。

(7)门、窗

大棚两端各设一个供出入用的大门,门的大小要考虑作业方便,太小不利于进出;太大不利于保温。塑料大棚顶部可设天窗,两侧设侧窗,用来通风换气。到了高温季节,棚门也都打开通风,加快散热。门、窗上的棚膜应事先就固定好。这种结构简单的竹木大棚,往往在扣棚时将门窗都先扣在里面,大棚将要使用前(将要整地做畦时),才在棚门处将大棚膜按“丁”字形剪开,分别固定在两侧和上方的门框上,这叫“开棚门”。开通风窗是到大棚内的温度随着季节的变化升高,快到需要放风时才进行,方法同“开棚门”,只不过是先剪成“工”字形,再将大棚膜固定在窗框上。

在高寒地区最重要的问题,是考虑如何增温保温,因此,有许多大棚根本不设通风窗,到了温度高时,通过棚门和卷起大棚两侧的棚膜来通风,或将整块棚膜分成两条搭在一起扣上,放风时,初期放顶风,后期大棚两侧底部和棚顶同时打开,通风效果好;也可以将整块棚膜分成三条搭在一起扣上,使两个搭在一起的接头处于两侧的棚肩处,放风时在此放风。后两种扣棚法在风大的地区不宜采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