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成像光谱仪的色散元件
推扫式成像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形式,其成像光谱仪具有价廉物美的优点,其核心部件是色散元件,下面介绍常用的两种成像光谱仪色散元件。
1.棱镜-光栅-棱镜(prism-grating-prism)式
棱镜-光栅-棱镜式色散元件由棱镜和光栅组成,称为PGP光学器件。该元件是由两个棱镜和一个透射光栅组成的,透射光栅嵌在两个棱镜之间。该色散元件的透射光栅是一种体全息透射光栅,且其左右两个棱镜完全相同。在这个光学器件中,入射光由棱镜定向控制,通过透射光栅后产生光色散,使不同波长的光色散进入不同方向,光经过处理后,扩散进入不同波长的光区域。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各元件的光轴对称一致,使得仪器的光轴在一条直线上,生成的光谱按规律排列在光轴附近,当检测器检测光时,不需要倾斜测量,不需要精确控制测量角。
PGP色散元件横截面如图2-6所示(Mauri,2001)。第一个棱镜2和第二个棱镜3完全相同,它们对称排列在光栅4两边。棱镜2和棱镜3的顶角β1和β2相等,而且其厚度以及制造材料也相同。棱镜2、棱镜3和光栅4通过表面连接组成完整的光学器件PGP。该光学器件的棱镜2、光栅4和棱镜3具有共同的光轴A—A。
图2-6 PGP色散元件横截面示意图
1—PGP光学器件;2—第一个棱镜;3—第二个棱镜;4—光栅;
5—入射光束;6—波长λ1光束;7—波长λ2光束;8—波长λ3光束
工作时,平行光束5进入PGP光学器件1的棱镜2侧面2a,根据斯涅尔(Snell)折射定律,光线经棱镜折射后进入光栅4。假设入射角为α1的单色光在经过光栅4折射后,得到折射角α2、波长λ2的折射光。则在图2-6中,中间波长为λ2的一束光经过棱镜、光栅,沿光轴A—A方向离开第二个棱镜3的侧面3b时,会形成向外离开光学器件1的最长波长为λ1的虚线光束6。由于棱镜2和3相同,光线离开第二个棱镜3侧面3b的偏转与光入射第一个棱镜2侧面2a的偏转是对称的。所以,离开第二个棱镜3侧面3b波长为λ2的光束7按照与A—A光轴相同方向传播。根据相关知识,光谱中入射光束5中波长最短的λ3的虚线光束8离开光学器件的偏转角最大。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光栅4确定入射光束5的传播角、波长λ1的光束传播角、中间波长λ2的光束传播角与波长λ3的光束传播角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该套光学器件1的结构是可以改变的。例如,改变棱镜顶角β1、β2的大小,改变棱镜的厚度,或者使用不同的材料,都可以导致棱镜折射特性的改变。
图2-7所示为采用PGP色散元件的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如来自一束光纤光源9的光,通过透镜系统10得到平行光束,到达光学器件1。该光学器件1的参数与图2-6相同。在光传播过程中,经过PGP光学器件1的光被色散成以波长次序排列的光谱,再进入另一成像透镜系统11控制到达CCD点阵检测器12,并由点阵检测器12记录光谱。
图2-7 PGP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
1—PGP光学器件;2—第一个棱镜;3—第二个棱镜;4—光栅;
9—入射光束;10—入射透镜组;11—成像透镜组;12—检测器
图2-8进一步从原理上显示采用PGP色散元件的成像光谱仪的高光谱成像方法。该成像光谱仪包含一个镜头13、一个狭缝14、第一透镜系统15、PGP光学器件1、第二透镜系统16、检测器17。光经过镜头13、狭缝14、第一透镜系统15后得到平行光进入光学器件1。光学器件1的参数与图2-6完全相同。离开光学器件1的光通过第二透镜系统16,经整合、控制转向到达检测器17得到以波长顺序排列的光谱。
图2-8 采用PGP色散元件的成像光谱仪的高光谱成像方法
1—PGP光学器件;2—第一个棱镜;3—第二个棱镜;4—光栅;
13—相机镜头;14—狭缝;15—第一透镜系统;16—第二透镜系统;17—检测器
2.曲面校正衍射光栅式
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经过狭缝1、第一个曲面镜3,把从狭缝中透过的光反射到曲面衍射光栅5上,通过曲面衍射光栅把光色散成不同光谱,这些不同光谱的光被反射镜4反射到相机6(CCD)中形成光谱图像,如图2-9所示。
图2-9 曲面校正衍射光栅式成像光谱仪的原理示意图
1—狭缝;2—入射光;3—第一曲面镜;4—第二曲面镜;5—曲面衍射光栅;6—检测器(CC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