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产动物同工酶实验技术。
(2)了解水生生物同工酶分析在遗传育种学研究的意义。
(3)掌握电泳分析和染色方法。
二、实验原理
同工酶(isoenzyme)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这类酶存在于生物的同一种属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甚至同一组织或细胞中。现已发现有数种同工酶。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乳酸脱氢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肌酸磷酸激酶、核糖核酸酶、过氧化酶等,其中乳酸脱氢酶最为大家所熟悉。
同工酶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利用同工酶所带电荷的不同和分子大小形状的不同,在电场和凝胶中出现各同工酶组分的迁移率不同,通过电泳和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特异性染色而把酶蛋白分子分离,并将其位置和活性直接在染色区带标记出来。酶蛋白所显示的图像称为酶谱。根据谱带位置、数目及吸收强度等进行比较分析,判定生物的遗传特性。(图15.1)
电泳的种类,因支持物的不同而异,用纸作支持物的称为纸电泳,用凝胶作支持物的称为凝胶电泳。纸电泳只能根据组分自由泳动率的不同将它们分开,当组分的自由泳动率相差很小时,就得不到满意的分离效果。凝胶电泳不仅可以把自由泳动率差别很大的组分分开,而且可以借助分子筛的作用把自由泳动率差别小的组分分开。纸只能作单纯的支持物,它本身不参与分离过程。凝胶不仅作为支持物,由于有较高的黏度,在电泳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还有一定大小的孔洞,电泳时能和移动的颗粒相互作用,主动参与分离过程。假如凝胶的孔洞与所分离的蛋白质分子的平均大小接近,那么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孔洞的难易程度就不同,这与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形状有关,这样就为分离自由泳动率接近的大分子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因此,目前分离同工酶的技术主要是用凝胶电泳。常用的凝胶有淀粉凝胶、琼脂凝胶、醋酸纤维薄膜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图15.1 同工酶电泳原理
三、实验材料
新鲜的贝类、鱼类组织或-80℃冻存的样品。
四、实验用具和试剂
1.仪器用具
微量匀浆机,高速冷冻离心机,多用电泳仪,抽气机,电炉或微波炉,多层滤纸,pH仪,制胶模具,研钵、染色盒,冰箱,恒温培养箱,分析天平,电子天平,数码相机等。
2.药品试剂
水解马铃薯淀粉(Starch),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柠檬酸,乳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苹果酸,乳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辅酶Ⅰ(NAD),辅酶Ⅱ(NADP),吩嗪甲酯硫酸盐(PMS),氯化硝基四氮唑兰(NBT),异柠檬酸三钠,6-磷酸葡萄糖酸钠,乙醇,丙酮,α-萘乙酸,a-Glycerol phosphate,Glucose-6-phosphate,溴酚蓝,快蓝RR盐,冰醋酸,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镁。
3.缓冲液(配制方法见附录)
CT-7.0制胶缓冲液;CT-8.0制胶缓冲液;CAPM-7.0制胶缓冲液。
五、实验步骤和流程(图15.2)
(1)样本活体解剖,将各组织(如肝脏、外套肌、眼等)置于1.5mL离心管中,编号放入-80℃冰箱中保存备用;血液需要加肝素抗凝,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2)电泳前取0.3g左右样品放入1.5mL离心管,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中后置于冰浴中研磨,研磨混合液置于冷冻离心机中,在4℃、12 000r·min-1的条件下离心直至上清液澄清,取上清液冷冻保存备电泳用。对于血液试样,待分离出血清后上样。
(3)加淀粉30g和制胶缓冲液254mL,在三角烧瓶内混匀,加热至沸腾,抽气,然后注入制胶模具中,冷却后,保鲜膜密封保存备用。
(4)用手术刀在凝胶距离边1/3(约2.5cm)处切开,用适当大小的滤纸片蘸取样品提取液放入切口中。上样完毕后,用滤纸搭盐桥。在4℃条件下稳流(18mA)电泳5h。电泳后将凝胶割成1~1.5mm厚的胶片,置于染色盒中,将配制好的染色液倒入染色盒后置于37℃的恒温箱中进行染色。各种酶的染色液见附录5。待酶显示足够的活性后,用7%的冰醋酸溶液终止反应。
取凝胶放于大小合适的玻璃纸上,压制封膜,晾干,编号保存。
(5)对凝胶及其谱带拍照,或用激光扫描仪对干胶片电泳谱带进行扫描。
(6)结果分析:根据酶的结构组成和同工酶的在组织中所表现的酶谱特征,确定每种同工酶的编码基因位点、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
图15.2 同工酶电泳实验流程
六、实验作业
(1)提交清晰的同工酶酶谱图1~2张。
(2)同工酶技术的特点是什么?
(3)同工酶技术在水产遗传育种中如何应用?
七、参考图谱
图15.3 日本无针乌贼同工酶图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