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型连栋温室
温室是马铃薯脱毒微型小薯繁育的基本设施,主要包括大型连栋温室、单栋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大型连栋温室用作育苗优点很多,如受光均匀、便于环境调控、管理方便、土地利用经济等,但一次性投资较大,且在冬春严寒而夏季气温较高地区,还存在冬季加温费用较高、夏季降温难度较大、冬季清除积雪较困难等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寒冷的冬季造成巨大能耗和成本,严重制约该种类型温室的应用。为此,必须针对本地区的具体气象条件、投资方的资金条件等因素建造符合地方特色的、具有优良节能性能、环境可控能力强的现代化大型连栋温室。
1.温室主体结构
温室结构多为9.6米跨三屋脊文洛式结构,4米开间,天沟4米,顶高4.8米。南北距离为10~12开间,即40~48米;东西距离5跨,即48米。温室面积控制在一个功能区2500米2左右,这种配置可使温室的每平方米造价可达到最优。
2.主要材料结构参数要求
(1)温室性能指标
风载:0.4千牛/米2,雪载:0.3千牛/米2,植物吊载:15千克/米2,最大排水量:140毫米/时,电源参数:220伏/380伏,50赫。
(2)温室主骨架
采用国产双面热镀锌钢管及钢板,骨架为轻钢结构。立柱为100毫米×50毫米×3.0毫米热镀锌矩形钢管,焊接式复合横梁采用双面直径50毫米×30毫米×2.0毫米热镀锌矩形钢管,水槽采用冷弯热镀锌钢板,水槽坡度为0.25%。
3.覆盖材料
(1)顶部覆盖材料采用5毫米厚单层国产优质浮法玻璃。
(2)东、南、西三个立面覆盖材料采用4毫米+9毫米+4毫米厚双层中空玻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玻璃透光率大于95%,其传热系数K=6.6瓦/米2·度。双层玻璃中间形成空气层,可大大提高温室内部的隔热保温性能。
同时采用专用铝合金卡具固定密封,使温室具有较好的气密性。型材标准采用GB/T5237—93。
4.通风系统
(1)顶部电动开窗
温室顶部设置顶开窗。窗框采用铝合金边框,单层玻璃覆盖,顶部开窗采用电动齿轮齿条传动,各个功能区能够单独控制,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温室顶部有开窗系统,使温室内外空气形成对流,达到除湿降温的效果。
(2)侧通风系统
温室南侧面设置塑钢平开窗,用于夏天通风降温使用。推拉窗高1.2米,采用通长开窗形式。温室东侧立面和西侧立面设置电动侧窗各一套。
5.内保温遮阴系统
根据温室配置内保温遮阴系统,采用电动齿轮齿条传动,保温遮阴幕均选用斯文森缀铝编织内用幕或国产优质缀铝编织内用幕,采用直径3毫米托幕线,传动系统配有手动装置,在停电的情况下,温室仍然可以正常运行。由于温室面积较大,每层传动系统均分成两个区控制,各个功能区内保温遮阴系统能够实现单独控制。在北方寒冷地区,为了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常常采用三层内保温系统,除了上面提高的反光遮阳幕外,下边还可安装用无纺布和棚膜制作的内保温幕,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6.外遮阳系统
外遮阳系统是利用遮阳幕布有效阻挡太阳光进入温室内部,夏天使用具有非常明显的降温效果。而且全部采用电动控制,开启方便,能耗很低。
整个外遮阳分两部分控制。温室顶部安装一组外遮阳骨架,使用遮阳率70%的外用型遮阳网。
7.育苗床架
根据马铃薯脱毒微型小薯工厂化繁育的集约化要求和植株根际器官生长原理,脱毒小薯工厂化繁育生产最好采用育苗床架,采用可移动式育苗床架可以经济利用温室面积,大大提高单位温室面积的产量。床架高度在0.8~1米之间,适于必要的人工操作,可移动设计使每跨温室的育苗床面只留一个过道,且可随意装撤,以充分利用育苗床的空闲时间栽培蔬菜。育苗架采用专用喷塑或浸塑筛网,能达到平整、通风、见光,架长20~25米,宽度为1.60~1.7米。
8.喷淋系统
在大面积脱毒小薯工厂化繁育条件下,为节约生产期间喷液、喷水及喷药的劳力成本,喷液装置必不可少。喷淋系统能实现均匀喷大水、小水、喷雾的三重功能,喷液装置具有过滤和消毒器,避免引起病虫传播。喷淋系统能够保证进行速度及喷液面符合育苗的要求,不出现漏喷、不透或过量喷液的问题而造成种苗生长不整齐或生育不良,一次喷液量应能满足种苗正常生长的要求。目前,主要有进口和国产两种类型。
9.融雪系统
在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冬季积雪较深,为了温室的周年使用得到有力保障,减小雪载对温室主体结构的压力,尽快清除温室屋面积雪以便于温室内作物采光,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温室需要设置融雪系统。
融雪系统采用水暖加温方式,散热设备采用热镀锌光管散热器。光管散热器沿温室天沟方向并紧贴天沟布置,这样有利于天沟及屋面积雪的融化。融雪管布局合理,散热均匀,效果显著。同时该系统热阻小,热效率高,安装方便。
10.防滴漏系统(防结露系统)
目前,防止冬季温室内部结露是国内温室所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露滴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温室的使用,更主要的是它直接影响着室内作物的品质与产量,防结露性已成为目前衡量温室性能的标准之一。
温室主体结构设计带有防滴漏系统,室内全部天沟下设“几”形结构镀锌板宽集露槽。覆盖材料内表面形成的露滴通过汇集槽流入收集槽被引导至指定地点,露滴收集槽安装在雨槽下面。
11.照明系统
温室内沿屋脊方向布置40盏防水日光灯组。电控箱放置于温室走廊内,系统设计规范,布局合理,以便于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为用电方便安装防水防溅插座,插座均匀分布;室内导线采用防潮型RVV绝缘导线,电控箱带有自动和手动转换装置,以便于设备的安装及维修。
12.配电和控制系统
系统配备一个综合配电箱,电控箱放置于温室内部,带有自动和手动转换装置,以便于设备的安装及维修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变压器等外部构件由用户负责,需要把主电源线接到温室的电控箱内(电源电压上下波动不能超过±5%,如波动幅度超过±5%,建议配备稳压器)。
为用电方便安装防水防溅插座,其位置及型号按规范布置。温室内导线采用防潮型RVV塑料套线(暗管布线),信号线为RVVP屏蔽导线。插座采用防水防潮型,布线采用穿管暗敷方式,包含温室内的所有电源线、控制线等导线及电气安装敷料。
13.温室智能控制系统
通过全自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实现分散采集控制、集中操作管理。系统能自动检测温室的温湿度、光照度及室外气象参数,并根据实际需要输入每一个电气设备的开启条件值,每一个电气设备均能根据需要阶段式开启,大大提高了温室控制精度,并且有逼真的动画显示、完善的数据查询和声音报警等功能。能够通过检测温室内温湿度、光照度等环境系数,并根据用户设定的温湿度等传感器上下限自动开启、关闭天窗、遮阴幕、湿帘风机等执行机构的运行,并且能根据用户需要阶段式开启窗户、拉幕等功能;同时,与室外气象站连接可实现对室外气象参数的检测,并根据控制要求控制各种执行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