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花卉业发展形势
花卉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和最稳定的产业之一。目前世界花卉年销售额已超过2500亿美元。
国土面积只有2.4万平方公里的荷兰,其中有3/4低于海平面,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贸易国。花卉业已成为荷兰农业的支柱产业,全国有花卉生产企业1.2万家,种植面积1.1万公顷,从业人员7.2万人,花卉产值73亿欧元,产品80%销往国外,其中球根花卉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90%。荷兰花卉业以“家庭为基础,出口为导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著称于世。
荷兰花卉的科技含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各大公司自办研究机构,从事花卉育种、栽培技术、资源引进和开发。每年全国申报鉴定的新品种多达700余个。
荷兰花卉生产专业化程度为世界之最。一个公司只生产一种花卉或一个品种,专攻一种产品,有利于生产标准化、工厂化和机械化,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花卉出口的国际市场主要是日本、欧美和俄罗斯。日本是世界最主要的花卉消费国之一,每年消费总额45亿美元,年均花卉进口额36亿美元。日本花卉需求品种多样,包括花枝、花苞、花叶、青苔、盆景和脱水花卉等。俄罗斯花卉产量较小,消费力很强。欧美市场对新优花卉品种的需求量大而且要求严格,是一个潜力巨大的长线市场。
目前中国花卉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花卉种植面积已达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1/3。但我国花卉出口量仅占世界的2%,种植量与出口量严重失衡。
2006年,我国花卉出口接近2亿美元,鲜花出口地主要集中在云南,切叶主要集中在浙江,切枝主要集中在广东,观叶植物主要集中在海南。福建、广东、浙江盛产虎尾兰、榕、苏铁、海芋、发财树、富贵竹等盆景和盆栽花卉。浙江出口红枫和玉兰苗木。山东出口牡丹和芍药,河北出口干花。
目前,国际市场对园林绿化和庭园植物消费呈现正增长。
据世界花卉专家预测,从21世纪开始,全球年均需消费的特种花卉约100亿美元。特种花卉有三种:一是食用花卉:要求无污染、口味纯正,具有滋润肌肤、美容养颜之功效。目前已开发100余种。二是药用花卉:要求既有药用功能,又能滋养身体、延年益寿的天然花卉。三是香料花卉:如百里香、薰衣草、香水草、茉莉、小苍兰、玫瑰等。随着人们对化妆品需求量的增加,需大量的香料花卉提取更多的天然香料,以供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的需要。
花卉出口的重点应放在原产我国的花卉,如牡丹、兰花、珙桐、月季、菊花等。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加大鲜切花出口量。2006年,中国的鲜切花已出口到39个国家和地区。
2006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达72.21万公顷,销售额为556.23亿元。保护地面积49391.7万平方米。花卉市场2547个;花卉企业56383个;从事花卉业的农户达1417266户;从事花卉业人员3588447人,专业人员136412人。
截至2007年6月底,中国已有140个花卉、树木品种获得品种保护权。云南昆明杨月季公司已建成了“野生蔷薇品种资源库”、“中国古老月季资源库”和“现代月季花资源库”三个育种资源库,并收集了云南野生蔷薇40余个品种,中国明清古老月季品种20余个和世界各地月季新品种400余个。还调查收集了优良野生花卉和优良的切花品种百余个,对中国的花卉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有辽阔的土地资源,有源远流长的花卉文化,有巨大的花卉消费市场,发展花卉业前景十分广阔。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现代花卉业建设,加快实现由传统花卉业向现代花卉业的历史转变。推进现代花卉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花卉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花卉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花卉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花卉业,用现代发展引领花卉业,用扩大对外开放拓展花卉业,用培养新型花农发展花卉业,提高花卉业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花卉从业人员的素质,以提高花卉的经济效益和对外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