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时间:2024-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包括直接杀伤宿主细胞、干扰宿主细胞的营养和代谢、破坏细胞器功能、基因组整合、改变宿主细胞膜的结构及造成免疫病理损伤和免疫抑制等方面。其中细菌的侵袭过程和病毒的致病作用为本章的难点。

第七章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内容提要】病原微生物是能够引起人和动物发病的微生物。致病性和毒力是决定病原微生物致病作用的首要条件。致病性是病原微生物种的特征之一,毒力是病原微生物毒株的特征,是量的概念,其大小常用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感染量(ID50)表示。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包括侵袭力和毒素两方面。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包括直接杀伤宿主细胞、干扰宿主细胞的营养和代谢、破坏细胞器功能、基因组整合、改变宿主细胞膜的结构及造成免疫病理损伤和免疫抑制等方面。真菌的致病作用与其在体内繁殖时引起的机械性损伤以及所产生的酶类、酸性代谢产物和毒素有关。

【重点与难点】应重点掌握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毒力、侵袭力、毒素、传染等基本概念;掌握构成细菌毒力的毒力因子、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以及传染发生的必要条件;熟悉确定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主要依据、毒力的表示方法以及细菌的侵袭过程和病毒的致病作用。其中细菌的侵袭过程和病毒的致病作用为本章的难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