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戟科杂草
53.地锦
【拉丁学名】Euphorbia humifusa Willd,大戟科
【其他名称】燕子蓑衣、红丝草、奶疳草
【识别特征】匍匐茎长约10~30cm,近基部分支,通常浅红色,秋季变成红紫色,无毛。叶对生,矩圆形,长5~10mm,宽4~6mm,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有极小的锯齿,绿色或淡红色。 花序单生于叶腋;总苞倒圆锥形,长约1mm,浅红色,四裂。硕果三棱状球形,宽约2mm,无毛;种子卵形,黑褐色,被白色蜡粉,长约1.2mm(图2-86)。
图2-86 地锦
幼苗平卧地面,茎红色,折断有白色乳汁。子叶长圆形,先端钝圆,有短柄,无毛。初生叶倒卵状椭圆形,无毛,叶缘毛端具细锯齿,有柄。下胚轴较发达,光滑,暗紫红色。
【发生特点】一年生草本,种子繁殖。花期7~10月。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田边或旱作物地、果园、路边常见。
54.斑叶地锦
【拉丁学名】Euphorbia supine Rafi n.,大戟科
【识别特征】分支较多,带淡紫色,表面有白色细柔毛,叶对生,椭圆形,长约6mm,先端尖,边缘中部以上有细齿,基部偏斜,上面中央有紫斑。蒴果三棱状球形,被有白色细柔毛;种子卵形,有棱(图2-87)。
图2-87 斑叶地锦
幼苗平卧地面,茎红色,折断后有白色乳汁,子叶长约2mm,长圆形,先端钝圆,微带紫红色,有短柄。初生叶倒卵形,先端具不规则细锯齿,基部楔形,叶上面中央具长圆形紫斑,有短柄。
【发生特点】一年生匍匐草本,种子繁殖。花期7~10月。喜生于潮湿的土壤,水稻田边、水旱轮作地常见。
55.铁苋菜
【拉丁学名】Acalypha australis L.,大戟科
【其他名称】老牛斜斜、海蚌含珠、小耳朵草
【识别特征】株高30~50cm。茎直立,分支。叶互生,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菱形,长2.5~8cm,宽1.5~3.5cm,基部有3出脉,边缘有钝齿,有长叶柄。花序腋生,雌雄同花序,雄花多数生于花序上端,穗状;雌花生于叶状苞片内,此苞片开展时肾形,闭合时如蚌壳,故叫海蚌含珠。果小,钝三角状,被粗毛(图2-88)。
图2-88 铁苋菜(成株)
幼苗子叶长圆形,先端平截,基部近圆形,脉3出,有长柄。上、下胚轴发达。初生叶对生,卵形,先端锐尖,叶缘钝齿状,基部近圆形,密生短柔毛,有长柄(图2-89)。
图2-89 铁苋菜(幼苗)
【发生特点】一年生草本,种子繁殖。花期7~8月,花期9~10月。是棉花、花生、大豆、玉米等多种旱作物地及果园、苗圃的常见杂草。
56.猫眼草
【拉丁学名】Euphorbia lunulata Bge.,大戟科
【其他名称】妈虎胭脂、耳叶大戟、猫耳眼、细叶猫儿眼
【识别特征】株高达40cm。茎细而圆,自基部分支,内含白色乳汁。单叶互生;叶片线形。下部叶鳞片状,早落;中上部叶狭条状披针形,长2~5cm,宽2~3mm,先端钝或具短尖,两面无毛。杯状聚伞花序顶生者通常有4~9伞梗,基部有轮生叶与茎上部叶同形;腋生者具伞梗1;每伞梗再2~3分叉,各有扇状半圆形或三角状心形苞叶1对;总苞杯状,无毛,先端4裂,裂片间无片状附属物,腺体4,新月形,黄褐色,两端有短角;雄蕊1;子房3室,花柱3,分离,柱头2浅裂。蒴果扁球形,无毛;种子长圆形,长约2mm,光滑,一边有纵沟,无网纹及斑点(图2-90)。
图2-90 猫眼草
【发生特点】多年生草本,种子繁殖、宿根繁殖。花期4~6月,果期6~8月。生于山坡或河岸向阳处,果园及荒地常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