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动物资源评价
一、动物资源现状
动物的分布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在环境因素中最基本的是食源和栖息生境两个条件,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森林植被,是不同野生动物赖以栖息和生存的源泉。长青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西段南坡,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形态,形成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种类繁多、形态结构丰富的动物资源。
调查结果显示,长青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脊椎动物311种,隶属29目78科213属,占陕西省脊椎动物总种数739种(郑生武等,1999)的42.08%。其中,鱼类有5目7科17属18种;两栖动物有2目5科5属8种;爬行动物有2目6科17属20种,鸟类有13目36科123属202种;兽类有7目24科51属63种。在这些脊椎动物资源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9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物种6种,II级重点保护物种33种。它们分别是:鱼类II级保护物种1种,两栖类II级保护物种1种,鸟类I级保护物种1种、II级保护物种21种;兽类I级保护物种5种,II级保护物种10种。显然易见的事实是,长青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地区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种质资源库之一。
1.哺乳动物
保护区有哺乳动物63种,隶属于7目24科51属,分别占陕西省兽类167种的37.72%,占全国461种兽类的13.67%(郑生武等,1999),其中,东洋界种34种,古北界种17种,广布种1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53.97%、26.98%和19.05%。表现出的显著特点是种类较多、种群数量大、富有温带森林特色的种类以及小型兽类较多、珍稀物种及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也较多。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一些旗舰物种,作为长青自然保护区的标志性物种正在引起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同时,小型兽类物种的丰富性以及广泛分布也给长青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注入了生机。
2.鸟类
保护区已知鸟类202种,隶属于15目36科123属,其种数分别占秦岭和陕西省鸟类总种数的59.76%及58.97%。保护区鸟类按区系划分,属于东洋界的有80种,古北界种92种,广布种30种,分别占总种数的39.60%、45.54%和14.85%。上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划特征。
3.两栖、爬行动物
长青自然保护区由于气候的显著影响,相对湿度较大,河流小溪纵横交错,植被类型多、生境类型多样,自然生态环境比较适宜两栖、爬行动物的发育生存。据本次调查和过去资料整理初步统计,两栖动物有2目5科5属8种;爬行动物有2目6科17属20种。其中,两栖类东洋界种4种,古北界种1种,广布种3种,分别占总种数的50.0%、12.5%和37.5%;爬行类东洋界种15种,古北界种2种,广布种3种,分别占总种数的75.0%、10.0%和15.0%。值得注意的是,经过30余年的变化,长青保护区两栖动物减少了3种,增加了1种;爬行动物增加了12种,减少了1种。在两栖动物中,Megophrys minor stejneger, Scutiger popei Lui, Microhyla mixtura Lui et Hu此次调查未采集到,这些均为东洋界西南区的典型代表种类,其中Microhyla mixtura当时曾是华阳地区的优势种;与此相反,长青自然保护区的爬行动物却明显增加了12种,即蜥蜴亚目4种,蛇亚目8种。就其区系成分而言,与30余年前相比,还是以东洋界的西南区成分为主,但在优势种群的表现上,蛇亚目的显著增加是明显的。从以上事实似乎可以形成这样一种认识,20世纪末期森林较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活动,较为彻底地改变了长青自然保护区原有的生态环境,大面积森林生态系统的二级结构发生了次生化变化,是导致以上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
4.鱼类
鱼类有5目7科17属18种,分别隶属于5目7科(6亚科)17属,占秦岭地区鱼类161种和亚种的11.18%。从科的成分来看,鲤科为最大的一个类群,有10种,占整个地区鱼类总种数的55.6%;其次为鳅科,有3种,占16.7%;再其次是鲑科、鲿科、鮡科、合鳃科和鰕虎鱼科,各仅有1种,分别各占5.56%。
长青自然保护区特有的类群有鮈属、雅罗鱼属等鱼类以及短须颌须鮈Ganthopogon imberbis 、似鮈Seudogobio vaillanti vaillanti 、中华纹胸鮡Glyptothorax sinense 、神龙栉鰕虎鱼Ctenogobius shennongensis等鱼类。
5.蝶类
受次生植被及气候特征的显著影响,保护区具有丰富的蝶类资源。据调查,长青自然保护区有蝶类11科88属164种,其中陕西省新记录科1个,17种为陕西省分布新记录,2种为陕西省特有种;珍稀蝶类5种。显著的特征是在现生的蝶类中,蝶体色泽鲜艳而体形较大的较多、稀有种特有种多以及新记录多等。
二、野生动物生境状况
长青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西段南缘,是经过不同程度和不同采伐方式后具有典型破碎化生境的地区之一。根据调查期间对保护区全貌的系统了解,长青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生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典型特征。
1.独特的地貌条件
除南北延伸且垂直高差显著(海拔800~3071m)的岭脊与沟谷相间排列的独特地貌外,仍不乏平坦的小地貌,如夷平面、阶地、古河道和扇形地,如此多样化的地貌条件,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
2.适宜的山地温带森林环境
从海拔800m向北,山地高度逐渐增至海拔3000m左右。如此巨大的海拔高差导致地形、地势、土壤、水热条件的复杂多样,使植被明显可分为落叶阔叶林、中山针阔叶混交林、中山暗针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五个带谱。与南方湿润的亚热带山地相比,虽然缺少保留完好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外,但是却具有亚热带山地通常缺少的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中山针叶林带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带。
但是,该地区已经经过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采伐后,却也给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带来了一些影响。破坏性的森林采伐,造成部分区域森林物理结构发生变化以及郁闭度变小,甚至在人工引入外来树种(如日本落叶松)的区域物种单一,使得一部分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部分原来分布于此的野生动物减少对其的选择与利用。
3.遗留有与森林采伐伴行的重要活动——公路、古道及其支线以及人行便道网络,构成了生境破碎化的基本景观,是促使生境异质性的前提条件
在长青自然保护区,遗留有众多的原来运输木材的公路(面积0.56Km2,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2%)与人行便道,也有历史上翻越秦岭的古道,围绕这些道路,当地的人类各种活动对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曾经产生过或正在产生不同程度的扰动,这些因素至少可能成为影响野生动物对现有栖息地选择和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4.森林斑块现象明显
经过较长时期的商业性采伐活动,长青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呈现较为明显的斑块状分布,总体上可包括原始天然林、人工林、择伐迹地、伐后天然更新林、灌木林、疏林地、皆伐迹地和宜林荒山荒地等类型。其中主要的结构组成为:原始天然林:面积为91.78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7%;人工林:面积24.43 Km2,占8.2%;择伐迹地:面积47.45 Km2,占15.9%;伐后天然更新林:面积84.32 Km2,占28.2%;灌木林:面积4.96 Km2,占1.6%;疏林地(指郁闭度在0.2以下的林分),面积34.84 Km2,占11.6%;皆伐迹地2.08 Km2和宜林荒山荒地5.80K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7%和1.9%;分布于低海拔社区周围的农业用地:面积1.50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5%。
三、动物资源保护价值评述
长青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地区生态系统保持比较完好的地区,以温带或亚热带次生森林为主体的生物有机体与环境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成为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我国理想的以研究恢复生态学、探索综合利用生物资源的良好基地。因此,在积极保护好长青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前提下,开展对生物资源乃至整个自然资源的科学研究,探求自然保护区客观规律,正确评价其自然保护价值,探讨持续发展途径,促进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1.环境资源优越,野生动物组成丰富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的显著影响,长青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体现出明显的区系过渡和渗透性质。据调查除鱼类外,长青自然保护区的脊椎动物中含东洋界种的有133种,古北界的有112种,广布种的有48种,分别占保护区脊椎动物总种数(鱼类的18种除外)的45.39%、38.23%和16.38%。它们分别是:两栖类东洋界种4种,古北界种1种,广布种3种,分别占总种数的50.0%、12.5%和37.5%;爬行类东洋界种15种,古北界种2种,广布种3种,分别占总种数的75.0%、10.0%和15.0%;鸟类东洋界种80种,古北界种92种,广布种30种,分别占总种数的39.60%、45.54%和14.85%;兽类东洋界种34种,古北界种17种,广布种1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53.97%、26.98%和19.05%。从总体上看,长青自然保护区由于地理位置的所在,反映出脊椎动物区系成分主要为东洋界物种略高于古北界物种而兼具南方动物区系的微弱色彩。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该区动物区系中分布类型具有过渡和渗透的性质,在动物地理区划上明显显示出此区域当属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秦岭山地省的温带森林动物群这一事实。
2.种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是多种动物区系成分的汇集地
长青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西段的南缘,所以成为来自华北、蒙古、青藏高原、中国南方以及其它动物区系成分相互渗透的汇集地,不仅是该区域动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变得复杂多样,而且具有显著的过渡特征。
动物区系的微区域性差异十分明显。长期受森林采伐的影响,生境破碎化所带来的斑块化生境是构成长青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景观的一大特点,也是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中其它自然保护区的不同之处。受其制约和影响,脊椎动物资源无论在水平分布上,还是在垂直分布上,均表现出较强的分异,尤其是斑块效应十分明显。从整个脊椎动物的构成轮廓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完整生态系统扰动后次生林(尤其是灌丛效应)中动物的配置格局,似乎多多少少可以折射出植被正向演替的历史轨迹。
3.在绝对保护状态下,生态系统虽然相对保持平衡,但仍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长青自然保护区动物区系虽是经过一定的自然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动物区系组合,动物类群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和相互的依赖关系,然而由于该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已遭受大面积破坏,而且处于正在恢复期,虽然在目前绝对保护状态下,生态系统相对保持平衡状态,但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对当地动物区系的现状和发展仍有着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长青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仍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4.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众多,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长青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及秦岭珍稀物种分布的重点地区,已确认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39种,其中I级保护6种,II级保护33种。在这些保护物种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是典型的“旗舰物种” ,备受生物学界所重视,加上典型的破碎化生境的存在,是开展保护物种对环境适应性研究的理想场所,也是珍稀物种遗传多样性保育的基因库。
(1)概括起来,长青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和经济、科研价值。
(2)区系成分丰富、种群数量较多;
(3)珍稀、特有种和濒危种的比率较大;
(4)旗舰物种种类齐全,是秦岭地区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5)动物栖息地破碎化典型,是开展科学研究的理想天然实验室;
(6)经济及商品价值高。
四、问题和建议
1.栖息地恢复与生态平衡问题
在绝对保护状态下,长青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虽然相对保持了平衡的自然景观,但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它不仅在形态上,而且在生态功能上均表现出栖息地严重破碎化现象。该保护区原是陕西省长青林业局的一部分,1993年执行GEF计划以后,经国务院批准于1995年成立。从70年代初至1985年,长青林业局所辖林区累积约采伐木材78万m2(相当于172万m2的森林资源),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一是急剧减少了森林的面积,缩小了野生动物种群的实际占有区,二是使野生动物栖息地内呈连续状态的森林被密集的公路网(0.3公里/1平方公里)分割成人工林、原始林、择伐迹地、竹林等斑快组成的镶嵌生境。
基于这样一种事实,加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理应成为当前保护区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重点。
2.珍稀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问题
与破碎化生境相匹配,野生珍稀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物种分布的空间格局、景观多样性以及濒危物种的评估与分级等问题显然显得尤为重要。尽快解决上述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有野生脊椎动物的保护与管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3.继续开展保护区科研工作的建议
现代生态学和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揭示,物种保护工作,一方面应以保护物种为对象,研究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提出保护和扩大种群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应以物种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为对象,深入研究栖息地各个组分的特点,各个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恢复或重建栖息地的途径和方法。只有遵循了这些基本原理,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才能够客观地为解决恢复和重建野生动物栖息地提供较充分的科学依据。
作为长青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资源来说,至少在较长时期内与这种破碎化了的生境相匹配,不论就其种群的现状,还是就其长远的保护生物学角度考虑,目前均已成为该区域最为关注的问题。
对于自然保护工作来说,面对连续的生境被破坏的事实,尽可能保护这些片段化生境中生存的物种库。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一是缩小了的生境总面积会影响种群的大小;二是在不连续的片段中,残存面积的再分配,它影响物种散布和迁移的速率,其普遍结果是,生境异质性的损失以及改变群落中生境碎片之间许多重要的生态关系,如扑食―猎物,植物―传粉者等。因此在生境破坏后,生境岛屿化(Habitat island)对物种的正常生栖有着重要影响,它直接影响到物种生存空间、多度、片段的占有率、个体增补率(Recruitment rate)以及利用生境的行为。
基于以上理论背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长青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数量及动态、生境利用和生境斑块化动态以及目前影响野生动物种群现状的胁迫因素分析。为此,长青自然保护区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快速生态学评估:通过分析已有的相关资料做出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决策及对应的行动计划。具体来讲,即是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调查地区的具体位置及大小尺度,然后收集有关遥感图像及其他有关的地理信息数据,并对其进行数据化处理。通过对遥感数据、空间数据,以及现有不同地图所提供的数据在不同尺度上所进行的一系列分析、综合,可以很快地划出具有高度生物保护价值的地理区域以及处于潜在危险中的区域。
(2) 快速恢复动物栖息地:面对已经破碎化的生境状况,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干扰与致损现状、受损机理与受损过程、动物对受损生境的适应与应答机制;在解决以上问题时,应考虑的原理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原理。解决的途径是生态工程方法。
参考文献
1.Morrison,M.L.,B.G.Marcot,R.W.Mannan.Wildlife-Habitat Relationships: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Wisconsi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2.
2.Merrian, C.H.Results of a biological survey of the San Francisco Mountains region and desert of the Little Colorado River in Arizona.USDA Bureau of Biology, Survey of American Fauna.1890,3:1132.
3.Adams,C.C.The ecological succession of birds.Auk,1908,25:109~153.
4.Grinnell,J.Filed tests of theories concerning distributional control.American Naturalist, 1917, 51:115~128.
5.Lack,D.Habitat selection in bird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ffects of afforestation on the Brechland avifauna.J.Animal Ecology.1933,2:239~262.
6.Svardson,G.Competition and habitat selection in birds.Oikos,1949,1:157~174.
7.Hilden, O.Habitat in birds.Annales Zoologici Fennici,1965,2:53~75.
8.Harris,V.T.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habitat selection by prairie and forest races of the deer mouse, Peromyscus maniculatus.Contributions from the Laboratory of Vertebrate Biology No.56.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1952.
9.Wecker, S.C.The role of early experience in habitat selection by the prairie deer mouse, Peromyscus maniculatus bairdi.Ecol.Monogr.1963,33:307~325.
10.Klopfer,P.H.Behavioral aspects of habitat selection:The role of early experience.Wilson Bulletin,1963,75:15~22.
11.潘文石等 .继续生存的机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Abstract
This chapter includes two parts.The plants for economic usage were listed in the first part.In the second part, the habitat fragmentation was briefly described.Habitat fragmentation comprises following two parts:morphological fragmentation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fragmentation on ecological function.Landscape connectivity as a parameter measuring ecological processes by which the subpopulations of a landscape are interconnected into a demographic functional unit, was applied in this study for evaluating the habitat suitability and fragmentation for wildlife in Changqing Nature Reserve.As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making decision on improving habitat and protecting the wildlife in Changqing Nature Reserv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