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栖爬行类物种资源
通过调查知道,大雪山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共91种。其中,两栖类有42种,隶属于2目,8科,21属;爬行类49种,隶属于2目(亚目),10科,36属。其中,访问到并据物种的分布范围与当地所具有的环境条件及栖息地类型的推测很可能有分布,但仍需进一步证实的种类有7属,9种(其中两栖类2属3种,爬行类5属6种)。另外,有6个(含4个两栖类物种和2个爬行类物种)已采集到标本的物种也需进一步查证其分类地位,它们是本保护区所具有的重要物种。对上述各物种,都记录了每一种的种名、俗名、栖息地、活动状况、优势度、保护等级等。由于调查时间、调查季节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此调查结果只是保护区所应具有的丰富的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的大概,并不能反映其全部,但就从所了解的情况看,大雪山的两栖爬行动物是非常丰富的,而且组成成分复杂多样,涵盖的地域类型、气候类型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具有综合和全面的特点,而且特有和稀有物种成分所占比例非常高,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其他邻近保护区都无法比拟和替代。
大雪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很高,原因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条件有关。大雪山地处青藏高原—横断山、云南高原和滇缅泰热带低地等自然地理区域的综合部,并且其山体高大,垂直气候带多,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有利于不同生活类型物种类群的生存、适应和抵抗气候因素的变化,从而保留很多的物种,而且南北并列的山川有利于南北物种的交流和聚集。根据植物区系的研究,大雪山处在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中的云南高原地区、横断山脉地区和滇、缅、泰地区的交错过渡地带,亚热带植物非常丰富,并具有热带植物和寒温带植物成分。地质历史上曾受第四纪冰川影响,保存了不少珍贵稀有的植物种类。动物区系也与植物区系类似,动物物种区系的组成和存在实际上与亚热带交汇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以及与保存较为完好的植被有关。大雪山在动物地理区划上位于东洋界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和华南区滇南亚区的分界线上。由于气候和森林类型复杂,为动物物种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动物区系成分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南北成分的混杂现象明显,种类非常多样,尤其以两栖爬行动物最为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