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菌种分离技术
食用菌的菌种分离可以分为孢子分离、组织分离和基内菌丝分离三种。
1.组织分离法
食用菌组织分离法是利用子实体机体内部的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提纯来分离获得纯菌丝的一种方法。该法操作简便、材料易得、变异率小,同时能较好地保持食用菌品种的种性。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食用菌组织分离法。
(1)大型伞菌组织分离
一些大型的食用菌品种,如香菇、平菇、蘑菇、大球盖菇等,其菇盖肥厚,菌柄粗壮,可以方便地从其子实体上获得组织块。这种类型的子实体组织分离方法流程如图4-4所示。
图4-4 大型伞菌组织分离流程
①选择种菇:挑选发育正常、朵型完好、符合品种特征、无病虫害的五六分成熟的菇作为分离种菇。香菇选择菇型圆整、菌盖肥厚、呈深褐色且铜锣边明显、边缘内卷、柄粗而短、出菇早、无病虫害的五六分成熟的子实体;平菇选择出菇早、转潮快、菌盖厚实、菌柄粗短、色泽较好的五六分成熟且无病虫害的子实体;双孢蘑菇选择菇型圆整、光滑、色泽洁白、柄粗盖厚的无病虫害、健壮的五六分成熟的子实体。
②种菇处理:将选好的子实体用清水洗净,静置一段时间,使其脱去表层部分水分。
③种菇消毒:将处理好的种菇放入超净工作台内,用0.2%升汞溶液或75%的酒精擦拭种菇,再用无菌水冲洗1~2次,之后用无菌纱布吸干菇体表层水,放入经过灭菌的培养皿内。
④无菌接种:点燃酒精灯,将消毒过的小刀进行火焰灼烧,待小刀冷凉后,把菇蕾纵剖为二,在菇盖与菇柄相接处的部分切取绿豆大小菌肉,用无菌镊子移接在斜面培养基中央,之后棉塞轻微过火塞住试管口。接种整个过程要注意始终将试管口处于酒精灯火焰无菌区。
⑤培养、检查:接种后的母种试管于25℃环境中暗光培养,及时检查母种试管,污染的母种管剔除掉,留下没有污染的菌种。该过程宁缺毋滥,不好的菌种坚决不用。
⑥转管纯化:3~5天后,发现菌落直径达0.5~1厘米时,及时在无菌环境下挑取菌落先端菌丝移至空白母种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条件同上。如此反复操作2~3次后即可获得较纯的母种。
(2)耳类组织分离
一些不具备伞形结构的食用菌品种,如黑木耳、银耳、榆耳、花耳等,其子实体呈耳片状,这种类型的子实体组织分离方法流程如图4-5所示。
图4-5 耳类组织分离流程
下面以黑木耳为例进行说明。
①选择种耳:挑选朵形大、肉厚、富有弹性、颜色黑亮、无病虫害、健壮的七分熟木耳作为分离种耳。
②种菇处理:将选好的子实体用清水洗净,静置一段时间使其耳片略显收缩。
③种菇消毒:将处理好的种耳放入超净工作台内,用无菌水反复冲洗1~2次,之后用无菌纱布吸干耳片表层水,放入经过灭菌的培养皿内。
④无菌接种:点燃酒精灯,将消过毒的小刀进行火焰灼烧,待小刀冷凉后,切取0.1平方厘米左右的组织块耳片,用无菌镊子移接在斜面培养基中央。之后棉塞轻微过火塞住试管口。接种整个过程要注意始终将试管口处于酒精灯火焰无菌区。
⑤培养、检查:同大型伞菌组织分离。
⑥转管纯化:同大型伞菌组织分离。
(3)菌核组织分离
一些食用菌子实体形状特殊,如茯苓,其子实体为海绵状,外表不整齐,我们对该类型的食用菌组织分离不易,但我们对它的地下菌核却很好分离,其方法流程如图4-6所示。
图4-6 菌核组织分离流程
①采集菌核:挑选皮薄、表面有裂纹、颜色为棕红色、肉质白色、重量适宜的新鲜菌核作为分离材料。
②菌核处理:将选好的子实体用清水洗净,静置一段时间待表皮略显收缩。
③菌核消毒:将处理好的菌核放入超净工作台内,用0.2%升汞溶液或75%的酒精浸泡30秒左右,之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1~2次,之后用无菌纱布吸干菌核表层水,放入经过消毒、灭菌的培养皿内。
④无菌接种:点燃酒精灯,将消过毒的小刀进行火焰灼烧,待小刀冷凉后,将菌核一分为二,切取靠近表皮的一块菌肉,用无菌镊子移接到斜面培养基中央。之后棉塞轻微过火塞住试管口。接种整个过程要注意始终将试管口处于酒精灯火焰无菌区。
⑤培养、检查:接种后的母种试管于20℃环境中暗光培养,及时检查母种试管,污染的母种管剔除掉,留下没有污染的菌种。
⑥转管纯化:同大型伞菌组织分离。
(4)小型伞菌组织分离
一些小型的食用菌品种,如金针菇、茶薪菇等,其菇盖较薄,菌柄细长,不易从其子实体上获得组织块。这种类型的子实体组织分离方法流程如图4-7所示。
图4-7 小型伞菌组织分离流程
①选择种菇:挑选颜色好、发育正常、丛生性好、产量高、符合品种特征、无病虫害的六分成熟的菇作为分离种菇。
②种菇处理:将选好的金针菇静置一段时间使其脱去表层部分水分。
③种菇消毒:将处理好的金针菇放入超净工作台内,再用无菌水冲洗1~2次,之后用无菌纱布吸干菇体表层水,放入经过灭菌的培养皿内。
④无菌接种:点燃酒精灯,将消过毒的镊子进行火焰灼烧,待镊子冷凉后,沿菌柄向上去掉菌盖,在菇柄尖端处夹取绿豆大小菌肉,迅速移接在斜面培养基中央。之后棉塞轻微过火塞住试管口。接种整个过程要注意始终将试管口处于酒精灯火焰无菌区。
⑤培养、检查:接种后的母种试管于25℃环境中暗光培养,及时检查母种试管,污染的母种管剔除掉,留下没有污染的菌种。
⑥转管纯化:同大型伞菌组织分离。
(5)其他食用菌组织分离
还有一些特殊的食用菌,如猴头菇,可以通过其内部菌肉进行组织分离来获得菌种;鸡油菌、蜜环菌、假蜜环菌等一类,可以通过其菌索进行组织分离来获得菌种;灵芝可以选取五六分熟的菌盖边缘尚发白的组织块,通过对其进行组织分离来获得菌种;竹荪可以选择适龄的菌蕾进行组织分离来获得菌种。
2.孢子分离法
食用菌孢子分离法是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成熟子实体弹射出来的有性孢子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萌发成菌丝,而获得纯种的一种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食用菌组织分离法。
(1)多孢分离法
该法是利用子实体弹射许多孢子在同一培养基上,让其萌发、自由交配,从而获得纯母种的方法(图4-8)。该法简便易行,在食用菌选种中应用普遍。
图4-8 多孢分离流程
①整菇孢子弹射法:该法适用于伞菌类的孢子采集。在接种箱中,将经消毒处理的整只种菇插入无菌孢子收集器里,于见光、适温下使菇自然弹射孢子。24小时后,将孢子收集器移至无菌室(箱)中,打开钟罩,从培养皿内获取孢子。
②试管插割法:在无菌箱内,迅速用无菌试管插割种菇有菌褶一侧,直至取下组织块。用接种镐将组织块推至距斜面培养基1厘米处,塞好棉塞即可。于25~28℃条件下见光竖立培养至12小时左右,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尖头镊子取出组织块。继续于25~28℃的条件下暗光培养,2~3天后,会看到孢子萌发成星芒状的孢子菌落。
③三角瓶勾悬法:在无菌箱内,将耳片或菌盖用无菌水洗涤、无菌纱布吸干,取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金属钩,经火焰灭菌后一端钩住耳片或菌盖(菌褶朝下),另一端钩在三角瓶口上,加棉塞,于室温下见光培养1~2天,见培养基表面获得孢子粉时即可。
④贴褶法:在无菌箱内,用无菌镊子夹取一片即将弹射孢子的菌褶,使其一端蘸取无菌水,贴至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方,塞好棉塞即可。于25~28℃条件下见光培养至12小时左右,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尖头镊子取出菌褶。继续于25℃的条件下暗光培养,2~3天后,会看到孢子萌发成星芒状的孢子菌落。
(2)单孢分离法
单孢分离是从收集到的多孢子中将单个孢子分离出来,分别培养,作为育种的材料。该法是利用子实体弹射许多孢子制成孢子悬浮液,利用稀释、平板划线分离法、器械分离法和毛细管法获取单孢子的方法。该法在食用菌育种中应用普遍。单孢分离的方法常用的主要有两种:涂抹法和梯度稀释点样法。
①涂抹法:分离方法流程如图4-9所示。
图4-9 涂抹法分离流程
获多个孢子:通过整菇孢子弹射法、试管插割法、三角瓶勾悬法和贴褶法等方法获得大量多孢子。
配制无菌孢子液:用已蘸无菌水的接种环,从前面获得的孢子粉上沾取孢子,在无菌条件下,插入盛有无菌水的三角瓶内振荡稀释成适宜浓度的孢子悬浊液。
平板划线培养: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的接种环蘸取孢子悬浊液,于酒精灯无菌区在平板内培养基上轻划数条“Z”形线,使蘸到接种环上的孢子悬浊液沿“Z”形线均匀分散开。之后将平板培养基置于25℃下遮光培养。
挑取单孢菌落: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的接种针挑取“Z”形线上的单孢群落,并通过镜检来确定是否为单孢菌丝。
②梯度稀释点样法:分离方法流程如图4-10所示。
图4-10 梯度稀释点样法分离流程
a.配制无菌孢子液:通过整菇孢子弹射法、试管插割法、三角瓶勾悬法和贴褶法等方法获得大量多孢子。用已蘸无菌水的接种环,从前面获得的孢子粉上沾取孢子,在无菌条件下,插入盛有无菌水的三角瓶内振荡稀释成适宜浓度的孢子悬浊液。
b.配制梯度孢子液:取5支试管,分别装9毫升蒸馏水,经高压灭菌制成无菌水。用无菌注射器吸取1毫升孢子悬浮液于第1支试管中,摇振使其分散;再从第1支试管中吸取1毫升注入第2支试管……如此直至稀释到第5支试管。这样按无菌操作规程将孢子悬浊液配制成梯度孢子悬浮液,每个梯度间的孢子液浓度稀释10倍(图4-11)。
图4-11 稀释点样法示意图 单位:毫升
c.梯度划线培养: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的接种环蘸取各梯度孢子液分别于无菌区在平板内划线操作。之后将各平板培养基置于25℃下遮光培养。
d.挑取单孢菌落: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的接种针挑取“Z”形线上的单孢菌落,并通过镜检来确定是否为单孢菌丝。
3.基内菌丝分离法
对于一些不容易获得子实体的菌类,或是错过了出菇季节,我们则应考虑通过基内菌丝分离来获得较纯菌丝。基内菌丝分离可以从菇木内分离,也可以从土壤内进行分离。这里仅介绍菇木内菌丝分离,其分离方法流程如图4-12所示。
图4-12 菇本内菌丝分离流程
(1)菇木处理
将野外采集到的菇木用0.1%的升汞溶液进行冲洗消毒,之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沥干水分。再把分离用菇木的部分或全部的表面在火焰上迅速轻燎。
(2)选取部位
取小刀在火焰上灭菌,对准菇木上菇柄(耳基)的着生位置切成两半。
(3)接种
在无菌环境下,确定欲分离菌丝在菇木上的位置,再用火焰灭菌过的小刀,在欲分离部位刻划数个“井”字形划口。用火焰灭过菌的接种钩,钩取一小块绿豆大小木屑移接于斜面培养基上。
(4)培养、纯化
接种后将试管置于25~27℃下培养,促使其恢复。近风干的种木内菌丝常处于休眠状态。接种后,种木吸湿,菌丝逐渐恢复生长。如果短期时间内分离物未萌发,则可保留至4周后,再断定分离是否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