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黄淮海夏大豆的主要生育期及栽培管理措施

黄淮海夏大豆的主要生育期及栽培管理措施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黄淮海夏大豆的全生育期自北向南由90天左右到110天逐渐拉长。夏大豆主要生育期分为幼苗期、分枝期、花荚期、鼓粒期、成熟期。本地区夏大豆的播期受降雨及土壤墒情的影响很大,麦收后土壤墒情好或麦收后降雨,大豆可及时早播。轮作倒茬是大豆的增产措施之一。同一块地连续两年以上夏季种大豆会造成减产。黄淮海夏大豆产区主推品种的百粒重大都为17~23克,在一般行距0.4~0.5米时,根据子粒大小每亩4~5千克为适宜种子播量。

第二节 黄淮海夏大豆的主要生育期及栽培管理措施

黄淮海夏大豆的全生育期自北向南由90天左右到110天逐渐拉长。因豆麦轮作是该区重要耕作制度,北部小麦收获晚播种早,南部小麦收获早播种晚,所以大豆品种北部需要早熟品种,南部需要中熟偏晚品种,以适应豆麦两熟的耕作制度。

夏大豆主要生育期分为幼苗期、分枝期、花荚期、鼓粒期、成熟期。播种期及播种前的准备、收获及入仓虽然不在生育期内,但是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在此专门列出加以论述。

一、播种及播种前的准备

黄淮海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中旬都是夏大豆的适播期,而且播种越早产量越高。研究证明,自6月上旬起,每晚播1天,平均每亩减产1.5千克左右;自6月下旬起,每晚播1天,平均每亩减产2~2.5千克。因为大豆多与小麦轮作,黄淮海地区北部麦收晚,大都在6月中旬收获,南部麦收早,大都在6月上旬收获,所以实际大豆播期自北向南随麦收提前而有可能早播。本地区夏大豆的播期受降雨及土壤墒情的影响很大,麦收后土壤墒情好或麦收后降雨,大豆可及时早播。麦收后干旱,墒情差,又无条件浇底墒水的地区,大豆无法下种。只要土壤墒情好,早播可以及时早覆盖地面,减少水分蒸发,延长大豆营养生长期,多分枝,多结荚,有利于物质积累,又便于雨季到来之前清除杂草。

轮作倒茬是大豆的增产措施之一。同一块地连续两年以上夏季种大豆会造成减产。减产的原因在于,土壤养分的非均衡消耗,土壤中水解氮和速效钾明显减少,锌硼成倍降低,土壤酶活性下降等;一些病虫害加重,如根腐病、孢囊线虫病、霜霉病、地老虎、蛴螬等;并且大豆根系分泌物会积累,土壤的理化性质会恶化,等等。因而要搞好耕地换茬,避免夏季大豆连作。

在土壤墒情好的情况下,播前整地犁耙比不犁耙好得多。播前犁耙可疏松耕层,便于大豆根系下扎,减少水分蒸发,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并且还可将部分杂草种子、病菌孢子、害虫及菟丝子种子翻入土壤深层,减轻危害。播前犁耙可增施底肥提高土壤肥力。然而,在播种前气温高、墒情差、蒸发大的情况下,不整地铁茬播种可抢墒保全苗,整地犁耙会造成跑墒,贻误播期时,应选择铁茬播种。

为了达到苗齐、匀、壮的目的,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需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将豆种中的杂子、病子、破子、秕子和杂质去除,选留饱满、子粒大小整齐、无病虫、无杂质的种子。精选的方法有风选、筛选、粒选和精选、机选,可视条件而定。

对种子进行发芽和出苗试验,也是保证一播全苗的措施。优良种子发芽率应在95%以上,田间出苗率应在85%以上。如果发芽率或出苗率较低,要加大播种量,以保证全苗。

大豆种子包衣是一项新技术。将精选的种子包上种衣剂,种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激素等制成的膜状物质。种衣剂在种子播入土壤后,几乎不被溶解,在种子周围形成防止病虫害的保护屏障,并缓慢释放,被内吸传输到地上部位,继续起防治病虫害的作用。种衣剂内的微肥和激素则起肥效和刺激根系生长作用。种衣剂在土壤中可持续药效45~60天。

黄淮海夏大豆产区主推品种的百粒重大都为17~23克,在一般行距0.4~0.5米时,根据子粒大小每亩4~5千克为适宜种子播量。

二、生育期的田间管理

(一)幼苗期

夏大豆从出苗到分枝出现,称为幼苗期,一般品种17~25天,约占整个生育期的1/5。幼苗终期可形成4片真叶,茎粗可达到总茎粗的1/4,根系可深达40厘米,达总根长的1/2。这一阶段是以生长根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时期。

幼苗对低温的抵抗能力较强,最适宜温度25℃左右。此期幼苗较能忍受干旱,适宜土壤湿度10%~22%。幼苗期需要的养分、水分处于全生育期最少阶段,但又是促进根系生长的关键时期。

幼苗期壮苗的特点是根系发达,茎秆粗壮,节间短,叶深绿,生长稳健。

夏大豆幼苗期主攻目标是苗全苗壮,根系发达,茎叶茂盛。为达此目标必须抓紧时间查苗补苗,在苗全的基础上及早实行人工手间苗、定苗,注意及早中耕灭茬,防治地下害虫为害幼苗。

缺苗断垄是夏大豆生产上最突出的问题。为夺丰收,夏大豆出苗后,应逐行查苗。凡断垄30厘米以内的,可在断垄两端留双株。凡断垄30厘米以上者,应补苗或补种。补苗越早越好,最好在子叶展开,对生叶尚未展开的芽苗阶段进行带土移栽。移栽应于下午4时后进行,栽后及时浇水,成活率可达95%以上。补种也应及早进行,种子浸泡催出芽后补种。

实行大豆人工手间苗培育壮苗,是提高大豆产量的一项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在全苗的基础上,实行人工手间苗,单株匀留苗,能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匀,有利于地上部生育,充分利用光能,促进长成庞大的根系,增加根瘤,合理利用地力,协调地下部和地上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据多点试验和生产调查,大豆手间苗一般可增产15%~20%,多的达30%以上,尤其是在播种量大,土地肥沃,雨水较多的年份增产幅度更大。

大豆间苗一般是一次性的,时间宜早不宜迟,大豆齐苗后即可进行。间苗过晚,幼苗拥挤,互相争水、争肥、争阳光,根系生长不良,植株生长瘦弱。手间苗的株距因品种、土地肥力各有不同,一般情况下0.4~0.5米行距,株距应在0.13米(4寸)左右。间苗时拔去密集的成堆的疙瘩苗、弱苗、病苗、小苗和其他品种的混杂苗,留壮苗、好苗,达到幼苗健壮、均匀、整齐一致。如遇干旱或病虫害严重,可先疏苗、间苗,后定苗,分两次进行手间苗。

适期播种的大豆,在适宜的光、温、水、肥条件下可长成壮苗。壮苗的标准是,根系发达,侧根多,根瘤多,子叶肥厚,幼茎粗壮,节间短,分枝多,叶片无缺位,叶色正。对于高肥土地的壮苗,应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后期倒伏。对于肥力条件好,墒足,生长偏旺的壮苗,要控制其生长,可深中耕3~4.5厘米,伤一部分表层细根,促进根系下扎,在伤根的初期,根部吸收能力受到影响,旺长可得到控制,随着根系的逐渐恢复,根系吸收能力将更强,为以后的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土壤肥力较低的大豆苗,要早追肥、早浇水,避免水肥接不上,壮苗塌架,影响中后期生长发育。

大豆弱苗产生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般标准是:苗瘦弱、叶小、茎细、根少、叶色淡、叶面无光泽、生长速度慢。因干旱造成的弱苗,应浇水,然后锄地保墒;因水渍造成的弱苗,应锄地松土、散墒,并追肥促苗;因缺肥造成的弱苗,可追肥浇水;因密度过大造成的弱苗,要手间苗,并追肥浇水;因晚播或播种过深形成的弱苗,可追肥、浇水,中耕促苗。

(二)分枝期

夏大豆从分枝出现到开花为分枝期,从播种到分枝期大约25天左右。花芽分化期的开始也就是分枝期的开始,此期一般20天左右,是夏大豆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矿质营养日平均积累速度为幼苗期的5倍。分枝期实际上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共同进行时期,此时根瘤已具有固氮功能,根瘤菌由寄生关系进入与根系的共生关系。

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形成花芽时,较长的黑夜和较短的白天,促进生殖生长,抑制营养生长。短光照阶段是夏大豆花芽分化的需要,是大豆短日照遗传性的要求。夏大豆的短日照性一般强于春大豆,在同一地区的早、中、晚品种对光照的反应不一样。试验证明,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在10~13小时短光照处理下,可迅速通过光照阶段,自播种到开花只需30天。在16小时光照处理下,供试品种自播种到开花60~120天。

分枝期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是日均温20℃~25℃,温度较高花芽分化快,较低花芽分化慢。

分枝期的主攻目标是植株强壮,促进分枝和花芽分化。具体措施是清除杂草,中耕培土,有条件的地区遇旱可浇水。注意防治造桥虫、菜青虫、棉铃虫、蚜虫和红蜘蛛等危害。

肥力偏低的土地在分枝期追肥是经济有效的措施。从开花到鼓粒,是需肥高峰期,在此之前的分枝期追肥,恰好可以满足大豆养分的需求。大豆追肥,要注意氮磷的配合,这不仅能使土壤缺磷状况得到改善,而且由于氮磷的协调供应,使植株体内氮磷代谢功能增强,有利于对氮磷的吸收利用,从而提高肥效。一般大豆开花前每亩追施尿素磷酸二铵各8千克,可达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三)开花结荚期

开花株数达总数一半的日期定为开花期。黄淮海夏大豆自播种到开花一般40天左右,不同品种差异很大。据900余份黄淮海各省夏大豆1999年在郑州的试验,自播种到开花27~77天。自开花到终花,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20天左右,无限结荚习性大豆30~40天。夏大豆每天开花时间随各地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而不同,一般清晨5~8时开花最多,其次是下午3~4时,夜间开花极少。每朵花从花蕾膨大到开花3~4天,开花持续时间短的30分钟,长的可达20小时。

黄淮海夏大豆8月上中旬为结荚期。结荚期和开花期无明显的界限,大豆从开花后15~20天,幼荚可发育成为成荚的大小,这一时期可称为大豆的结荚期。

大豆花荚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茎叶和根系生长非常迅速,据测定,株高日增长1.4~1.5厘米,叶面积系数接近全生育期最大值。花芽不断分化成花蕾。花蕾开放后,不断形成幼荚。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干物质积累在此期最多。茎叶内贮存的物质和叶片的光合产物源源不断地向花荚输送。此期是吸收养分、水分最高的时期,也是根瘤固氮的高峰期,结荚后期开始下降。

夏大豆花荚期最适温度白天为22℃~29℃,夜间为18℃~24℃。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4%~80%。此期如遇连阴,光照不足,养分供应不足,干旱或雨涝都会导致落花落荚。

大豆花荚期的主攻目标是促进多开花、多结荚、保花保荚、减少脱落。

在前期苗全、苗匀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加强水肥管理。对播种偏晚、土壤瘠薄、群体偏小的大豆,要利用初花阶段长枝叶的一段时间,努力促,有条件的可浇水以调肥,可叶面喷肥,分枝期未追肥的可追施少量氮肥,尿素2~3千克/亩。对前期长势旺,群体大,有徒长趋势的大豆,要在初花期及早控制。花荚期处于雨季,遇涝注意排水。此期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如造桥虫、豆天蛾等。

(四)鼓粒成熟期

8月中旬,当籽粒明显鼓起的植株达50%以上,即进入鼓粒期,当豆粒鼓起达到最大体积与重量时,即进入黄熟期,直至成熟。9月中下旬,黄淮海夏大豆逐渐进入成熟期,此时大豆植株变干,叶及叶柄脱落,豆荚内种子收圆变硬,具有本品种色泽。手摇豆棵,豆荚内种子发出哗啦啦响声,即为成熟期,也是大豆收获的适宜期。

鼓粒期营养生长逐渐停止,生殖生长居于首位。光合强度有所降低,无论是光合产物或矿质养分,都从植株各部位,向豆荚和籽粒转移。大豆鼓粒以后,植株本身逐渐衰老,根系逐渐死亡,叶片变黄脱落,种子脱水干燥,由绿变黄,变硬,呈现该品种固有子粒色泽和种粒大小,并与荚皮脱离,摇动植株时荚内有轻微响声,即为成熟期。

鼓粒成熟期同样需要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同时,需要足够的阳光和适当的温度。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秕荚秕粒会增多,产量会降低。此期所需水分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19%左右,在成熟期土壤干燥些有利于提早成熟,在水分过多的情况下,会延迟成熟。此期温度低,种子发育受影响,会增加秕粒并延迟成熟。

大豆鼓粒成熟期的主攻目标是保叶、保根,延长叶片和根系的功能期。在田间管理措施方面,必须满足后期生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及时防治病虫害,遇旱浇水,及时排涝,鼓粒前期可叶面喷肥。成熟期应降低土壤水分,加速种子和植株变干,便于及时收获。还应防止肥水过多,造成贪青晚熟,影响及时收获和倒茬,对有裂荚习性的品种要注意早收获,以免造成损失。

(五)收获及入仓

裂荚的品种,可适当提前收获,其他品种不宜过早或过迟。收获过早,干物质积累还没有完成,会降低百粒重,或出现青秕粒,影响品质;收获过晚,易引起炸荚造成损失。

大豆收回后,摊场晒两天,或先垛几天再晒。晒到荚皮焦脆,容易裂开时可打场脱粒。种子扬净后,要摊晾风干至含水量13%以下才可入库贮藏。简易办法可用牙咬一下豆粒,如果咬着格崩响,两豆瓣迅速分开,说明含水量不高。含水量高的大豆容易丧失发芽力。含水量10%以下的大豆,在10℃温度可保存10年以上仍可发芽;含水量12%~13%的大豆在常温下可保存2年仍能发芽;含水量18%的大豆在20℃温度下5~9个月丧失发芽力,在30℃温度下1~3个月丧失发芽力。

脱粒后的大豆不可在烈日下暴晒,这样种皮容易破裂,并且粒色变差,影响商品价值。

三、黄淮海夏大豆产量潜力和高产综合技术

黄淮海夏大豆究竟能有多高的产量水平?2000年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在安徽省蒙城大豆所1.6亩地块用MN91413进行高产试验,正式组织国家攻关验收,亩产315千克,突破“九五”国家攻关黄淮海夏大豆亩产310千克的指标,创历史最高记录。

为什么大豆产量不能像玉米那样高达千斤以上?第一,从生化方面看,大豆种子含蛋白质较玉米高2~3倍,脂肪高4~5倍,同量子粒,其热能含量大豆高于玉米。生产同量的子粒,大豆所消耗和储藏的热量比玉米约多1倍。并且大豆是光呼吸作物,在日光下呼吸作用比黑暗中大3~4倍,强烈的光呼吸将固定的二氧化碳又分解为二氧化碳放出,因而干物质积累受到影响,而玉米是非光呼吸作物。第二,大豆的光饱和点较低,中午日光强度还不到一半,光合作用即达到饱和,当温度升高到30℃,光合作用强度开始下降,这也影响产量。玉米的光饱和点高,在中午全光照下,温度升高到35℃,光合强度也不曾饱和。

有些大豆田块亩产仅100千克上下,而且连年低产。影响产量的原因有如下七条:一是连年夏季大豆连作,造成减产。二是不施肥,肥力不足。三是品种混杂退化,或品种不适于当地种植。四是田间管理粗放,播种质量差,出苗后植株密度不均匀,对缺苗断垄与过密的疙瘩苗补苗、间苗不力,中耕除草不精细。五是播期过晚,6月上旬是最佳播期,超过6月15日,每晚播一天,每亩约减产2.5千克。六是自然灾害的侵袭,因排水不畅受雨涝或无灌溉条件受旱而减产。七是病虫害防治不力造成减产。要使亩产100千克左右的低产田达到150千克以上的中产水平,必须轮作倒茬,不得夏季大豆连作。适当追肥,可在开花前的7月中旬每亩追施尿素、磷酸二铵各8~10千克,或在播种时随小耧斗施种肥磷酸二铵每亩10千克。选用优良品种。提高播种质量,出苗后查苗补苗,手间苗,耕锄草2~3遍。根据土壤墒情,尽量早播种。注意排水条件,遇涝及时排水,花荚期遇旱有灌溉条件需浇水。注意病虫害防治。以上措施能基本实施,便可达到亩产150千克以上的中产水平。

亩产150千克的地块,怎样才能达到250千克的水平?首先应当看到,亩产达150千克的地块,说明在轮作倒茬、土壤肥力基础、新品种应用、植株密度、田间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与水平。然而达不到亩产250千克的原因,一般是肥力不足或肥料成分配比不当,尤其是施有机肥料少,品种的抗倒伏性差,加上前期控制旺长措施不力,造成倒伏减产,生育期内干旱,尤其是花荚期干旱浇不上水,产量上不去。

中产变亩产250千克的措施,首先应考虑增施农家肥,一般每亩2 000~3 000千克,或饼肥40~50千克,农家肥与饼肥均是完全肥料,不仅矿质养分含量高,而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肥劲稳,肥效长,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的疏松程度。农活紧张,不能给大豆施底肥,可有计划地把两季作物该施的底肥,一次施在大豆的前茬作物小麦上,使大豆利用残肥,获得较好收成。大豆施底肥,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农家肥质量高,土壤基础好,前茬作物施肥多的可以少施,否则应多施。

在增施农家肥的同时,还应以合理的比例施化肥作底肥,以磷为主,氮素化肥为辅。一般亩施过磷酸钙25~30千克,尿素5千克或碳铵20千克,或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还可亩施钾肥氯化钾)7.5千克。高产大豆需肥量大,需补充钾肥。

选择高产新品种,也是重要措施之一。高产品种抗倒伏,植株高矮适中。前期合理促控,为中后期打好丰产基础。分枝期及初花期根据苗情,苗弱应追肥浇水,可每亩追尿素、磷酸二铵各8~10千克左右。根据土壤肥力,苗情正常可少追肥,苗过旺应控制旺长,不可追肥,可深中耕3~4.5厘米,伤一部分表层细根,促进根系下扎,控制地上部徒长。鼓粒期可叶面喷肥,如磷酸二氢钾等。

花荚期遇旱会大幅度减产,要创高产必须浇水,以解决需水高峰期的水分需求。

遇涝注意排水,以维持大豆根系正常生理活动。

四、绿色大豆标准及农药肥料的使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绿色大豆生产及产业化应运而生。

绿色大豆的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的绿色食品标准的一部分,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强制性国家行业标准。

绿色大豆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大豆标准和A级绿色大豆标准。

AA级绿色大豆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和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级绿色大豆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农药可用无公害生防农药,也可用少量的如菊酯类农药,最后一次施用时间不得晚于大豆收获前30天。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1,例如,施厩肥1 000千克,加尿素5~10千克或磷酸二胺20千克。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天进行。

绿色大豆基地的建立,必须经绿色食品机构及环保机构对生产地的大气、水源、土壤和生产的大豆子粒进行检测,认定合格,审批后才有效。

表6-1 绿色大豆子粒检验标准

img46

五、黄淮海地区主要大豆病虫害防治

(一)地老虎的防治

地老虎别名切根虫、土蚕。孵出幼虫仅在嫩叶上啃食,食量小。3龄后转入土内,夜间出土活动,常咬断大豆幼苗嫩茎,并将咬断的嫩头拖入土内作食物。幼虫受惊时有假死习性,将身体蜷成一团。

防治方法:

(1)深翻土壤,精耕细作,可压降虫口密度。

(2)实行轮作,最好是水旱轮作。

(3)灯光诱杀成虫,人工挖杀幼虫。

(4)药剂拌种。用50%的辛硫磷乳油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前药剂加水量为种子重量的5%~7%左右。拌种时均匀喷洒搅拌,拌后堆闷4~8小时。或药剂处理土壤,用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1~1.5千克。或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亩100~150克,加细土20~25千克,均匀撒施全田,随撒随犁或随耙入土中。还可每亩用60~70克90%敌百虫晶体,加温水1千克溶化,拌3~3.5千克麦麸成毒饵,于傍晚均匀撒于田间,如能在以上毒饵中每亩加糖50克、酒50克,醋30克效果更好。

(二)蛴螬的防治

蛴螬为金龟子的幼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8月下旬后进入危害盛期,食量猛增,取食大豆须根和主根,虫量多时可成片将大豆须根吃光,造成地上部枯黄,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

(1)水旱轮作或谷豆轮作,可减轻危害。

(2)对成虫金龟子进行灯光诱杀。

(3)播种时药剂拌种或土壤处理(参考怎样防治地老虎(4))。

(4)6月中下旬成虫盛发期,每亩用50%辛硫磷乳剂250克对20~25千克干细土撒施,并浅锄入土内,可有效毒杀成虫,减少田间卵量。

(5)7月中下旬幼虫孵化盛期,大部分幼虫处于一龄期时,每亩用50%辛硫磷乳剂250克,对干细土20~25千克,拌匀撒施,结合中耕,锄入土中,有较好的效果。

(6)7月中下旬幼虫孵化盛期,结合大豆需水高峰灌水,对蛴螬有一定杀伤力。

(7)大豆收获后,秋播整地时,在犁后拾虫,既可减轻对麦子的危害,又可减少来年虫量。

(三)大豆造桥虫的防治

大豆造桥虫俗称豆青虫、步曲虫。幼虫危害豆叶,食害嫩尖、花器和幼荚,可吃光叶片造成落花落荚,籽粒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造桥虫一年可发生5代,尤其以7月下旬至8月中旬的第三代最为严重。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喜在生长旺盛的豆田内产卵,卵多散产在豆株上部叶背面。

防治方法可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1 000倍液,每亩50~100千克喷雾或用杀螟松或50%马拉硫磷作超低量喷雾,每亩原液150~200毫升;或用2.5%敌百虫粉或2%西维因粉,每亩2~5千克喷粉;还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每亩40千克喷雾;用青虫菌或杀螟杆菌(每克含100亿孢子)1 000~1 500倍喷雾,每亩用菌液40~50千克。

(四)豆天蛾的防治

豆天蛾别名豆虫,幼虫食害大豆叶,轻则吃成网孔,重者将豆株吃成光秆,不能结荚,影响产量。豆天蛾每年发生1~2代,以末龄幼虫在土中9~12厘米深处越冬。幼虫共5龄,初孵化幼虫有背光性,白天潜伏叶背。1~2龄为害顶部咬食叶缘,一般不迁移。3~4龄食量大增,可转株危害,此期是防治适期。5龄是暴食阶段,约占幼虫期食量的90%。

药剂防治:在幼虫1~3龄用40%马拉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用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脂乳油2 000倍液,每亩用药液40千克喷雾。90%晶体敌百虫700~1 000倍,每亩用药液75千克。可用苏云金杆菌制剂(含活孢子100亿个/克)稀800倍喷雾。

(五)棉铃虫对大豆危害的防治

近年来,由于棉铃虫抗药性增强,大量天敌被杀伤,其发生数量逐年上升,甚至严重危害大豆、花生和芝麻等作物。主要以幼虫食害大豆的蕾、花、荚、嫩叶等部位,咬成空洞或缺刻。我省棉铃虫1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内越冬。成虫产卵一般喜产于嫩叶部位。1~2龄幼虫食量不大,3~6龄幼虫食量增大。有转株危害的习性,转移时间多在夜间和清晨(施药适期)。

防治方法:

(1)深耕冬灌,减少虫源。

(2)诱杀成虫,取70厘米左右长的杨树枝,每7~8枝捆成束,堆沤1~2天,黄昏每亩均插10把,清晨捉虫,集中杀灭。

(3)药剂防治,喷药主要喷洒在植株上部嫩叶和顶头上。各种药液稀释倍数如下:

20%氰马乳油每亩30~50毫升,2.5%敌杀死乳油每亩24~40毫升,对水75千克;10%溴氰菊酯乳油1 000~1 200倍液;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 000~2 000倍液喷雾。

(六)大豆蚜虫的防治

蚜虫又叫蜜虫、腻虫。以成虫或若虫在大豆植株生长点、顶叶和嫩叶背面用吸刺式口器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缩或形成大小不等的枯黄色斑点。受害植株生长不良,叶片早落,分枝结荚数减少,百粒重下降,产量降低。蚜虫还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早期田间常呈点状发生,大豆开花期蚜虫迅速扩散。

其防治方法用40%的乐果或40%的氧化乐果乳油1 500~2 000倍喷雾。可用50%灭蚜净乳剂2 000倍液喷雾。或用50%的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喷雾。还可用50%的马拉硫磷1 000倍液,或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8克对水30~60千克喷雾。也可用20%速灭杀丁或来福灵3 000倍液喷雾。

(七)红蜘蛛的防治

红蜘蛛又名叶螨。以成虫和幼虫群集大豆叶背面吸食叶汁,受害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以后吐丝结网,网间略具红色斑块,并有大量红蜘蛛潜伏。严重时叶片全部变红,卷缩、干枯脱落,使大豆生长不良,影响产量甚至干枯死亡。

大豆红蜘蛛一年发生10多代,5月下旬后,由杂草陆续向棉田、大豆田转移,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入危害期,由点片发生,再向全田扩展蔓延。旱地及靠近村庄、路边、荒田、棉田的大豆虫源多,虫口密度大,危害重。低温、多雨对红蜘蛛有一定抑制作用。低温、暴雨对其发生更为不利。干旱、少雨年份往往大发生。

防治方法:

(1)铲除大豆田及周围杂草,避免与棉花、玉米等间作。大豆收获后深翻,可减少虫源。

(2)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2 000倍液喷雾。或80%敌敌畏乳剂1 500倍液喷雾。

(八)BT生物杀虫剂的杀虫机理和优点

BT生物杀虫剂是一种近期应用的较先进的杀虫剂。它可防治鳞翅目害虫,如菜青虫、造桥虫、棉铃虫、豆天蛾、食心虫等。用BT生物杀虫剂可湿性粉剂每亩50克,加水30千克稀释搅匀喷雾,5~7天后生效。

BT生物杀虫剂是一种苏云金杆菌的芽孢和半芽孢晶体,含有毒蛋白,可破坏鳞翅目害虫的消化系统,害虫食用后导致死亡,达到杀虫的目的。

该制剂是环保型,无公害杀虫剂。它不污染环境,无有害残留,是生产绿色食品的良好杀虫剂。BT生物杀虫剂成本低,每亩药剂成本约3元,效果好。它的不足之处是见效慢,5~7天后见效,因此要作好测报,提前喷施。

(九)阿维菌素杀虫剂的杀虫机理和优点

阿维菌素杀虫剂是一种新生物广谱杀虫剂,对大多数害虫和害螨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可防治菜青虫、造桥虫、棉铃虫、豆天蛾、食心虫、蚜虫、红蜘蛛、大豆叶蝉等。每亩用10毫升阿维菌素杀虫乳剂,对水35千克稀释3 500倍喷雾。

阿维菌素杀虫剂是由土壤微生物阿佛曼链霉素产生的天然产物。它可破坏昆虫和螨类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使之麻痹、拒食、死亡。喷施后,阿维菌素可渗入叶片组织中,长期发挥作用,并且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特效。害虫食用后,会有1~3天的不食、不动、不死的中毒过程,但已不能为害,然后死亡。

阿维菌素杀虫剂是绿色环保新农药。无公害,不污染环境,无有害残留,是生产绿色食品的良好杀虫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