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项目十七 香菇的保鲜及干制技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食用菌常规加工技术。
二、实训内容
食用菌的常规加工技术主要有保鲜、干制等。
(一)保鲜技术
(1)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水分散失、控制呼吸强度、遏制褐变发生、预防微生物和害虫侵染等,从而延长保鲜期。
(2)食用菌的保鲜方法很多,主要有鲜贮、冷藏-气调保鲜、辐射保鲜、薄膜包装保鲜和化学保鲜等方法。此外,还有减压保鲜、负离子保藏、微波保鲜等方法。
①冷藏:指用接近于0℃或稍高几度的温度贮藏食用菌的一种方式。低温使得菇体内各种酶活性减小,呼吸作用减弱,因而减缓了基质的失水失重以及褐变的发生,有利于食用菌的保鲜。
②气调保鲜:一般是降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再以低温贮藏来控制菌体的生命活动。
③辐射保鲜:辐射贮藏是食用菌贮藏的新技术,它与其他保藏方法相比,有许多优越性。辐射可抑制呼吸,抑制开伞,延缓变色过程,杀死或抑制腐败性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活动。
④化学保鲜:可以用于贮藏食用菌的化学药品最主要的有0.1%焦亚硫酸钠、0.6%氯化钠、4mg/L三十烷醇、20mg/L矮壮素、50mg/L青鲜素、50mg/L乙烯利、0.05%水杨酸、0.05%高锰酸钾和0.1%草酸混合液、0.05%高锰酸钾和0.1%亚硫酸钠混合液等。
⑤薄膜包装保鲜:塑料袋装保鲜法是目前保鲜食用菌最为常用的方法。每袋放0.5kg平菇,在室温下可保鲜7天;如果用塑料袋加保鲜剂保存金针菇,保鲜可达10~15天;塑料袋装香菇放入冰箱中,可保鲜15~20天。
(二)干制技术
食用菌的干制也称烘干、干燥、脱水等,它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新鲜食用菌子实体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经过干制的食用菌称为干品。干制设备要求不高,技术不复杂,可长期保藏。有的食用菌(如香菇)经干制后可增加风味,改善色泽,提高了商品价值。
1.干制原理
由于干制品所含可溶性固形物浓度相对提高,因而具有很高的渗透压,能使附在其上的腐败菌产生生理干旱,无法活动。菇体脱水是靠菇体表面水分汽化和菇体内水分向外扩散而实现的。由于水分下降,酶的活性也受到抑制,这就是食用菌干制品能长期保藏的原理。
2.干制方法
菌类的干制方法分为晒干、烘干和冷冻干燥等。
(1)晒干是一种自然干制的方式,包括晾干和晒干。晒干后,不仅有利于保存,还能改善菌类品质和提高营养价值,晒制还能促使香菇中所含的维生素D原转化成维生素D2。晒干过程一般需2~3天,对后熟作用强的菇类务必于采收当日以蒸煮方式作灭活处理后再晒。
(2)烘干是食用菌干制的主要方法。它是将鲜菇置于烘房、烘笼、烘干机中用炭火、电热或远红外线等作热源进行干燥的过程。烘干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干燥快,省工,省时,产品质量有保证。
(3)冷冻干燥。先将菇体中的水分冻成冰晶,然后在较高真空度下将冰升华而除去。为了做到长期保藏,最好采用真空包装并在包装袋内充氮。如香菇的冷冻干燥工艺是:将香菇放入密闭容器中,在-20℃下冷冻,然后在较高真空度条件下缓缓升温,经10~12h,因升华作用而使香菇脱水干燥。经过这种处理的香菇具有良好的复原性,只要在热水中浸泡数分钟便可恢复原有形状,除硬度略逊于鲜菇外,其风味与鲜菇几乎没有差别。
3.香菇烘干注意事项
将香菇排放在烤筛上,放入烘箱后,使温度升高到(40±5)℃,处理20~30min,然后进行常规烘烤。烘房或脱水机的烘烤温度控制较为关键,温度过低易使产品腐烂变色,过高又会将产品烤焦。烘烤温度从35℃开始,每小时升高1~2℃,经7~8h后鲜菇水分散发30%,12~13h后散发50%。当温度升至60~65℃(勿超过75℃)时,水分已散发70%,然后将温度降至50~55℃,继续烘烤2~3h即可。在烘烤过程中,要调整好通风口和排风口的开启程度,保持一定的换气量,加速鲜菇脱水。
干制的菇体在空气中易吸湿而回潮,引起霉变和生虫,因此,干品应贮藏于密封的塑料袋或容器中,放到清洁、干爽、低温的房间贮藏。
三、思考题
(1)香菇保鲜、干制的原理是什么?
(2)香菇保鲜应注意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