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亩产千斤子棉的生态基础

亩产千斤子棉的生态基础

时间:2024-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鄱阳湖地区各月份的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总量均以7、8两个月为最高,逐渐向两边递减,以1月和2月为最低。全年光能的分布状况与棉花生长发育对光的需求十分吻合,江西棉区实现棉花超高产栽培的光照条件比较优越。江西棉区热量资源较为丰富,赣北棉区年平均气温17℃左右。常年不低于15℃的天数达190天以上,不低于20℃的天数达150天以上。江西棉区的无霜期比较长,正常年份无霜期均在260天以上。江西棉区,棉田土壤肥沃,耕层深厚。

第二节 亩产千斤子棉的生态基础

江西棉区,是我国优质棉优势产区,光、热、水、气、土等自然资源对实现棉花超高产栽培非常有利。

一、充足的光照资源

江西棉区光能资源优越,全年平均日照时数可达2000小时以上,棉花有效生长期内(4~10月)的日照时数达1400小时以上,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70%。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459.8千焦以上,棉花有效生长期内(4~10月)太阳总辐射量达每平方厘米334.4千焦以上,占全年辐射总量的72%。

鄱阳湖地区各月份的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总量均以7、8两个月为最高,逐渐向两边递减,以1月和2月为最低。全年光能的分布状况与棉花生长发育对光的需求十分吻合,江西棉区实现棉花超高产栽培的光照条件比较优越。

二、丰富的热量资源

江西棉区热量资源较为丰富,赣北棉区年平均气温17℃左右。不低于0℃的积温在6200℃以上,不低于10℃的积温在5000℃以上,不低于15℃的积温达4500℃以上。常年不低于15℃的天数达190天以上,不低于20℃的天数达150天以上。从气温角度看至少有95天左右的有效结铃时间。丰富的热量资源为实现千斤子棉栽培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棉花生长期内,各月的平均气温对棉花的生长发育都是比较适宜的,4月份日平均气温为16.5℃,有利于早播育苗;5月份日平均气温为21.5℃,有利于壮苗早发;6月份日平均气温为25.5℃,有利于棉花现蕾;7~8月份日平均气温为29℃,有利于开花结铃,多结伏桃;9月份日平均气温为25℃,既有利于秋桃盖顶,又有利于棉花吐絮,10月份日平均气温仍可达20℃左右,有利于纤维成熟和吐絮。

三、充沛的水资源

江西棉区的水资源非常充沛,对棉花生长发育比较有利。充沛的水资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降水量比较充沛。江西棉区水域面积较大,有鄱阳湖和长江水域,湖区小气候比较明显,自然蒸发量相应较大,自然降水量相对比较充沛,常年年降水总量在1200~1500毫升,滨湖地区降水量多于丘陵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分布不均匀,以4~6月份为最多,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7~9月份降水量只占全年的20%左右。一年中,有大约75%的降水量分布在棉花生长期内。

3~8月份的降水比较多,月降水量均超出了100毫米,从总体上看有利于棉花搭建丰产架。其中4~6月份的月平均降水量超出了200毫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棉花全苗,通过营养钵育苗移栽,一般都能克服这一问题;7月和8月的平均降水量比较适中为120毫米,对棉花开花结铃比较有利;9~11月份月平均降水量在50毫米左右,为一年中雨量最少的时期,这段时间正是棉花集中吐絮时期,降雨量偏少,不易造成棉花烂桃,僵瓣花少,有利于提高棉花品质。但这一时期的干旱易造成棉花早衰,适时合理灌溉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二是蓄水条件比较好。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8、9两个月的平均水位常年相对比较稳定,有利于湖区棉花引水灌溉,是湖区棉花理想的灌溉水库;在棉花抗旱灌溉期间,长江水位相对比较稳定,水量充足,为长江沿线棉区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条件;江西棉区库、港、塘、堰蓄水条件比较优越,棉区的蓄水条件较好,为实现棉花超高产栽培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四、无霜期较长

江西棉区的无霜期比较长,正常年份无霜期均在260天以上。赣北棉区常年无霜期有261天,平均终霜日期为3月8日,初霜日期为11月25日。无霜期最长年份的天数达300天,无霜期最短年份的天数也有227天。

江西棉区的棉花,一般在4月上旬播种育苗,5月上旬进行移栽,5月下旬至6月初现蕾,6月下旬开花结铃,8月下旬开始吐絮,12月上中旬拔秆。按照这个生育进程推算,有效结铃期从6月25日算起,一直可以持续到9月底至10月初。总有效结铃期可以保证在95天以上。按照成铃平均日增长量0.65个计算,可以确保单株成铃总数达62个,按平均每亩1500株的密度计算,亩总成铃可达9.3万个,按平均单铃重5.5克计算,亩子棉产量可以超出500公斤,折合皮棉亩产可达200公斤以上。从季节上完全可以保证实现千斤子棉栽培目标。

五、良好的土壤资源

江西棉区,棉田土壤肥沃,耕层深厚。棉田土壤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为平原洲地冲积土壤,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pH值适中;第二类为丘陵红黄壤,土壤偏酸性,耕层较厚,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相对较为贫瘠;第三类为水稻土,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易夺取棉花高产。

从2005年开始,江西省各县逐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赣北都昌县为例,2006年都昌县土肥站检测了4012个土样,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13%,最高值达到4.94%,最低值只有0.52%。在4012个土样中,有61.5%的土样的有机质含量在1.5%~2.5%;铵态氮的平均含量为22.7毫克/公斤;速效磷的平均含量为14.6毫克/公斤;速效钾的平均含量为77.3毫克/公斤;富含钙、镁、铁、锰等中、微量元素;pH值平均为5.16,最高值为6.55,最低值为4.05。

从总体上看,整个江西棉区土壤呈弱酸性,有机质含量适中,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比较协调,土壤的保肥能力和供肥能力较好,非常适宜棉花生长发育,为实现棉花超高产栽培奠定了良好的土壤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