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如何防治大白菜立枯病?
(1)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幼苗出土过程中或出土后。幼苗被立枯病病菌侵染后,叶色转浓,幼茎中下部变褐缢缩,变细,地上部分易折倒,严重的植株干枯后死亡,造成死苗或缺苗断垄。成株染病引起基腐,此外还能侵染叶片。
(3)发病原因:一般发生在7~8月,病菌以菌核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休眠越冬,翌年地温高于10℃时开始发芽,进入腐生阶段。大白菜播种后遇有适宜的发病条件,病菌从根部的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发病。后期病部长出菌丝,继续向四周扩展,产生病斑。此外,该病还可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或种子传播蔓延。土温11~30℃、土壤相对湿度20%~60%均可侵染,高温、连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幼苗抗性差或反季节栽培时易染病。
(3)防治方法:
①正确选择播种期。根据当地气候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不宜过早播种。选用耐热或耐湿品种。
②若播种后遇连续几天的高温天气,应及时浇水降低地温,控制该病发生。
③在南方,大白菜地不要用带有纹枯病的稻草作覆盖物,也不宜将纹枯病重的稻田改种大白菜。
④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也可采用猪粪堆肥。种子处理可有效地抑制丝核菌,达到防治立枯病的目的。
⑤避免连作,有条件的可实行3年以上轮作。低温季节高畦栽培。
⑥药剂防治。喷洒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敌克松易光解,要现用现配。发病初期可选用98%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64%杀毒矾6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69%安克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⑦加强苗床管理,科学放风,防止苗床或育苗盘出现高温、高湿。苗期喷洒植保素7 500~9 000倍液或0.1%~0.2%的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抗病力。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双拌种。将苗床或育苗盘用药土处理,可单用40%拌种双粉剂,也可将40%拌种双与50%福美双按1∶1混合,每平方米施药8克。立枯病高发区,单用拌种双防效不高,须混入等量的福美双方可奏效。也可采用氯化苦覆膜法,即整畦后每隔30厘米把2~4毫升氯化苦深施在地下10~15厘米处,边施边盖土,全部施完后用地膜把畦盖起来,12~15天后播种定植。发病初期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 2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 500倍液,或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每平方米2~3升。猝倒病、立枯病混合发生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淋,每平方米2~3升,隔7~10天一次,连续喷洒2~3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