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滑舌鳎血浆性类固醇激素表达与卵巢发育及温光调控的关系研究(1)
徐永江1,2 柳学周1,2** 王清印1,2 马爱军1,2 倪 娜1,2 曲建忠3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青岛266071)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3.青岛忠海水产有限公司,青岛266414)
摘 要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组织切片技术和形态测量法首次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半滑舌鳎亲鱼卵巢的年周期发育过程中血浆中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和睾酮(T))的表达规律与性腺发育(组织结构、性腺指数(GSI)、肥满度(CF)和肝脏指数(HSI))及温度和光周期调控的关系。半滑舌鳎属于非同步分批产卵类型,卵巢发育依据卵母细胞形态和组成划分为五期。GSI、CF和HIS随性腺的年周期发育而呈现规律性变化。水温调节与GSI和HSI值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性腺的年周期发育过程中,血浆中E2在8月(Ⅳ期)达到峰值,进入产卵期后(9月)开始下降,11月至翌年5月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T含量在9月达到最大值,在10月开始下降。在年周期各月份,雌鱼体内E2表达水平都远高于T表达水平,E2与T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水温调节对E2和T表达水平影响显著且与其呈正相关关系,光周期调节对T和E2表达水平影响不显著,表明水温对性类固醇激素表达的影响更为明显。E2表达水平与HSI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F变化呈负相关关系,T表达水平和HSI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性类固醇激素与性腺发育期和卵母细胞成熟度关系密切,其表达水平可用于准确判断鱼类的生殖状态并可作为进行人工激素催产时机的依据。本结果可为温光调控人工亲鱼性腺发育成熟、激素诱导亲鱼产卵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关键词 半滑舌鳎,性类固醇激素,卵巢发育,温光调控
鱼类生殖的调控成功的关键是认识鱼类性腺发育的规律及其与温度、光周期等环境因子以及激素诱导间的关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鲆鲽鱼类养殖开发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都试图寻找亲体性腺发育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关联性以及其在产卵技术开发中的应用,并在很多鱼种上取得了可以用于实践的成果(Maddock &Burton,1999;Zohar and Mylonas,2001)。卵生硬骨鱼类的卵巢发育模式和内分泌研究较多,但是卵巢发育的特点和时间及其与内分泌调控的关系因鱼种生殖模式和对环境刺激响应程度的不同而各不相同。鱼类的配子发生和性腺成熟是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脑—垂体—性腺(BPG)轴的调控实现的。脑整合内外源信息并产生激发或者抑制信号调节垂体功能,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GtHs),刺激性腺产生性类固醇激素(睾酮(T)、雌二醇(E2)、孕酮等)和生长因子,促进配子的生长和发育成熟,性类固醇激素对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作用具有反馈调节作用(Nagahama et al.,2000)。因此,性类固醇激素表达水平的测定可为评价鱼类BPG轴生理功能和生殖状态提供重要信息(Merson et al.,2000)。性腺指数(GSI)、肥满度(CF)和肝脏指数(HSI)作为评价鱼类性腺发育的重要指标,为评估鱼类的性腺发育潜能提供了数量依据,并与性类固醇激素表达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是一种暖温性大型底栖鱼种,为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有关人工养殖条件下亲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仅见亲鱼培育和采卵技术(柳学周等,2006)的报道。半滑舌鳎亲鱼可在人工调控条件下自然产卵,但F1代人工培育亲鱼产卵效果不太理想:产卵量和卵质不稳定、部分亲鱼无法产卵,成为了阻碍养殖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认识人工养殖条件下半滑舌鳎性腺发育的内分泌规律,本文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F1代亲鱼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中血浆性类固醇激素的动态表达规律与卵巢发育特征及温光调控的关系,以期为半滑舌鳎人工亲鱼生殖调控产卵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对半滑舌鳎卵巢年周期发育的内分泌学规律的研究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