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本岗位集中开展了鲆鲽类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池塘的工艺优化研究,优化和完善了胶南基地的工程化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建设工艺和结构。工程化池塘养殖的水源主要是自然海水、地下深井海水以及车间养殖排放水。控制循环量在50%以上,回水配水池塘每天注入10%~20%的新鲜海水,每半月大潮汛时大换水更换新鲜海水。
1 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池塘设计工艺优化
2011年,本岗位集中开展了鲆鲽类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池塘的工艺优化研究,优化和完善了胶南基地的工程化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建设工艺和结构。对养殖池塘的池壁进行护坡设计,设置中央底部排水和回水池,各单体小池塘的排水统一集中回收于回水池,经水质调控(微藻、益生菌、底质改良剂等综合调控)后,再注入养殖池循环利用,回水池定期更换新水,污水经资源化后处理排放,形成工程化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图1)。工程化池塘养殖的水源主要是自然海水、地下深井海水以及车间养殖排放水。养殖池塘排放的养殖用水通过中央排水管道进入回水池,经沉淀和简单处理后,流入回水调配池塘沉淀净化后,重新注入养殖池,形成池塘养殖系统的水循环利用。控制循环量在50%以上,回水配水池塘每天注入10%~20%的新鲜海水,每半月大潮汛时大换水更换新鲜海水。
图1 鲆鲽类工程化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