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设施栽培的发展趋势

设施栽培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4-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我国马铃薯栽培总面积从1988年的280万公顷猛增到2008年的近500万公顷,设施马铃薯栽培面积也呈蓬勃发展的势头。从全国来看我国设施马铃薯栽培呈现以下区域特点。据调查,广东省1997年冬季的冬闲田面积达53万公顷,其中适于冬种马铃薯的面积达33万公顷,而实际冬种马铃薯面积只有10%~20%。福建省每年有20多万公顷冬闲田有待开发利用,目前冬种马铃薯面积只占冬闲田面积的9.1%。

(二)设施栽培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马铃薯栽培总面积从1988年的280万公顷猛增到2008年的近500万公顷,设施马铃薯栽培面积也呈蓬勃发展的势头。从全国来看我国设施马铃薯栽培呈现以下区域特点。

1.中原二作区迅速扩大

该区域保护地生产收获期集中在4—5月,正是蔬菜供应淡季。以位居全国保护地蔬菜生产前列的山东省为例,1994年全省马铃薯栽培面积只有4万公顷,但到2006年已达到15万多公顷,4年翻一番多,几乎全部为设施栽培。目前中原二作区正以山东为辐射中心,北方旱地以河北、河南、辽宁南部等地为代表;南方水田以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为代表马铃薯保护地生产一直呈现上升势头,其中浙江省冬闲地春马铃薯保护地面积从1991年的780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近5万公顷。

2.城郊菜用型栽培面积稳定

马铃薯一直是我国城镇居民喜欢和弥补蔬菜淡季供应不足的重要种类,城郊菜农的春季栽培,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效益较好,面积比较稳定。

3.南方冬作区潜力巨大

以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为代表的南方冬作区,其收获期集中在2—4月,有面向港澳、东南亚出口以及加工为目的的优越条件,因此在冬闲田进行设施栽培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据调查,广东省1997年冬季的冬闲田面积达53万公顷,其中适于冬种马铃薯的面积达33万公顷,而实际冬种马铃薯面积只有10%~20%。福建省每年有20多万公顷冬闲田有待开发利用,目前冬种马铃薯面积只占冬闲田面积的9.1%。

4.山区和高寒干旱地区稳定增加

该区域以东中部浅山区,西北、西南、东北高寒干旱地区为主,是以春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为主要方式,目的是早播、早收,实现间作套种,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产量。在边远高寒地区,有效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在比较发达地区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