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花菜育苗技术

青花菜育苗技术

时间:2024-1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青花菜性喜冷凉,属半耐寒性蔬菜。因此,青花菜对播种期的要求较严格。青花菜要求光照充足,但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青花菜的育苗方式与其品种特性和茬口安排有关,一般采用露地播种、遮阳网覆盖降温、农膜覆盖防雨的方式育苗。青花菜播前水分调控的原则为畦面湿透,畦沟渗水,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土壤之间的孔隙度,防止青花菜种子深陷影响出苗,而且实践证明土壤的干湿程度与出苗好坏直接相关。

(三)青花菜育苗技术

青花菜性喜冷凉,属半耐寒性蔬菜。其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温度35℃,植株生长适温20~22℃,花球在-5~-3℃的低温下会受冻害。花芽分化对低温要求不严,早熟品种只要平均气温在20℃以下就能通过花芽分化,但在苗期遇低温会形成小花球而丧失商品性,并降低产量,气温低于8℃生长缓慢。中晚熟品种花芽分化要求温度较低,故不能在高温季节栽培,否则会形成插叶花球、毛花球或焦蕾。因此,青花菜对播种期的要求较严格。

青花菜要求光照充足,但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其性喜湿润,但不耐旱、不耐涝,对水分要求较严格,尤其在育苗阶段,防旱和防涝是苗期管理的重点。要求床土疏松、肥沃,保水渗水性能良好。

1.育苗方式

青花菜的育苗方式与其品种特性和茬口安排有关,一般采用露地播种、遮阳网覆盖降温、农膜覆盖防雨的方式育苗。

2.壮苗标准

苗龄30~35天,5~6片真叶,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茎粗壮,节间较短,叶较大且厚,叶色正常,根系发育良好,须根发达,植株生长整齐。

3.苗床准备

(1)苗床选择:青花菜育苗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透光、有机质丰富,且近2年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作苗床,要求以1∶20的比例留足苗床。苗床在播种前1周耕翻土壤,每亩施高效复合肥25千克,全层深施。苗床畦宽2米,沟宽40~50厘米,高15~20厘米,深沟高畦。苗床要求下粗上松,畦面细、平、光滑。

(2)苗床消毒:出口青花菜育苗应严格执行国家蔬菜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苗床消毒选用25%雷多米尔500倍液加40.7%乐斯本800~1 000倍液,播前喷洒苗床进行消毒灭菌,杀灭地下害虫。

(3)播前除草:为减少育苗期间的杂草危害,同时降低育苗生产成本,可选用安全性好、杀草谱广的旱地除草剂都尔,使用剂量为70%都尔乳油20毫升加水15千克。在播前喷洒畦面,并浇水湿透苗床。

(4)播前土壤水分调控:青花菜育苗在完成上述各项工作的同时,必须调整好苗床土壤的湿度。土壤水分过少,影响种子吸胀萌芽;湿度过高,则会造成土壤闭气烂籽。青花菜播前水分调控的原则为畦面湿透,畦沟渗水,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土壤之间的孔隙度,防止青花菜种子深陷影响出苗,而且实践证明土壤的干湿程度与出苗好坏直接相关。

4.播种

(1)确定合理的播种期:播种期确定的主要依据是品种特性、天气状况及栽培目的。极早熟品种,如绿风、清风的播种期为7月中旬~8月中旬;中熟品种,如绿带子、马拉松的播种期为8月下旬~9月上旬;晚熟品种,如梅绿90、福星的播种期为9月中旬~10月上旬。

(2)确定合理的播种量:青花菜的种子细小,为了确保大田用苗数量,并且使秧苗有充分的生长空间,必须科学计算大田种子的用量。计算公式为:种子用量(克/亩)=[秧苗数/亩×(1+安全系数)]×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合格种子的发芽率85%以上,育成秧苗的安全系数为80%。目前主栽品种的千粒重优秀为3.17克、绿带子3.6克、梅绿90为5.56克、超力2.96克、福星3.94克。经计算,每亩大田用种量优秀为12克、绿带子15克、梅绿90为20克、超力12克、福星15克。

(3)播种:播种必须均匀,播种常采用细泥沙拌种,干籽直播的方法,将青花菜种子均匀地播在整理好的苗床上。播种时间宜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一般播后不用细泥土盖籽,而是用细喷头喷水,使种子和畦面紧密接触,再在畦面覆盖2~3层遮阳网遮阳降温保湿。有条件的也可采用营养钵育苗法,即用营养钵装8成满的营养土,播种前一天浇足底水,每钵1粒种子。播种后覆盖0.4厘米左右厚的过筛细土,用喷头均匀喷水,覆盖双层遮阳网,再洒一次水即可。

5.苗床管理

(1)发芽出苗期的管理:青花菜从播种至出苗需要2~3天,虽然时间短,但管理要求高,重点应加强观察,从苗期环境条件的总体出发,注意调节温度和水分这两个主要因子。整个发芽期必须上午、午后、傍晚各观察1次,观察种子的萌动、畦面土壤的干湿和日照的强烈程度及雨天田间的排水情况。7~9月晴天高温时,主要依靠浇水调节土温,使土温保持在25~30℃,以利于正常出苗。浇水可以在午前和傍晚进行,尽量避免浇水以后遇到阴雨天气。此期间畦面覆盖2~3层遮阳网进行降温防雨。出苗后,2子片叶展开转绿时及时揭掉遮阳网。

(2)秧苗基本营养生长期的管理:从子叶转绿至2叶1心为青花菜秧苗基本营养生长期,子叶展开并转绿后进入独立的自养阶段。此期如果根系生长和吸收不良,或苗床温度过高,容易使幼苗生长发育不良。随着真叶的生长、展开及叶面积的扩大,植株至2叶1心后子叶的作用逐渐失去。此期的管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管理上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及时架好小拱棚并盖上遮阳网。晴天上午8时至下午4时盖遮阳网降温,其余时间揭去遮阳网,阴天及小雨时不盖遮阳网。

②加强水分管理。雨后及时清沟排水,保证田间不积水。晴天土表见干后及时浇水保墒。

③密切关注台风、暴雨等恶劣气候的预报,台风、暴雨来临之前做好各项防灾措施。可以在小拱棚上盖农膜,畦边每隔2米用竹杆卷起农膜通风降湿,农膜顶上盖遮阳网。台风、暴雨过后及时揭去农膜和遮阳网等设施,防止秧苗徒长。

④加强病虫害防治。出苗后至1叶1心期及时用40.7%乐斯本800倍液加3%井冈霉素500倍液防治猿叶虫,预防立枯病及猝倒病的发生。2叶1心期用75%百菌清1 000倍液加3%井冈霉素500倍液预防立枯病和猝倒病。

(3)秧苗迅速生长期的管理:秧苗2叶1心后进入迅速生长期,秧苗生长量的90%是在此期形成的。此时温度仍然较高,根系形成、生长很快,为了培育壮苗,此期的管理应以控为主。管理上主要抓好这几方面的工作:

①做好防台风和暴雨工作,方法参照秧苗基本营养生长期。

②继续做好水分管理工作,宁干勿湿。

③做好间苗工作,使苗床秧苗的生长空间达到10平方厘米一株的均匀水平,确保每亩秧苗达到5万株。

④肥水管理。幼苗生长期间如遇高温或苗床过干,要加强浇水,每次浇水量要多,而浇水次数不宜过多。幼苗生长期间有缺肥现象时,可结合浇水适当追肥,喷施天缘、赐宝康、雷力等叶面肥或浇施0.3%~0.5%的尿素溶液。浇水、追肥应在下午4时以后进行。

⑤加强虫害的防治。可以用5%锐劲特1 500倍液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以及菜螟,用20%米满1 000倍液加10%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防治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用10%吡虫啉3 000倍液防治蚜虫

6.秧苗出圃及管理

经过上述系列措施的管理,秧苗5~6叶时必须及时栽入大田。移栽前2天施用少量尿素,检查并防治病虫害,做到带药、带肥、带泥块、壮苗移栽。起苗时苗圃浇透水,以防根系损伤,并选取生长一致的大苗。拔苗后及时浇水,以利于留下的小苗生长发育,小苗培育成壮苗后移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