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用堆沤发酵培养料栽培的其他菇菌的生长参数
下面这些菇菌,可用栽培双孢蘑菇的方法栽培,当然其生长参数有些差异,如对光照的需求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这些品种可利用的资料更少,因为对它们的研究工作要比双孢蘑菇少得多。产量通常比双孢蘑菇低,因为仍未确定它们的最适宜生长条件。仅仅在40年前,每平方米双孢蘑菇的产量与今天的紫丁香蘑差不多。研究人员和企业家可以大大改进现有技术,栽培更多品种的菇菌。
14.6.1 紫丁香蘑
培养料可用标准的双孢蘑菇堆沤料,混入10%巴氏消毒的麦草,也可选用含有锯末的树叶覆盖料,但发菌时间要长得多。有些品系一直穿越并完全覆盖覆土层,使加湿困难,这种情况下可在原来的覆土上面再覆一层土,产量约为每平方米6~7千克。
左图:长满菌丝体的覆土
右图:采收后的紫丁香蘑子实体(科朋特菇菌栽培培训与咨询中心友情提供)
备注:不能完全确定是否需要光照
14.6.2 鸡腿蘑(毛头鬼伞)
毛头鬼伞幼嫩子实体味道极好,容易栽培,产量较高,但子实体难保存。有些幼嫩子实体采收后4天内就会开始溶解,流出墨汁样液体,这是鬼伞属很有名的。一种办法是采收后立即做成罐头。
培养料比标准的双孢蘑菇培养料更容易制备,氨气不会妨碍鸡腿蘑的生长,因此,培养料在更短时间内就可用于栽培。
鸡腿蘑(科朋特菇菌栽培培训与咨询中心友情提供)
14.6.3 巴西蘑菇的栽培参数
巴西蘑菇的栽培,大约在1990年从中国及其台湾省传播到许多地方,过去其主要市场是日本。这一品种的药用性能促进了它的销售,子实体有典型的杏仁样芳香味,有很大的食用潜力。培养料与双孢蘑菇差不多,需要生物群落活跃的覆土层。
左图:鲜销的巴西蘑菇
右图:中国的一个干燥架上的巴西蘑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