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秸秆高温堆肥技术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农作物秸秆作为农用燃料的比例越来越小,大量作物秸秆不能利用,甚至成了占地的垃圾,影响农村公共环境卫生,秸秆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充分利用作物废弃秸秆堆肥还田,一方面可以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和物理化学性状,提高土壤生产潜力,另一方面可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促进无公害化生产,节支增效,同时还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一、材料准备
麦草(麦衣)或玉米秸秆500千克,氮肥5~10千克,耕层土150千克或腐熟粪土100千克,石灰10~15千克,适量水,还可用秸秆腐解菌500克。
二、堆制方法
采用半坑式堆制,即挖成圆形,上面直径约2米,下底约1.5米,坑深80~100厘米,挖出的土用作圈埂。将用水浸泡后的秸秆铺在坑底约50厘米厚,适当踏实,再撒些尿素,泼一些石灰水,盖一薄层耕作土或粪土及少量秸秆腐解菌,如此一层一层堆积,将材料堆完为止。成堆后的材料高出坑面50~80厘米最好,然后用塑料布覆盖,以便提高温度和保持湿度。堆后3天观察,50厘米深处堆温逐渐上升,一般达到65℃以上可以维持4~6天,堆温50℃~60℃持续10天,待自然下降到40℃~50℃后,彻底倒堆,继续堆制升温至60℃时持续数天,当堆温逐渐下降到40℃以下时,检查腐熟程度,半腐熟即可,即堆肥呈暗黄色,材料部分变软,稍拉即断,可捏成团,松手即散。如果堆温突然下降,要立即补加水分,倒堆后继续堆制。
一般在7~8月份高温天气堆制,30天左右可堆好。日光温室亩用草量1000千克即可。
三、注意事项
(1)堆肥时材料最大持水量60%~75%,即手握紧堆肥原料,指缝挤出水时最适宜。水分太多时堆温不易上升,不出现白色菌丝,沤制成黑棕色,影响堆肥质量。水分太少,同样温度升不起来。
(2)氮肥用量为堆肥材料的1%~2%即可。
(3)石灰用量为堆肥材料的2%~3%。
(4)堆温下降到40℃以下应将肥堆压紧压实,造成嫌气条件,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和氮素的保存。
(5)如果肥堆表层出现很多白色菌丝或长出黑蘑菇,应立即翻堆,压紧压实,形成嫌气环境。
(6)麦草和玉米秆等不同材料不能同时腐熟,因此不能混在一起堆制。
(7)堆肥半腐熟后应尽快施用,不能放置太久,否则养分损失严重。一般日光温室可基施堆制好的秸秆500~2000千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