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植前准备
(1)棚室消毒
①8月上旬彻底清除前茬作物残枝败叶和温室内外的杂草,焚烧或深埋。
②长季节番茄栽培必须使用8号镀锌铁线制成的可绕线的挂钩悬吊植株,如多年重复使用,则必须用福尔马林浸泡吊绳和挂钩进行消毒。
③南底脚通风口和北墙窗户均应安装20目防虫网,10月下旬初霜过后卸掉,翌年3月底以前重新上好。
④在定植前一周,安装防虫网、施入有机肥之后,选择晴天密闭棚室,将所有将在此温室使用的生产工具、劳动服等集中在温室内,使用硫黄熏蒸,并连续高温闷棚3~5天,使中午最高气温达到50℃以上。
(2)施基肥与整地做畦
①使用沈阳农业大学研制的有机肥配方:每亩栽培床使用2400千克铡碎(2~3厘米长)的稻草、2000千克膨化鸡粪。均匀撒在土壤表面,使用旋耕机旋耕2次以上,使30厘米深土层充分混匀稻草和鸡粪。
②双垄高畦定植。高畦顶宽75厘米,中间开两条间距55厘米的定植沟;畦底宽90厘米,相邻畦底间距80厘米,保证两畦间相邻垄距为95厘米。即采用大小垄定植方式,大垄间距95厘米,小垄间距55厘米,定植株距45厘米。每亩定植1900株。
③每亩温室在定植沟中撒施磷酸二铵20千克,尿素15千克,硫酸钾20千克,或优质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覆土搂平。
④在温室南底脚铺设输水总管路,每畦的两条定植沟内侧土表铺设一条滴灌带,由南向北铺,并从畦北端折回南端堵死。温室长度超过60米,应在温室中部总输水管上安装阀门,以便分段灌水施肥。
⑤使用黑色地膜覆盖畦面。入冬以后通风量减少,将垄沟也用地膜严密覆盖。
2.田间管理
(1)定植
穴盘苗播种后25~30天,秧苗长至第3片真叶平展时即可定植。土壤育苗应在现花蕾以后定植。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秧苗实际生长情况而定。如果出现秧苗徒长或发病现象,则应及早定植。
①定植前一天应适当浇水,保证根系潮湿。
②使用打孔器在定植沟上按45厘米株距打定植孔,浇透底水。仔细挑选子叶完好、无病斑、发育健壮、生长整齐、根系发育良好的秧苗进行定植。摆苗覆土,使秧苗第一片真叶与地表面一平。
(2)定植后田间管理
①温度和空气湿度管理:
10月中旬之前应注意降温。9月份高温期可在垄间灌水进行降温,必要时还应使用遮阳网遮阴降温。外界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12℃时,打开所有温室通风窗进行昼夜通风。
11月初进入低温期后,白天要防止高温,夜间要注意保温防寒降湿。10月20日前纸被、草苫等保温设备必须上好,上下覆盖防水彩条布。用10厘米厚聚苯板和泥封严温室北窗,温室门外挂塑料棚膜和棉质门帘。早晨揭苫时间应以揭苫后不起雾为准,下午棚温降至16℃时放苫。
翌年4月底以后要注意防止高温。
白天温度控制要求:11月底以前,晴天早晨气温达到30℃时打开温室顶窗通风,同时将前窗微开,加快室内空气流动排湿,上午保持棚温在26~28℃。13:30~14:00,如果气温较高(25℃或28℃),可开大放风口快速排湿,气温降至20℃时关闭通风窗。阴天上午,如棚温能达到24℃即可放顶风排湿,并保持最高气温在18~20℃。如遇连续2~3天连阴天,可进行加温降湿处理。
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下旬是一年中温光条件最差的阶段。受温度的限制,应采取低温管理。晴天早晨棚温升到30℃开始放顶风,可先大开顶窗,如果温度不是太低,还可将前窗扒开一条缝隙,有助于快速排除湿气,然后调整通风窗大小,使上午棚温保持在24~25℃。14:00之前保持棚温在20℃以上,气温降至18℃必须关闭顶窗。阴天上午棚温达到20℃就要放风排湿,并尽量保证温度不低于16℃。下雪后要及时除雪揭苫,如两天以上连雪天不能揭苫,转晴后应先将草苫揭开一半,过午后再全部揭开。一般上午棚温高出下午3~4℃。
为使早晨植株尽快进入快速光合状态,在揭苫前2小时应进行加温,尽早使棚温升至21℃,同时也可缩短叶片沾湿的时间。
夜间温度控制要求:24时以前应尽量保持14~15℃,凌晨最低气温应保持在10~12℃以上。使用自记式温度计监测棚温变化规律,发现后半夜气温低于10℃,必须通过加温将温度控制在10~12℃。
②光照管理:定植后至翌年6月初,应以尽量争取多进阳光为管理目标。每周应擦洗棚膜3次以上,保证棚膜持续透明。11月初在北墙张挂镀铝反光膜。
③水肥管理:第三穗果开始膨大后至翌年2月上旬,每隔一个果穗膨大随滴灌追施优质氮、磷、钾复合肥20千克/亩,同时还应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
翌年4月中旬后,应在每穗果膨大期进行一次灌水施肥,同时进行叶面追肥。
每次选坏天气刚过的晴天上午灌水施肥,每亩一次灌水量为10~12立方米。注意灌水后放风排湿。
④人工施用二氧化碳是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方法同前。
(3)植株调整
①单干整枝:尽早摘除侧枝、病叶、老叶、黄叶。每穗果实进入白熟期后,摘除果穗下部所有叶片。
②落蔓:当生长点超过吊线时,应及时进行落蔓。每个吊钩前移一株位置,垄两端的植株挂到另一相邻垄吊线上,必须注意防止落蔓时番茄茎部开裂。落蔓后要保持畦面地膜上不积水,防止落地茎蔓浸水感病。
③疏花疏果:果实长至直径约1厘米时,进行疏花疏果。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平均单果重200克以上的大果实,每穗果选留4个果实;生产平均单果重150~180克的果实,每穗果选留5个果实。应选择发育良好、大小均匀的果实留果,及时摘除畸形花和畸形果、病果,以及其余的小花,同时摘除保留果实上的花瓣(蘸花后7~15天摘花瓣最容易)。
④化学调控:当每个花序第4~5朵小花萼片开裂时,使用“丰产剂2号”蘸整个花序。配制时添加红色广告色避免重复蘸花,并添加500倍特立克(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山东泰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防止灰霉病蔓延。如果开花时植株长势过旺,最好用优果剂与番茄丰产剂2号混用,尤其是在夏、秋等高温季节能明显防止花序败育,造成严重减产。
目前不提倡对番茄采前催熟,因为乙烯利能够影响番茄果实的口感、光泽度和硬度。如果需要催熟,可以应用番茄一点红涂抹果梗促进成熟,效果和作用都明显好于乙烯利。
⑤采收:应根据市场所在地、保鲜设备和运输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采收期。本地销售的果实可在转红后采收,去掉果柄。如需远距离运输,则应在果实白熟初期进行采收,并保留果柄,但要注意防止果柄碰伤果皮。
根据植株长势和市场情况确定采收终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