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与繁育技术
我国的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脱毒种薯的生产利用而建立与完善的。2000年重新修订和发布的国家标准(GB 18133—2000)中规定了我国的马铃薯种薯级别为:原原种、原种Ⅰ、原种Ⅱ、合格种薯Ⅰ和合格种薯Ⅱ等5个级别。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以及其他经济与技术原因,这一国家标准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各地建立了多种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因此,这也是导致我国脱毒种薯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一直很低,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脱毒种薯应用面积太小。目前关于我国脱毒种薯应用比例报道从10%~30%不等,只要是真正应用脱毒种薯,马铃薯增产幅度一般可达30%~50%。例如,我国马铃薯产量较高的省份,如山东、吉林和广东等省,优质种薯的利用和推广也较广泛。
与世界马铃薯生产先进国家相比,我国马铃薯种薯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有的基础苗不同程度带有病毒,直接影响到原种和各级种薯的质量。而国外一般都有专门的单位向种薯繁育单位提供100%无病毒的基础苗。
②我国种薯繁育体系不健全,包括基地选择、蚜虫测报和种薯繁育技术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种薯生产条件较差,所需要的隔离条件难以保证;没有执行种薯生产登记制,任何单位和个人均生产种薯,生产混乱。而在国外,种薯生产者需要进行申请和登记,种薯生产基地条件优良,具备生产高质量种薯的各种条件。
③我国种薯检验检疫体系正在建立,目前缺乏种薯质量检测及认证权威机构,尚不具有对所有种薯生产进行全程控制,也不能控制种薯市场混乱局面。而国外种薯检验检疫体系健全,对种薯生产过程进行全程控制,种薯市场规范。
为解决种薯分级混乱,迅速提高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根据我国种薯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我国脱毒小薯工厂化生产水平的提高,许多专家提出了以缩短种薯繁育年限,减少病毒再次感染和种薯退化几率,从而以缩短时间来换取种薯质量提高的途径。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
一是针对试管薯,以华中农业大学谢从华教授和柳俊教授为代表的专家提出的二年制种薯生产体系,即以品种脱毒和试管薯生产为基础,以微型薯生产和标准种薯生产为扩繁环节,建成了二年制种薯生产体系。该体系将种薯生产在田间多年繁殖改进为只需一年繁殖,从而降低了病毒再侵染几率,保证了脱毒种薯质量。他们在湖北省的试验取得了成功,在广大南方地区和西南山区等交通不变,种植面积较少的区域,这种方式可能将具有广阔前景。
二是针对微型小薯,以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任屈冬玉博士为首,专家建议我国采取三代种薯繁育体系(G1-G2-G3),即从微型薯生产(G1种薯)开始,将微型薯生产得到的G2代种薯再种植一年,得到G3代种薯,将G3代种薯即用于商品马铃薯生产。通过实行两年三代的种薯生产体系来改进我国现有的种薯生产体系,有利于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我国种薯质量水平,能够使种薯生产过程简化,便于质量监督与控制。由于我国脱毒试管苗没有严格规范统一的检验标准,因此,尽管我国每年的脱毒小薯的产量不少,但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缩短种薯的生产年限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实际上,这也与许多种薯生产企业目前的做法一致,一般微型薯繁育2~3年,当微型小薯生产量较大时,一般繁育2年,即是G3的级别。这种模式在土地广阔、交通便利的广大北方地区将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巨大潜力。
1.G2(原种)生产技术
脱毒小薯是不能直接用于大田生产的。这是因为脱毒小薯的成本太高,每千克约需几百元钱,而且生产的小薯数量有限,远不能用于生产。因此,脱毒小薯还需经过2~3代的扩繁,才能用于生产。所以需要把原原种扩大繁殖,生产原种。原种生产的规模比原原种大得多,不可能全用温室和网棚。为了保证原种的质量、防止病虫害侵染,特别是蚜虫传染病毒,原种生产田必须选择适当地点和抓好防病虫措施。
原种基地应具备以下的条件:
(1)要选择隔离区种植
重点要防止病毒的重新感染。必须选择合适的地区采用自然隔离种植。
①地势高寒、气候冷凉、蚜虫少的地区,因为冷凉条件不适合蚜虫的繁殖、取食、迁飞和传播病毒,但却极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和块茎膨大。
②雾大、风大,有翅蚜虫不易飞迁、降落的地方。
③天然隔离条件好,如森林中间的空地,四周环山的高地,海边土质好的岛屿等。在较大范围内,至少1千米没有马铃薯生产田或其他马铃薯病毒的寄主如茄科植物等,主要指距毒源区。
④无传播病毒和细菌性病害的土地。
(2)播前准备
①选茬:前作选禾本科或豆类作物为好,忌连作,不宜与茄科作物轮作。
②整地:精耕细作碎土,高畦栽培。地下害虫和鼠害严重地块,结合耕地每公顷施4.5~7.5千克辛硫磷配成毒土防治。
③种薯处理:选择已通过休眠期(开始发芽)的原原种催芽后播种。
(3)合理密植
原种生产的原则是增加繁殖系数,因此密度要求大,一般每亩密度0.8万~1万株。
(4)施足基肥,早追肥、早管理
以含钾较多的农家肥为主,增施一定量化肥。
(5)抓好中耕培土和灌排水
(6)病虫害防治
主要是晚疫病和早疫病的防治,要仔细观察田间情况,如果发生有感病植株和虫害,要及时消除和消灭,并用适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处理,排除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保证种薯繁育的成功。
其中,晚疫病防治是种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晚疫病属真菌类病害,又称马铃薯瘟,是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的危害较重的病害之一。晚疫病病菌可侵染叶片、茎及薯块。阴雨、晨露使叶片潮湿,是病菌孢子入侵的有利条件。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4℃,游动孢子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2~13℃。因此,在花后的雨季时期,在阴雨天、大雾天必须注意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在田间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拔除销毁。
在种薯生产过程中,一般需5~6次药剂防治。
①在苗期和现蕾期,喷洒内吸性杀菌剂“金雷”,进行预防性打药,全株上下要全部喷洒到。
②盛花期,喷洒大生、百菌清等保护性药剂,进行预防。
③花后一般进入雨季,必须7天左右,交替使用金雷、杀毒矾、克露、科佳、福帅得等内吸性药剂进行防治处理。如果遇到暴雨等特殊天气,应在雨停后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如果发现病株,要加大打药次数,并及时拔除病株,在田间外进行销毁或深埋。如果遇到干旱年份,可以减少喷洒药剂的次数。
(7)收获和贮藏
在收种薯之前要先杀青,5~7天后择晴天挖薯,这样种薯皮木栓化,不易破皮而感染上薯病。挖种薯时,注意不要使种薯受伤。种薯挖好后,最好在种植地上晾晒2~3天后再装袋。
存放种薯的地方要干净、阴凉、通风。种薯袋可以一列列垒叠起来,每一列之间要留有通道。垒叠的高度不要超过五层。
2.G3(良种)生产技术
良种来自原种。良种繁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搞好时间隔离,采取种薯催芽、地膜覆盖等技术,使早出苗、早结薯、早收获,此外还可提前割秧,避免蚜虫的为害。
②搞好空间隔离,选择理想的繁种基地,远离毒源。种薯基地一般要求与商品薯田和茄科作物有800米以上的隔离带。
③实行2年轮作一次。
④增加种植密度,种薯繁育要求是单位面积的块茎数量要多,而不是单块重量,每亩的密度可在5000~6000株左右。
⑤提倡采用小种薯播种,可减少切刀对病毒的交叉感染。如果切块播种,薯块应大于30克以上,且必须进行药剂拌种,一般采用滑石粉和甲基托布津。
⑥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毒侵染源。
⑦病虫害防治方法同原种。
3.种薯生产的检验与分级
种薯的检验与分级是保证脱毒马铃薯质量的基本措施之一。种薯检验是种薯分级的基础。种薯分级是按照一定的标准,符合哪个标准,就应定为哪个级。
(1)种薯生产的检验
马铃薯种薯生产过程中的检查、检验是保证种薯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种薯生产地块检验。在生产前,质量检查部门应对播种地块进行病虫害检验。主要检验的病虫害有:环腐病、萎蔫病、瘤肿病、胞囊线虫和甲虫等。有上述一种病害,则不能种植各级种薯。此外禁止与茄科作物间作、套种、轮作,比较适合的前作为冬小麦、多年生牧草、豆类—谷类混播等。
②种薯生育期间的田间检验。主要是目测植株地上部病毒感染情况,以及蚜虫的发生情况。根据各级种薯的成熟期决定田间检验的时间。不同级别的种薯检验的次数也不一样,级别越高,检验次数越多。一般至少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植株6~8片叶时进行。如果种薯带毒,到这个时候病毒症状就表现出来,所以可检查出种薯的优劣。第二次在花期进行,调查各地块病毒感染株数、病毒种类、感病程度,并计算出病情指数。田间检验时间还包括是否按种薯繁殖操作规程生产种薯。
③室内的病毒鉴定和块茎抽查。主要是采用酶联免疫法检定脱毒试管苗、田间采集的原原种、原种、良种和易感病毒病品种的样品,以及未按要求进行提前灭秧的各级种薯。
(2)分级标准
各级种薯收获后,还要对块茎进行质量抽样检验,检验块茎的病虫害率、品种纯度、块茎的机械性和生理性伤害率以及杂质含量。以此为根据确定各级种薯的等级与质量。严把检验质量关,保证脱毒种薯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