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怎样把城市变成“我们的”

怎样把城市变成“我们的”

时间:2023-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我们这些在学校里的人来说,在上海的生活是很同质化的。不过我想,除了这个,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空间”?我始终觉得只有跟这个城市里的“人”的联系多了,才会有更深的对城市本身的认同。站在同一战线的未必都观点相合,但因为共同反对一个东西,形成“反抗性认同”,这也许是解决“无根感”的一条途径。
怎样把城市变成“我们的”_“城”长的烦恼

小跑等:怎样把城市变成“我们的”

小跑:我在上海的活动范围非常非常小。作为学生,严格意义上说离这个城市是有距离的,绝对不同于一般市民。我的认同与其说是对城市,可能更多的是关于学校或者更小的共同体吧。

小冰:对,我平时就呆在学校,不大往学校外边跑,有两个原因:一,交通费太贵了。二,好像我对上海其他的空间没有想象。比如徐家汇只是另外一个五角场,我觉得出去不出去没有多大的差别。对于我们这些在学校里的人来说,在上海的生活是很同质化的。看上去不同的人周末去了不同的地方,但不过是一个在徐家汇吃DQ,另外一个在五角场吃DQ,无非是消费。内容都差不多。

井姑娘:可以说,我在这个感情层面是非常麻木的,也许就是生活的太久,把一切都当场自然而然的了。常常有外地的朋友问我上海有什么好玩的,什么好吃的,我基本语塞。问我还不如问旅游手册,我虽然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但对它的探索仍旧是被官方引导所框死的。甚至,没有主动去亲近城市的欲望。商场高楼于我何涉?如果小杨生煎是上海最好吃的生煎,那我也不可能天天往吴江路跑啊。

大可:《蜗居》开头就讲的这事,妹妹和姐姐说,上海是有那些地方(南京路、人民广场、徐家汇、淮海路等),但这又和你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我想,除了这个,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空间”?除了“进城”,在上海生活是不是有其他意义?

小跑:我当然觉得在校园里的生活不能截然和这个城市分开,我觉得“意义”在于我们的情感、梦想之类的东西没有跟这个城市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接着小冰的话说,如果仍然是吃,那除了在徐家汇和五角场吃DQ没有不同,那吃DQ和吃冰棒的区别真有那么大吗?对于商业城市里的大部分人来说,这些物质感官上的区别就是城市的意义,我还听说有人专门来上海买H&M的衣服。

井姑娘:小时候住的石库门,在我尚未完全懂事的时候就拆掉了,房子搬来搬去,原来越大,也离市中心越来越远。起初觉得不方便,后来连闵行也造了许多商店,最近,我家旁边终于开了个大卖场,我妈一天起码要把这个卖场夸三遍。突然觉得对于父母一辈人来说,在城市生活一辈子,所祈求的无非是衣食住行方便。这几点满足了之后,就再没有其他目标。

小跑:对,人和商品的关系更紧密了。人和他人呢?人和自己眼前的现实生活呢?有没有更深的“感情”?

井姑娘:现在上海居住区和地铁互惠互利,简直就像分不清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那样不分彼此了。这就说明,大部分人,在上海落脚,最看重的,还是希望和外界有紧密的联系,和这个商品社会缠绕在一起。哪怕现在网络购物发达,现实中购物的快感是无法替代了。所以,我妈才会对家门口开的大卖场反映这么激烈。而且,现在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更多的是一种工作关系或是利益关系。以前纯粹的邻里关系在现在成为了“多余”。我既然无求于你,也不希望你无求于我。那么我们两人就没有交流、拓展关系的必要了。更何况,房门一关,人人都有各自的家庭需要操心。所以,关心邻里不如关心大卖场来得实在。

小跑:我说的更深层的感情就是不怕跟它产生更贴身的关系,更愿意付出。如果井姑娘的妈妈把对大卖场的感情投入到邻里关系或者社区活动中去。这样的生活才是更有声有色的吧?我始终觉得只有跟这个城市里的“人”的联系多了,才会有更深的对城市本身的认同。

小冰:小跑说的对。要产生认同,首先得把空间上的隔离打破。如果整天宅在家里,整天只是上网、看电影,对着电脑屏幕,对外边的人、建筑、街道,肯定都不会产生联系。我想这也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力所能及的做起吧。

大可:但话说回来,商品化的时代是不是城市所提供的一种新的把大家都联系起来的方式呢?比如说涨价。没有大市场前,涨价只是局部性的。有了大市场,牵一发动全身,好像大家都能同时感受到“经济”的变动,这样人们无形中是否会产生一种“认同”?

小跑:我们不能推翻大卖场,但我们可以跟邻居一起去大卖场玩。也就是说不是受大卖场的奴役,而是使它成为我们日常交流的背景和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它,把我们捆绑在一起。

大可:就是一种“反抗性认同”。站在同一战线的未必都观点相合,但因为共同反对一个东西,形成“反抗性认同”,这也许是解决“无根感”的一条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