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果蝇的伴性遗传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果蝇的杂交技术,并学会记录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理方法。
(2)正确认识伴性遗传的正、反交差别,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
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代雌、雄均为红眼果蝇,F1代相互交配,F2代则雌性均为红眼,雄性红眼∶白眼=1∶1;相反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F1代雌性均为红眼,雄性都是白眼,F1相互交配得F2代,雌蝇红眼与白眼比例为1∶1,雄蝇红眼与白眼比例亦为1∶1。由此可见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有关系。
图7.1 果蝇正、反交示意图(引自Klug等,2007)
三、实验材料
黑腹果蝇品系:野生型(红眼),wild type(+);突变型(白眼),white eye(w),此基因在X染色体上。
四、实验用具和试剂
1.仪器用具
麻醉瓶,白瓷板,海绵,解剖镜,毛笔,镊子,培养瓶,大试管。
2.药品试剂
乙醚,玉米粉,琼脂,蔗糖,酵母粉,丙酸液。
五、实验步骤
1.果蝇饲养
在选择实验材料时,所需要的性状要位于性染色体上。已知红眼和白眼是X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首先要分别饲养这两个品系的果蝇,待饲养瓶中有幼虫和蛹出现时,便将成蝇移去,并加以处理。
2.选择亲本
从刚羽化出的果蝇中分别选择红眼雌蝇和白眼雌蝇,为了保证雌果蝇是处女蝇,在选择的时候,羽化的果蝇同样不能超过8h。
3.果蝇正、反交实验
伴性遗传杂交时,一定要同时做正交和反交遗传实验,因为决定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正、反交的结果会出现性状和性别的差异。把选好的红眼、白眼雌蝇分别放入培养瓶中,再按实验的要求在红眼雌蝇瓶中放进白眼雄蝇,相反,在白眼雌蝇瓶中放进红眼雄蝇。果蝇全部放好以后,要在杂交瓶上贴上标签,标明实验题目、杂交组合、杂交日期、实验者姓名。把培养瓶放在果蝇生活的最适温度(23℃)条件下饲养。
(1)正交:红眼(♀)×白眼(♂)。
(2)反交:白眼(♀)×红眼(♂)。
4.去亲本
果蝇饲养7d以后,培养瓶中出现了幼虫和蛹,这时可以将亲本移出,以防止亲本与F1果蝇混杂,影响实验效果。
5.F1代性状观察
再经过数天观察之后,培养瓶中出现了F1代果蝇,仔细观察F1代果蝇性状,发现正交、反交结果不同。
正交实验F1代果蝇数量统计结果
反交实验F1代果蝇数量统计结果
6.F1代自交
把正交得到的F1代果蝇转入一个新培养瓶中进行相互交配,把反交得到的F1代果蝇转入另一个新培养瓶中进行互交(无须挑选处女蝇)。
7.去亲本
经过7~8d的培养,在新的培养瓶里又出现了幼虫和蛹,这时把瓶里成蝇转移出去,并处理掉,防止与F1果蝇杂交。
8.F2代结果统计
(1)正交F1代自交结果统计:
(2)反交F1代自交结果统计:
六、数据统计
将以上所得结果整理后填入下表进行数据统计(适合与F1和F2数据)。
七、χ2检验
自由度=n—1
χ2=∑(观察值—理论值)2/理论值
通过查表得知,χ2值,概率P所在范围,说明果蝇的红眼/白眼这一对性状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的,且它们的子二代分离比接近1∶1∶1∶1。
八、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
(1)注意处女蝇选取时间和雌雄区别。
(2)亲本要去干净。
(3)自交要用新制培养瓶。
(4)统计数与理论数不符时要找出原因。
(5)本实验持续五周完成。
九、作业
(1)对正、反交结果作统计分析,并做χ2检验。
(2)总结伴性遗传的特点。
(3)假设控制红、白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正反交的结果又将如何呢?
十、思考题
(1)在伴性遗传过程中,为什么无论是F1代还是F2代正、反交结果都不相同?
(2)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在传种接代过程中,X、Y性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特点是什么?
(3)如何从亲子代的不同性状来鉴别伴性遗传与非伴性遗传现象?
(4)通过怎样的婚配方式来鉴别某一个基因在X性染色体上,而非其他染色体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