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膜覆盖的栽培注意事项
1.注意选择适当的方式
如果先覆膜,后打孔播种,无法实行耕作机具,劳动量增加,播种效率降低,但是,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是出苗后不用破膜引苗。这种方式选择黑色地膜较好,有利于抑制杂草生长。而先开沟播种,再覆盖地膜,由于可利用耕具进行耕作,播种效率较高。这种方式以选择白色透明地膜为好,以有利于及时破膜引苗。在促早熟设施栽培中,如果采用地膜加小拱棚等方式,或者播种面积比较小,宜选择黑膜先覆盖后打孔播种的方式;而如果播种面积比较大,为了提高播种速度,宜选择先开沟播种再覆膜的方式。
2.注意揭膜及揭膜时间的选择
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简单实用的技术,在我国已有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由于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的气候差异很大,因而地膜覆盖在各地的作用各不相同。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可一刀切。如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膜覆盖的作用主要是以保水抗旱为主;在西南高湿多雨地区则以护根、保水、透气、防止养分流失为主;在中原二季作区和北方一季作区,早春地膜覆盖主要是为了保温、提高地温。所以,要通过评判是否达到了目的,是否产生了负面效应,综合考虑是否要揭膜。在早熟栽培中,覆膜的主要作用是保温增加地温。因此,进入温度比较高的季节后,如果植株已经封垄,则可以不揭膜。如果这时植株长势比较弱,还没有封垄,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地膜上。在晴天中午,地膜下的气温可达到40℃左右,土温也相应提高,这么高的土温不利于块茎的形成和薯块的膨大。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立即揭开地膜。也可以采取在地膜上覆盖一层稻草、麦秸或土壤的方法,遮住阳光。否则,薯块产量会明显下降,而且,畸形薯大量增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