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 食用菌栽培周年生产
一、食用菌周年栽培的意义及条件
近年来,食用菌周年栽培规模日益扩大,技术也日臻完善,已成为食用菌栽培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方式之一。食用菌周年栽培也称为四季栽培,是指在一定设施条件下,以自然气温为主,人工控制为辅,实现不同温型、多种食用菌组合换茬,或一种食用菌连作,多复种、高密度、高效益的生产方式。
食用菌周年栽培可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栽培设施,不仅为栽培者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在调节食用菌市场周年供应、满足消费需求等方面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另外,食用菌周年栽培主要是根据当地温度的周年变化来安排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温型的食用菌,因此,不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食用菌周年生产,是以低能耗、高产值为目标,努力实现产品供应淡季不淡,达到周年均衡供应,以增强我国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满足国内外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对新鲜食用菌的需求。
二、食用菌周年生产建立优化模式的基本原则
进行食用菌多品种搭配周年生产,必须做到对时间和空间利用的高密度,栽培管理的高水平,投入产出的高效率。因此,建立食用菌周年生产优化茬口模式必须遵循以下5个原则。
(1)提高复种指数。选择生长周期短、出菇集中的品种,以利于茬口衔接,从而提高复种指数。
(2)提高空间利用率。利用室内床架栽培及室外立体栽培优势,提高单位空间利用率。
(3)科学组合栽培模式、控制病虫害。根据食用菌不同种类、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区分栽培类型,科学组合栽培模式,使这些品种在同一空间的不同季节生产。在建立茬口模式时,对病虫害的发生要有自然的制约机制。
(4)选定栽培制度和方式要有利于就地取材。食用菌的栽培制度就是单区制和双区制。栽培的单区制是指制种(或播种后的发菌)和栽培出菇在同一个菇房;栽培的双区制是指制种或播种后的发菌是在一间培养室,栽培出菇是在另一间菇房,即温室培养菌种,棚内出菇。而栽培方式指的是袋栽还是块栽,是阳畦栽还是床架栽培。栽培方式的选择,首先要求简便、省力、高产优质,还要考虑菇类、季节、地区的不同,具体情况具体选择。考虑品种组合时,必须选择适应性强,能综合利用城乡工农业、林副业副产品资源的品种,就地取材,节约成本。
(5)有利于淡季供应。适应市场销售需要,特别是对补充蔬菜淡季供应发挥作用的食用菌要重点组织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