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昆虫资源的保护建议
本次在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系统的昆虫调查,尚属首次。尽管采集和鉴定了大量的昆虫标本,但仍有一些问题留待日后研究和解决。本次调查由于时间原因,采集的地点和路线难以照顾周全,特别是保护区海拔2600m以上区域及核心区,未能进入而留有采集盲区。另外,因经费不足、时间仓促,在采集的标本中,仅鉴定了30.2%,还有大量的昆虫类群还有待日后送请相关专家鉴定。
昆虫资源调查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同时又是保护区生物资源管理、监测和实施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鉴于目前保护区现状,对内力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对外开展公众意识教育显得十分必要。为能更好地对保护区昆虫资源进行保护,提出以下3个方面的建议:
(1)聘请有关专家,对保护区工作人员进行昆虫野外调查、标本制作和昆虫摄影技能培训,对重要类群(主要包括国家保护种类、具有经济和科研价值的种类以及珍稀昆虫等)进行识别。
(2)对群众进行昆虫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众意识教育。
(3)开展持续的昆虫调查。众所周知,有效的管理与保护是建立在资源状况清楚的基础之上的。要了解和掌握保护区昆虫的全貌,仅靠少数专家及一两次调查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保护区自己不断地去做细致深入的调查,不断地充实昆虫方面的本底资料,尤其是受国家保护的种类和珍稀昆虫物种,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昆虫标本室和展示厅。
(4)资源监测与保护。昆虫不仅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而且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十分敏感。应对保护区的重要昆虫类群,如重大害虫、国家保护种类、珍稀昆虫以及一些特有种类开展定期、定点的监测,加强管理与保护。
[1]郑乐怡,归鸿.昆虫分类学(上、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郑哲民.蝗虫分类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郑哲民.云贵川陕宁地区的蝗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4]刘举鹏.中国蝗虫鉴定手册[M].北京:天则出版社,1990.
[5]黄复生.云南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
[6]中国蛾类图鉴I[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7]中国蛾类图鉴II[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8]中国蛾类图鉴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9]中国蛾类图鉴IV[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10]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十一卷,鳞翅目,天蛾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11]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十九卷,鳞翅目,灯蛾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2]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三十三册,鳞翅目,灯蛾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3]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三十二册,鳞翅目,天蛾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4]中国经济昆虫志:第十二册,鳞翅目,毒蛾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15]中国经济昆虫志:第十六册,鳞翅目,舟蛾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6]中国经济昆虫志:第六册,鳞翅目,夜蛾科(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17]朱弘复,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图册第二号,蛾类图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8]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三十二册,鳞翅目,夜蛾科(四)[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9]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三十二册,鳞翅目,夜蛾科(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20]周尧主编.中国蝶类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1]云南省林业厅,等主编.云南蝴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2]云南省林业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主编.云南森林昆虫[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7.
附表7 云南大雪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名录
续表7
续表7
续表7
续表7
续表7
续表7
续表7
续表7
续表7
续表7
续表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