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叶煮茶:吸血的城市终将死灭
世博会开幕在即,连台好戏也便鸣锣开场。除了乱象纷纷的全民动员,媒体也在开足马力,为世博会造势。一周前,上海在浦东新区发布“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指数”,结果显示,上海竞争力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这一消息一经公布,便引起一片哗然。各方争议的焦点在于上海是否能名副其实地排第三,却没人去质疑上海应不应该去争这个座次——大概是没人觉得这还会是个问题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据新浪网的调查,在世博会的几个主题中,网友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感兴趣度达到了40. 8%,远超其余五个副主题。这或许证明了上海世博会的宣传工作基本是成功的,但是,城市怎么才能让生活更美好?这个问题却似乎少有人追究。
上海这些年的发展是否实践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诺言?上海向国际金融中心迈进,究竟给这座城市及其居民带来了什么好处?对这些问题,普通居民大概是最有发言权的。
在上海本地网民的大本营“宽带山”论坛上,最近流行一个新词:“硬盘人”。所谓“硬盘人”,就是外地人。“外地”两字的缩写WD,与西部数据的缩写相同,“硬盘人”一说即由此而来。在“宽带山”上的“土匪们”(即本地人)眼里,“硬盘人”很招人厌,因为据说他们抢夺了本应属于本地人的有限资源。“土匪们”甚至不觉得上海这些年里的飞速发展有什么好,城市不断扩张,“硬盘人”蜂拥而入,导致资源相对匮缺。这种抱怨自然站不住脚。资源分配的不公,是社会制度安排之不合理造成的,与地域问题无关。要说不公,那普通“硬盘”(企业级“硬盘”特别是“洋硬盘”自然除外)更有理由抱怨,他们在就业、福利等各方面的待遇,要比“土匪们”差很多。要想在上海立住脚,他们必须付出比本地人多几倍的努力。
围绕“硬盘人”所发生的争论暴露出一个问题,即上海在迅速国际化的同时,正在产生一大批被剥夺人群。虽然从生活的绝对水平来看,几乎各个社会阶层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现实生活的巨大压力以及面对不可知未来的不安全感,仍然使社会中相当大一部分人有一种强烈的被剥夺感。摩登上海的种种“美好”,他们即使看得见,也未必摸得着。但那些不“美好”,比如交通的堵塞拥挤、教育医疗的不便,更不必提疯涨的房价了,却是他们日常性的经验。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生活除了烦恼和焦虑,的确没什么幸福可言。
因此,需要反思的是,若是从普通百姓的生活感受出发,上海这些年的“成功”究竟有什么意义?这种将目标瞄准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本身是不是就有问题?是不是上海非得重复伦敦、纽约当年走过的路,才能证明上海乃至中国之成功呢?
须知伦敦和纽约之地位,是在各种历史力量推动下自然形成的,而非刻意追求所得。而即便如此,也决不意味着它们所代表的那种大都市发展模式是合理的,值得后来者效仿。大都市是资本和金融高度集中的产物,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紧密相联。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大都市本身就是资本主义发展所淤结的一个肿瘤。其弊端,芒福德(Lewis Mumford)早已有所指陈,他斥之为“地狱的缩影”(brief outline of Hell),其社会状况“预示着一种凶兆”。事实上,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一切社会问题,在大都市中都有最充分、最尖锐的表现。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要重蹈覆辙,把国际金融中心当作城市发展的目标呢?是为了吸金吗?且不说能否得偿所愿,若全球热钱果真汹涌而入,恐怕也未必是好事,十多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即是前车之鉴。
上海能有今日,究竟靠什么?可以肯定,主推力不是来自外资。上海的“竞争力指数”能忝居第三,据说主要一个指标是靠证券交易额。谁不知道中国的股市是靠什么来撑着的?如果国际金融中心的幻景是用全国人民的血汗钱堆起来的,那未必是什么值得自豪的光彩事吧。说得严重一点,上海根本就是靠着吸全中国的血而发达起来的。这“血”不只是指资金,还包括人才、劳动力在内的各种资源。靠着吸血,现在有点模样了,就幻想着把吸盘伸向全世界,但这如意算盘未必能得逞,或许不仅吸不到血,反倒会沦为更狠的吸血鬼的猎物。
中国只能有一个上海,因为全中国的血只够养活一个上海。但吸血的快感似乎很有感染力,国内其他城市也都奋袂而起,省会城市吸全省之血,县城就吸全县之血,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有自己的血库,都梦想着靠吸血来做大做强。别的且不说,光是上海的“以房养市”经验就已流弊丛生。有那么多城市铁了心要上地铁,而且雄心勃勃,一两条不够,七八条不多,十来条更好。钱从哪里来?自然靠卖地,把规划中的地铁沿线的地块标价飞速抬高,伙同房地产商从老百姓口袋里抢钱。这种城市发展模式,整出了一个光鲜的“现代城市”的外壳,却榨干了老百姓的血汗钱。这不是十足野蛮的掠夺,又是什么呢?这样的城市,怎能让生活更美好?
所以,还得回到问题的根本:城市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什么样的城市才是现代的、美好的?可以肯定,决不是城市规模越大,汽车越多,摩天楼越高,就越是现代,越是好;而国际金融中心之类的冠冕自然更与幸福无关。说到底,任何样式的城市发展模式都必须遵循一个根本原则:适合人类居住。这儿所说的人类,自然应该包括所有社会阶层的人在内,不能只限于某个特殊阶层。豪宅巨院和贫民窟夷然并存的城市,还谈得上什么美好呢?而所谓适合,也不只是就外在环境质量而言,还应该包括软环境在内。软环境涉及工作方式、人际关系、消费模式、文化条件等诸多方面,也就是说一切可能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都是软环境。如果软环境很糟糕,硬环境再好,恐怕也没用。对一个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每天都生活在疲惫和焦虑之中的人来说,“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有多大的意义呢?毕竟这些东西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他的日常性的焦虑。
芒福德早就尖锐地指出:如果不能把生物和生命带进城市,以使最穷的居民不但有空气和阳光,还能有机会去亲近大地,而是把乡村变成不毛之地,那么这样的发展只能给城市带来死亡。我们必须牢记,提供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才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理想的城市在给人提供自我发展的各种机会的同时,也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轻松和愉悦,让他充分享受到生活的美好,而不是让他在紧张和焦虑中趋于崩溃。
就此而言,目前中国的城市的确离理想城市很遥远。而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大都市发展模式,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这种嗜血的发展模式是以更多的人的牺牲为代价的,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膨胀起来的城市,迟早是要死灭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