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大豆栽培区划
大豆适应性强,野生大豆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凡≥10℃活动积温大于1 900℃,年无霜期连续达到100天以上,年降雨量高于250毫米及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都有大豆栽培。由于栽培大豆的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泛,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畔,东至台湾岛,西至天山南北和青藏高原皆有大豆栽培,而在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加上各地农业生产条件、作物种植制度及大豆品种的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大豆生态类型和生态区,在生产上成为不同的大豆栽培区。划分大豆栽培区的主要依据是大豆的生育类型与耕作制度,而品种生育期和耕作制度又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农作物种类及社会需求。根据农业生态环境、农作物种植制度及土壤耕作制度的异同点,将全国大豆栽培划分五个栽培区。即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海夏作大豆区、长江流域春夏作大豆区、东南春夏秋大豆区和华南多作大豆区。其中北方春大豆又分为东北春大豆、黄土高原春大豆、西北春大豆三个亚区,黄淮海夏大豆分为晋冀陕中部春夏大豆、黄淮夏大豆二个亚区,长江流域大豆区分为长江流域春夏大豆与云贵高原春夏大豆两个亚区。五大栽培区及亚区的大豆面积、产量概况见表3-1,大豆的品种类型,生育期及气温降水概况见表3-2。
表3-1 全国大豆栽培区及面积产量(1999)
注:资料来源:农业部《农业年鉴》,2000年。
表3-2 全国大豆栽培区的生育期气温降雨情况
北方春大豆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新疆等省及冀、晋、陕、甘等省北部,为一年一作的春大豆区,面积产量占全国的46%和47%。东北春大豆亚区包括辽、吉、黑三省及内蒙东部,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之一,尤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是大豆的集中产区,也是我国大豆出口的主要商品基地;黄土高原亚区包括冀、晋、陕三省北部,内蒙及宁夏的河套地区及黄土高原一部分地区,由于降水少,土壤较瘠薄,大豆种植面积不是很多。西部地区的新疆地区则是大豆的高产区,北疆无霜期短,一年种一季大豆,南疆地区则可复种,品种栽培、措施配套,可获得大豆高产,随着灌溉面积的扩大,本区将成为我国新发展的大豆优质高产区。北方大豆区的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其南部地区有少数品种属亚有限和有限结荚习性,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9月成熟,生育期105~155天。
黄淮海夏大豆区为全国三大产区大豆主产区之一。20世纪60年代的面积与产量居全国首位,现在仍占全国的26%~28%,仅少于东北春大豆区,分为两个亚区。包括山东、河南、安徽、陕西关中地区及甘肃天水地区,本区大豆品种夏大豆以有限结荚习性为主,生育期90~110天,麦豆两熟栽培为主。春大豆以无限结荚习性为主,生育期120~140天,两年三熟。本区大豆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栽培大豆的重要起源地,历史上大豆面积和产量占据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但近年来,由于黄河上游地区的植被减少,气象要素发生变化,主要是大豆生育期内降水变率大,旱涝频繁,大豆产量不稳定。本区大豆生产要选用抗逆性强的大豆品种,实施抗旱、排涝的技术措施。
长江流域春夏大豆产区,包括长江上、中、下游诸省市区,如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上海等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区,云南、贵州、广西的大部分地区,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等省的南部、浙江省北部。本区的大豆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1/4,是我国三大大豆产区之一。由于本区处于亚热带的中部和北部,雨量充沛。无霜期长,≥10℃的活动积温4 500~5 500℃,海拔1 5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与低山区一年的春夏两季均可播种大豆,栽培的作物多种多样,有稻、麦、棉、玉米、油菜、花生、芝麻、薯类,大豆生产不如北方春大豆、黄淮夏大豆那样集中,而是与以上作物形成多种多样的一年两熟、三熟栽培,以春、夏播为主,在一部分水稻产区,还有稻田套种秋大豆的习惯。可以适应不同栽培条件与不同耕作制度的类型丰富多样的春、夏、秋大豆品种是本栽培区的最大特色,蛋白质含量高是第二特点,在海拔1 5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山地同纬度区同时存在春、夏、秋播的大豆栽培是本区的第三个特点。
东南春夏秋大豆区,包括福建、台湾及江西、浙江、湖南的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部。这个地区的雨量、热量更加充沛,无霜期270天以上,降雨量1 000~2 000毫米,根据前后作的茬口安排,从3~8月的春、夏、秋均可播种大豆,形成水田、旱地不同方式的三熟制。本区稻田播种秋大豆的历史悠久,是我国秋大豆的主要栽培区,也是我国秋大豆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华南四季大豆区或多作大豆区,包括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省的南部及海南省,可以一年四季播种大豆,与稻、玉米、甘蔗、甘薯、木薯、花生、蔬菜等作物轮作换茬。大豆品种多为光照不很敏感的春大豆型或从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引进的品种,选择适宜的季节播种,由于本区大豆的生育期均是气温较高的季节,大豆生长发育快,生育期短,一般只80~100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