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2.5 茶树良种选用
□问题导入:
Q1:地方茶树优良品种具备哪些特点?
Q2:茶树优良品种的选用和搭配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2.5.1 茶树优良品种的特点
茶树品种是指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茶树良种是茶树优良品种的简称,指在适宜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和加工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茶叶产品的品种。
在茶叶生产上选育、繁殖与推广良种,对提高茶叶的单产、改进品质、增强抗性、扩大种植区域、适应机械采茶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
根据群众经验及各茶叶研究所多年来对茶树地方品种的调查、鉴定和比较结果,归纳起来,茶树优良品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茶蓬高大,分枝适中。茶蓬高大,采摘面就大,每一茶蓬上可采的芽叶数就多。分枝密度适中的茶树,通风透光较好,有利于芽叶的生长发育。
②发芽多,芽叶重,茸毛多。一丛茶树上发的芽头多,芽叶重,产量就高。一般认为茶叶上茸毛多,茶叶品质也较好,所以大多数茶类都希望选用有白毫(茸毛)的品种。此外,嫩叶色泽与成茶品质的关系也很大,一般黄绿色芽叶适制性较广,制红茶、绿茶均适合。嫩叶背卷的茶树的生长势和持嫩性较强,是高产优质的标志之一。
③芽叶生长快,采摘期早,新梢生长期长,发芽整齐。通常,芽叶生长快和生长期长的品种,产量高。发芽整齐有利于采摘和茶叶加工,这对提高成茶品质有一定的作用。采摘期早,可以提早采制,经济价值高,并且有利于调剂劳力和合理利用制茶设备。
④叶片大,呈下垂或水平状着生,叶面隆起,富有光泽,叶质柔软。一般叶片大而下垂或水平状着生的茶树,生长势旺盛、产量高。叶面隆起和富有光泽的茶树,育芽能力强,持嫩性也强,芽叶中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较高,有利于制茶品质的提高;叶质柔软则做成的茶叶外形美观。
⑤不受冻、旱和病虫危害,或受害较轻。多数茶区常有冻害、旱害和病虫害等发生,对茶树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如果茶树本身具有较强的抵抗冻害、旱害和病虫害的能力,则在灾害期间就有可能不受或少受危害,生长就不会受到影响或受的影响较小。一般认为叶片厚、叶色深、叶身内折的茶树品种抗逆性较强。
⑥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当地一般品种10%以上,制出的成茶品质好或可专制某种茶类。茶树品种是重要的茶叶生产资料之一,生产上选用的良种对提高单产和品质,增强茶树抗性,调节采制劳力以及适应机械化生产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并且进行品种的合理搭配更能发挥良种的优势。
2.5.2 茶树优良品种的选用和搭配
新建茶园,良种选用是关系到长远的经济效益,获得高产、优质和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在我国茶叶生产增值的技术因素中,良种要占20%~40%,有些茶类(名优茶、白茶和乌龙茶等)与品种的关系更为密切。茶树良种的应用对茶叶商品经济的发展显示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生产上选用茶树良种,除按上面所介绍的国家、省级和地方群体品种外,还可选用其他的茶树良种。具体选用时,要发挥良种某一方面的突出作用,一要依当地自然条件选择适应性好的良种,即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如滇南、滇西茶区的水热资源好,种植乔木型大叶类的良种生长好。而滇中、滇东北茶区因冬季气温低,以种植抗寒性强的良种为宜。不同茶类有其独具的品质特征,尤其是内含成分的差异明显。二要在种植时,根据所生产的茶类进行优选。三要依当地栽培条件选择高产优质高效的良种,即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肥培水平、种植和采摘方式等进行选择。因为有的良种在栽培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仍可表现出它的优良特性,而有些良种则要求在栽培管理水平高的条件下才能显示优良特性。发展密植茶园,应选用分枝角度较小的良种。
由于不同茶树良种的发芽期早迟、生长快慢以及内含品质成分差异较大,为发挥品种间的协同作用并避免茶季“洪峰”,使劳力安排与加工机具使用平衡,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所选择的良种,要进行有目的地搭配。首先,要根据生产和销售实际,综合进行良种的合理搭配。茶树早、中、晚生品种的合理配置,既有利于高档名优茶的生产,提高单位面积茶园的经济效益,又可缓和采摘高峰,有效利用生产加工设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可减少损失。其次,将香气特高的、滋味甘美的或汤色浓艳的品种与茸毛的多少及叶形等不同品种搭配组合,发挥单一品种各自的特点,使鲜叶品质互补,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性。但是,同一品种要相对集中栽培,以利管理,通过合理搭配、良种良法使良种的优良特性得以充分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