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 可燃物湿度场景的设计
考虑到活的草本层载量的变化,将可燃物的类型定义为两种。即假定活的草本层载量表示为w0lh,可燃物类型表示为type,则伪代码表示type随w0lh变化的伪代码为:
if w0lh>0 then
type=动态
else type=静态
活的草本层载量转化的部分(w0lh_c)随着它湿度(mlh)变化而变化的关系用伪代码表示为:
if vx = 0 and vy = 0 then
w0lh_c=0
else if mlh≤30 then
w0lh_c=100
else if30<mlh<120 then
w0lh_c=-10/9*(mlh-120)
其中,w0lh_c和mlh的单位均为(%)。
由此,在综合考虑模型的有效性、林火行为对湿度的敏感性和云南省区域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的可燃物湿度的场景(表4.1,表4.2)。
表4.1 死的可燃物湿度场景(%)
表4.2 活的可燃物湿度场景(%)
所以,为了研究的方便,云南省地表火蔓延的参数设计为:估测每类可燃物各个级别可燃物的载量、表面积——体积比;每类可燃物的燃烧床深度、死的可燃物消失湿度,建立可燃物模型。
湿度受气象因子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云量、降雨量)等的直接影响,而且受环境因子(海拔、坡度、坡向等)的潜在影响,而且不同的可燃物类型的湿度也不一样,同种可燃物不同时间的湿度也不一样。目前,国内还没有一种可以为实际所用的通用的可燃物湿度模型。所以,本文设计了两种方式让用户计算湿度因子,一是用户可以根据经验直接选择每种可燃物的湿度场景,或者通过产生式规则模型表示可燃物湿度模型。
产生式规则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If P then Q
这里P指天气预报提供的气象因子(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云量、降雨量)和可以提取的环境因子(海拔、坡度、坡向等),Q指上述场景。但是,由于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数据或专家知识做支撑。本文仅定义了简单的场景。
为了计算的方便,对于动态的可燃物模型,假定只进行载量的转移,活的草本层的载量和腐殖质原有的SAV值和湿度保持不变。如假设湿度场景为D3L3,可燃物湿度为7%,细小可燃物的湿度为9%,活的草本层的湿度为60%,活的木本层的载量是90%。所以,实际上活的草本层的载量67%被转移到腐殖质中,湿度和表面积——体积比均和腐殖质层一样,而剩余的33%的湿度仍为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