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植物疫情的防控形势
随着农产品贸易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许多重大植物疫情传入蔓延并造成严重危害,国外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呈现出数量剧增、频率加快的趋势。从近年来疫情普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植物疫情发生有两个特点:
1.新传入的外来疫情显著上升
20世纪70年代,我国仅发现1种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80年代发现2种,90年代迅速增加到10种,2000-2006年发现近20种。仅在2006年,我国就相继在海南、辽宁等地发现了红火蚁、三叶斑潜蝇、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等新疫情。据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统计,在2003-2007年的4年间,我国先后截获大量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最多的是昆虫和杂草,在截获的昆虫中,以四纹豆象和菜豆象为最多;在截获的线虫中,以根结线虫和根腐线虫居多;在截获的杂草中,以野燕麦和假高粱最多。许多病原物由于检测手段的限制,还较难截获与发现,新传入的疫情对我国农业生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2.国内局部发生的植物危险性疫情在不断扩散蔓延
稻水象甲1988年在我国河北首次发现,以后陆续在天津、辽宁、北京、吉林、山东、山西、安徽、浙江、福建、陕西和湖南等11个省(市)发生,最近,又在云南、黑龙江和江西3个省的局部地区发现。据专家推测,如果防控不力,疫情极易随交通工具迅速传遍我国水稻主产区。马铃薯甲虫从1993年发现以来,已经蔓延到新疆北部9个地区(州、市),危害面积达1.13万hm2,疫情一旦传出新疆,将严重威胁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苹果蠹蛾于1953年传人我国新疆库尔勒地区,1989年进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距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和渤海湾苹果主产区愈来愈近,疫情已经严重威胁我国北方水果生产及贸易安全。
沿边、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疫情防控的前沿地带,在植物检疫防疫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从疫情发生范围看,沿边和沿海地区是植物疫情传人的高风险区。增强沿边、沿海的疫情防御能力,抵御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是保障国家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贸易安全的必然选择。我国大部分检疫性有害生物首先是在沿边和沿海地区被发现的,如苹果蠹蛾、马铃薯甲虫等疫情从欧洲经中亚传入新疆;稻水象甲和美国白蛾是从日本、朝鲜传人河北、辽宁等地;芒果象甲从印度、缅甸传入云南;红火蚁、香蕉穿孔线虫等疫情首先传入我国广东、福建。同时,周边国家还有许多危险性有害生物正向我国边境地区逼近,如俄罗斯滨海地区已经普遍发生马铃薯甲虫和苹果蠹蛾,距黑龙江边境仅有50 km;中西亚的玉米切根叶甲和小麦矮腥黑穗病正向新疆边境逼近;小麦印度腥黑穗病、香蕉穿孔线虫、马铃薯金线虫、地中海实蝇等危险性有害生物经常在进口货物中被截获。
农业部按照“政府主导、突出重点、依法阻截、科学防控”的工作方针,决定在沿海、沿边地区建设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从而达到阻截疫情传入、遏制疫情扩散的战略目标。由农业部负责全国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的实施和指导,省级人民政府成立疫情阻截带建设领导小组,农业检验检疫、财政、计划、交通、铁路等有关部门参加,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当国内某地发生重大植物疫情时,重大疫情的铲除由疫情发生地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各级农业部门负责具体组织落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